很多国家都经历过污染之痛,在治理污染方面也走过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国外治理环境污染的启示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5年第4期  [字号:  ]  

作者:冯晓霞

  放眼全球,很多国家都“品尝”过环境污染造成的恶果,比如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德国的“鲁尔区工业污染”、日本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美国的“洛杉矶烟雾事件”等,这些国家在治理污染方面都走过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英国 全方位治污

  英国工业革命后,伦敦地区的工厂烟囱密密麻麻,昼夜不停地燃烧煤炭,带来了海量的粉尘和有毒气体。1952年12月5日,伦敦上空的承载力终于超出了负荷,持续5天的浓雾让整个伦敦的能见度只有几英尺,交通陷入混乱,5000多人被毒雾夺去生命,随后的3个月时间里约有1.3万人死于呼吸系统并发症。

  1956年,英国政府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规定伦敦城内的燃煤火电厂必须关闭,在英国一批城镇里设无烟区,区内任何排放煤烟的设施都被严令禁止。法律要求每一个煤矿都必须配备洗煤设施,煤炭在卖给用户之前要被洗干净。政府还出资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家庭壁炉改造费用的70%由政府承担。

  上世纪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英国自1993年起要求所有出售的新车必须加装催化器,以减少氮氧化物污染,同时控制市区内的汽车数量,在2 0 0 3年更是用收取交通堵塞费的手段限制私家车进入市区。到2008年2月,伦敦针对大排量汽车的进城费已升至25英镑/天,折合人民币350元/天。

  2007年,英国新修订的《空气质量战略》对PM2.5年平均浓度做出要求——每立方米25微克以下。先后颁布的治理污染的相关法令还有《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汽车使用条例》和《能源法》等。

  美国 民众推动环保立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提高了美国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洛杉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了一个商业、旅游业都很发达的港口城市。洛杉矶以摊大饼的方式迅速扩张,车辆毫无约束地发展,这个城市一共有1700多万人,但却有1300多万辆车,几乎人手一辆。从上世纪40年代初开始,人们发现,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这就是著名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洛杉矶市民意识到汽车是污染源后,开始主动配合政府“把汽车整干净”和“把燃料整干净”的行动。从市到州,一系列级别越来越高的法规被制定出来。第一次有专人检查炼油和燃料添加过程中的渗漏和汽化现象,第一次建立了汽车废气标准,第一次对车辆排气设备做出规定等等。

  政府最初执法时,遭到了福特汽车公司等汽车制造商的抵制,而限制汽油中的烯烃最高含量并提倡开发天然气等新型燃料则让石油大亨们怒不可遏并坚决反对,也就在这个时候,国外一些愿意在环保方面努力的汽车制造商开始进入美国市场,美国车企失去了半壁江山。

  在加州,环保部门有权力抽查任何新车,可从用户手中直接抽查12万英里之内的在用车,一旦发现厂家违规,要从出厂当天开始,每天罚2.5万美元,环保部门还有权力要求车企召回全部问题车辆。

  在美国,民众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主力军,美国《清洁空气法》的出台就是公众运动的结果。公众通过法律诉讼和其他行动向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政府机构正视环境污染。

  德国 用技术手段限制排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曾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以煤铁重工业著称的鲁尔区。1985年,雾霾笼罩下的德国鲁尔工业区,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煤烟味,能见度极低,这次雾霾致使约2.4万人死亡,约1.95万人患病住院。

  德国人更愿意靠技术研发,从工业产品生产环节解决污染。

  政府积极促进能源转型,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如今市场上常见的新能源车多使用德国技术。

  德国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主要有三大战略:首先是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污染防治方案;其次是限制污染物排放,包括关停污染源;三是完善监管机制,针对具体污染物给出排放上限。

  另外,德国还制定了长短期减排措施,如果空气出现严重污染,须立即采取行动。首先,对某类车辆实施禁行,或者在污染严重区域禁止所有车辆行驶;其次,要限制或关停大型锅炉和工业设备;此外,关闭城市内的建筑工地也有助于缓解污染。

  菲律宾 揭发排放超标车辆

  菲律宾每年有2000多人死于空气污染,首都马尼拉是亚洲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而汽车尾气则是污染的罪魁祸首,空气污染80%源于此。

  由于城市人口众多,管理混乱,官方缺乏足够的技术设备和人力对汽车尾气排放量进行监督管理。这种情况下,政府被迫搞起了“人民战争”。

  他们一方面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汽车尾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威胁;另一方面开通了短信平台,号召年轻人通过手机短信,检举揭发那些排放超标的车辆。

  一旦被5人以上举报,交管部门将对其检测,并限期整改。

  菲律宾政府还斥资为马尼拉地区配置烧天然气的汽车,并增加天然气加气站。对于天然气汽车,政府在税收和贷款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日本 新楼必须有绿地

  日本在工业化前期也曾饱受污染之苦,“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中,就有4个发生在日本。其中包括1961年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多渠道整治污染,手段之一就是城市绿化,东京有关当局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必须搞楼顶绿化;另一个手段是控制汽车。1999年东京国道沿线的600多位呼吸道疾病患者集体状告地方政府和7家柴油汽车企业,认为汽车尾气给他们的身体造成了伤害。经过专家认证,汽车尾气造成的PM2.5确实具有强烈致癌作用。为此,2003年东京推出一项新法,要求汽车加装过滤器,并禁止柴油发动机汽车驶入东京。如今,日本汽车出厂时都已安装了过滤器,排放标准达到了欧洲三级标准,东京市内的几万辆出租车都使用天然气。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