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国空气净化器销量将保持30% - 35% 的高速增长,预计到2015 年市场规模可突破600 亿元,2017 年可达到1000 亿元以上,但行业标准缺失、价格混乱、性能模糊、虚假宣传等问题成为市场健康发展的巨大阻力


空气净化器市场有待净化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4年第12期  [字号:  ]  

作者:冯晓霞

  “我家一共装了两个空气净化器,一个1 万多元,一个5000 多元。虽然我对净化器的效果持怀疑态度,但我爱人试验后发现它们的确是有作用的。”王欢的丈夫在一家外企从事科技研发工作,热衷于高科技产品,加上家里的孩子免疫能力较差,所以在选择空气净化器时“不惜血本”。

  日益严重的雾霾让各种防霾产品持续热销,相对于廉价的口罩,对空气净化器的选购,多数民众还是比较慎重。记者对近30 个家庭进行了调查,只有3 个家庭购买了空气净化器,主要原因都是家里孩子小,希望借助空气净化器改善家中的空气质量。大多数家庭表示,虽然考虑购买,但对选择哪个品牌的产品却心里没底,而空气净化器的效果、净化范围、安全系数、百元至上万元的巨大价差也让消费者犹豫不决。

  空气净化器市场现状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空气净化器起到的心理安慰作用远远大于它的实际效果。但也有人认为在室内安装空气净化器是有明显效果的,还拿出自己在使用空气净化器前后所测试的空气中PM2.5、甲醛的数据来做证明。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有那些?空气净化器为何物?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以下答案也许可以解开你心中的疑惑。

  一般来说,室内的空气污染可以分为三大类:颗粒物污染、气态化学物污染(甲醛和苯)、微生物污染。不同的净化技术针对不同的污染物,比如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静电等针对颗粒物;活性炭、催化技术则对气态污染物有效;臭氧、紫外线等技术可遏制微生物。

  空气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 、商用、工业、楼宇,它主要由马达、风扇、空气过滤网等系统组成,核心的部件只有三块,一是过滤网,二是活性炭,三是臭氧发生器或净离子、负离子发生器,成本低廉。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空气净化器的净化原理大同小异。

  最常见的设计就是一个工作风机加上多层过滤网,通过不同过滤材质的滤网,过滤掉不同种类的空气污染物。

  空气净化机工作时,风机将空气吸入,经过几层过滤网,再将干净空气释放出来。我们常听到的“多重净化”技术,通俗理解就是具有吸附不同物质的多重滤网。

  随着雾霾一波接一波的袭击,一些厂家在宣传空气净化器功能时,逐渐将过去能除甲醛、烟尘、粉尘和杀菌等卖点转变为能净化PM2.5 等高级功能。对于空气净化器能否除去PM2.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有关专家表示,雾霾天气时,由于室外空气污染加重,室内空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影响,采用空气净化器有助于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但能否净化PM2.5,目前还未进行专门研究。

  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产品价格偏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成本高。除了物料成本外,广告宣传、渠道铺设都是一笔巨大的支出。二是产量低。一般的空气净化器生产企业年产量在10 万台以下,而其他小家电的产量动辄以百万计算,产业规模小是空气净化器单价较高的另一主要原因。

  众多企业参与竞争

  作为近两年刚刚兴起的新产品,虽然目前很多人对于是否购买空气净化器还持观望态度,但并没有影响它成为今冬季最炙手可热的的小家电产品。

  据中怡康《2014 空气净化器市场白皮书》显示,2012 年空气净化器销售额31 亿元,增速接近40%,2013年空气净化器销售额达85 亿元,增速接近180%.2014年上半年,我国空净市场规模已达65 亿元,零售额增速达60% 以上,预计今年全年空气净化器销售额可达到145亿元,增速接近70%.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发布的《2013—2017 年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称,未来我国空气净化器销量将保持30%—35% 的高速增长,预计到2015 年市场规模可突破600 亿元,2017 年可达到1000 亿元以上。

  作为功能型家电,空气净化器的技术要求并不高。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关注度的日益提升,净化器正面临着一个更大、更有诱惑力的市场,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不少企业看到其中的商业利益,纷纷前来抢食“蛋糕”。

  不仅是行业主流品牌如美的、松下、夏普等加大了对空气净化器市场的投入力度,很多小企业也纷纷加入了抢占市场的争夺中。中怡康对线上、线下门店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前半年空净市场销售品牌数量超过300 个,是2012年的5.5 倍。

  目前,我国的空气净化器市场品牌结构已形成三大阵营,一个是以亚都、远大、美的、格力、艾美特、莱克等为主的国产品牌阵营;另一个是以飞利浦、瑞士风、奥斯汀、惠而浦等为代表的欧美品牌阵营;第三个是以松下、夏普、大金、三星、LG 等为主的日韩品牌阵营。

  除了这些行业大佬,很多与家电不沾边的企业也纷纷打起了净化器市场的主意。如安利等以健康产品为主营业务的直销企业,推出了价格不菲的空气净化器。奇虎360、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和联想、双飞燕等IT 企业的身影也出现在空气净化器市场中。

  不过,虽然目前空气净化器市场品牌多如牛毛,但在购买电子产品时,中国消费者仍然更倾向购买“洋品牌”,除部分人“崇洋媚外”的心思作祟外,国外电子产品素来质量过硬亦是不争的事实。在空气净化器行业,洋品牌的风头也明显盖过国产品牌。因此,虽然近年来,国内从事空气净化器生产的企业数量出现井喷,品牌达200 多家,比如介入空气净化器市场较早且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有亚都、海尔、美的、远大等,数量上远多于国外品牌,但从线上零售额所占的比例来看,国内品牌只占据了空气净化器市场约15% 的份额,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仍为外资品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空气净化器发展时间较短,产品工艺和核心技术欠缺,行业标准严重滞后,产品入门门槛较低,入场企业鱼龙混杂。

  空气净化器的热销同时打开了另一个市场——滤网、滤芯市场。因为空气净化器所用的滤网、滤芯需要经常更换,所以其后端市场要比传统的家电市场大得多,很多无法跟大企业争夺空气净化器市场的小企业,将目光转向了空气净化器的耗材领域。

  市场乱象丛生

  众多企业的涉足让刚刚起步的净化器市场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为了在行业中占据高位,越来越多的商家通过价格战、夸大产品性能等不正当手段争夺市场,整个行业混乱不堪。

  价格混乱 记者在淘宝和京东上搜索空气净化器,均出现几千个产品,其中淘宝上销量前十位的产品售价都在800 元左右,京东上销量前十位的产品售价在3000元左右。记者走访了北京几个家电商场发现,不同品牌的空气净化器标价从几百元( 松下F-PDF35C—G,标价769 元) 到万元以上( 奥司汀HM482,标价1.5899 万元) 不等,而且多数品牌均有不同价位,以2000—7000 元为主。

  售货员表示,价格在4000 元上下的产品销量最好。

  价格相差如此之大的产品,功能和净化率有多大呢?

  售货员表示,“其实功能差不多,主要看你喜欢什么样的外型。”

  性能模糊 市场上空气净化器的产品性能没有统一的标准,在采访中,商场销售人员对于清除PM2.5 颗粒效果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百分之百清除干净”,有的说“百分之九十多”,有的说“百分之七八十”,有的干脆说“不知道”。

  生产厂家对于其产品性能也含糊其辞。记者翻阅了几款空气净化器的宣传单发现,号称净化PM2.5 效果达到99% 的产品,都会在页面最下方标注一行字体很小、几乎看不清楚的说明,表明测试结果是在特定的测试面积、温度、湿度、初始浓度、测试时间等条件下实现的。

  在说明中,各品牌的测试方法并不相同:某品牌净化器标明,特定实验室( 体积30 立方米,温度23 至26 摄氏度,湿度45 至55%RH) 环境下,初始浓度为(5.0 正负0.5) 毫克每立方米,去除率随开机时间递增,最高值可达99% 以上;另一品牌则标明,在与前一品牌同等试验环境下,开机60分钟后测得去除率99%;还有品牌标明“30立方米舱,70 分钟”去除率99.18% 等等,让人雾里看花,完全搞不明白。

  对于空气净化器的性能,2014 年5 月,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对25 款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空气净化器进行比较试验。这些样品分别从北京、天津两市的家电卖场、大型商场、超市及电子商城等购买,样品涉及18个品牌(国产品牌3 个,国外品牌15 个),价格以及使用对象均不同。

  经过对消费者购买、使用、维护等环节进行试验后出的结果是:第一,室内净化器样品的颗粒物净化效能最高的样品与最低样品净化效能相差6 倍。第二,净化器样品功率标注不明确,21 款样品的功率标注没有统一的格式,有的标注一个数值,有的标注几个数值,还有的标注一个数值区间。第三,后期使用成本和售后服务,21款空气净化器样品所明示的整机保修时间不等。

  虚假宣传 厂家的虚假夸大宣传是目前空气净化器市场出现的最大问题之一。

  很多商家会打出“每天2 小时轻松除甲醛”、“每天一小时细菌、病毒全消除”、“百分之百清除PM2.5”等广告语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从而提高产品销量。

  但标注PM2.5、 甲醛去除率99.9%的空气净化率真的可以达到其宣称的效果吗?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空气净化器厂家所说的去除率达到99.9% 之类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洁净空气量指空气净化器产生“无特定污染物”的洁净空气的速率,以立方米每小时为单位,洁净空气量一定要与污染物一一对应,是世界通用的净化器性能指标,是空气净化器独特的、固有的性能参数,它与测试舱体积和测试时间没有关系。

  净化效能是特定空间特定时间内单位功率下,空气净化器产生的洁净空气量,以立方米每小时瓦为单位。

  消费者使用这一数值,对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产品进行比较,同一台净化器,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是不一样的,洁净空气量与污染物一一对应,净化效能也与污染物一一对应。

  “净化效率”与“净化效能”仅一字之差,前者是有条件的,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到的数据,空气净化率会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而普通消费者家里无法达到实验室的密封状态,所以对消费者而言不具太多参考意义,而净化效能才是空气净化器主要性能指标之一。企业在宣传时只说“去除效率”这一性能指标,而不提洁净空气量(CADR 值) 这一核心指标,会对消费者的购买产生误导的作用。

  关于去甲醛的问题,空气净化器主要靠活性炭网来吸附甲醛,活性炭吸附甲醛,就好比海绵吸水,吸满了就不会再吸。如果活性炭网饱和,没能及时更换,“吐”出来的甲醛反而会造成家中的二次污染。

  另外,虚假宣传还包括部分国内的厂商到国外注册一个公司冒充国外品牌,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一些经销商为了提高销售额,宣传时还给自己的产品加入一些原本不具备的功能。

  除此之外,售后服务也是目前空气净化器市场面临的比较严峻的考验。绝大多数企业只重视空气净化器的宣传和销售,忽略对消费者后期使用、保养等问题的服务,导致很多消费者对使用空气净化器的满意度大打折扣。根据调查,44.7% 的使用者不了解后期保养的方法,43.9% 的使用者没有清洗、更换滤网。其中,服务网点少、维修费用高、缺乏售后回访、产品知识普及不足等均为薄弱环节。

  行业标准亟待规范

  目前空气净化器市场鱼龙混杂的混乱局面,追根溯源,缺乏针对空气净化器净化效能的统一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主因。

  目前,我国净化器产品依据的主要标准是《空气净化器》GB/T18801 和《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GB21551.3-2010.前者明确了两个基本指标,一是去除化学污染物(以甲醛为代表)的效能;二是去除可吸入颗粒物(PM2.5/ PM10)的效能,后者对除菌功能也有具体要求。

  不过,除安全标准强制执行外,功能性的标准均为推荐性。企业标称的净化率数据,也并非在同一条件下的测试获得,企业往往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认证标准加以标识。有些商家宣称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801-2008) 进行检测,宣称产品有着很好的净化PM2.5 功效,可国标针对的是粒径0.3 微米所有颗粒的去除能力,并未对净化PM2.5 做出细分。

  空气净化器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依据的标准各有不同,造成了企业在宣传以及检验机构检测时出现了不同方法和内容。

  没有严格的规范,很多正规的企业也很困惑,他们大多通过参考执行国外标准或其他标准,走差异化路线来体现自身产品的性能。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些问题。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健康家电分析测试中心主任鲁建国透露,2013 年下半年,GB/T18801 按照家电行业的一般规定在执行5 年后进入修订阶段。此次国标修订草案,一是将空调器和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净化功能纳入国家标准;二是增加了对甲醛、苯的测试方法;三是对空气净化器适用面积的计算方法作出了规定,“适用面积= 洁净空气量×0.15”;四是增加了空气净化器净化效率的测试方法。

  据透露,新国标方案已制定完成,进入送审阶段,明年将出台。

  在不久的未来,也许空气净化器会像电视一样走进每个家庭,希望随着新国标的出台,空气净化器行业和产品的准入门槛会提高,市场会自动淘汰性能较差、粗制滥造的产品,让空气净化器市场更加规范有序。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