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大创业者的眼里,这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犹如一场及时雨,为他们干旱已久的创业之路送来了雨露的滋润


一个“黑户”的改革感悟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4年第12期  [字号:  ]  

作者:杨帆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公司设立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大幅度降低了公司的设立门槛,还权于市场、还权于市场主体,一定程度上重新界定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的权利边界,对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政府监管方式、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保障创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广大创业者的眼里,这次改革犹如一场及时雨,为他们干旱已久的创业之路送来了雨露的滋润。

  “ 菜鸟”的生死局

  陈梅是山东某养生保健用品有限公司的老板,用她的话来说,如果没有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她现在还是一个“黑户”。个性爽朗、说话直接的陈梅告诉记者,很多年前,她就想自己开公司,“但没有符合开办公司条件的经营场所。”

  家境贫寒的陈梅中专毕业后在当地一家美容医疗机构当业务员,主要工作是销售养生保健品。“最初的工作很辛苦,因为没有经验和客户,我被公司的‘老人’称为‘菜鸟’,而事实上,我的业绩的确很不好,工作近半年后,老板隐约透露出想辞退我的意思。”迫于生活压力,陈梅主动找到老板,“我请老板再多给我一个月时间,如果一个月后,我的业绩还不行,就自己主动辞职。”按照劳动法规定,如果在合约期内单位提前辞退员工是需要赔付违约金的,但如果一个月后陈梅自己辞职,用人单位就无需承担违约金。老板答应了陈梅的建议,双方商议一个月后,陈梅的业绩如果达不到公司要求,就主动离职,单位不必另付违约金。

  为了给自己争取一个生存的机会,迫于无奈的陈梅和公司立下了生死契约。接下来的一个月,陈梅不断打电话寻找客户,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一个月后,陈梅的业绩达标了,“为了这个像‘赌博’一样的机会我瘦了13 斤,但保住了饭碗。”

  之后,陈梅一发不可收,业绩从最后一名提升到了前三名,一年多后,大器晚成的陈梅被提拔成为业务区的主管。“职务高了,收入涨了,工作压力和强度也更加大了。”在只看重业绩的公司工作5 年后,陈梅成为了大区经理,而想自己开公司的念头也逐渐萌生了。

  “我自己是从‘菜鸟’做起的,所以很清楚这条晋升之路有多难。”每当陈梅所负责的业务区有业务员被辞退时,她就会条件反射般想起当年的自己。“即使我现在是管理人员,但说白了也还是一个被别人掌握生死的打工族,说不定哪天就被淘汰了。”

  这种不安全感越来越困扰陈梅,终于,2008 年,陈梅辞职了,“我想自己开公司,想尽可能地自己决定自己的未来。”

  拨云见日

  不过事情没有那么顺利,对开公司的政策和流程完全不了解的陈梅来说,经商之路注定一开始就充满了艰难。“别的不说,光经营场所就把我折腾够呛。”这一点,估计很多早期的创业者都有同感。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前,家庭住房是不可以作为公司注册地点的,而且不同类型的场地,还需提交不同的证明材料,如租赁房产提交房屋租赁证,自有房产提交房产证,而这些证明材料非常复杂,种类多达十种以上,且缺一不可。

  家境贫寒的陈梅没有自己的经营场所,只能租赁,但好的地段租赁费用太高,不好的又担心没生意,折腾了几个月后,陈梅的老板梦破灭了。下一步怎么走?再找份工作?已经做过老板梦的陈梅实在不愿意回去再做打工族,于是,她决定剑走偏锋。“在做区域经理期间,我积累了不少客户,我决定直接给他们送货上门。”陈梅采购了一批保健品,以较低的价格卖给自己之前的客户,一开始自然是赚不了什么钱,但通过口口相传,客户越来越多,每个月的收益也逐渐提高了。

  “我的优势在于价格低、品质好,且免费送货上门、随叫随到。”

  当了几年“黑户”后,随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推行,陈梅终于拨云见日。“改革后,想要开公司,作为申请人只需要提供自行申报场地信息,无需提交场地证明材料,申请人对住所或经营场所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也就是此次改革,陈梅意外得知,原来现在家庭住房也可以作为经营场所申请营业执照了,虽然这一变化早于此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但对于本对利用家庭住房申办公司不抱希望的陈梅来说仍然意义非凡。

  “开办公司的过程顺利和简单得超乎想象。”原本以为要经过一番折腾的陈梅大大松了一口气,“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很有信心。”陈梅坚信,此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政策等待着她们这些一穷二白的创业者。

  从过客到主人翁

  当记者问及她对此次改革了解多少时,陈梅侃侃而谈,“没改革前是证照捆绑,现在是证照分离,实行先照后证。”和当年不太了解注册公司相关政策不同,陈梅几乎浏览了所有和此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有关的官方解读,让她欣慰的是,国家也关注到了很多创业者被卡在经营场所这一难题上的事实。

  “这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创业道路上的过客,而是成为了可以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工商总局)的网站上,陈梅看到国家给出的政策导向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投资热情的高涨,住所(经营场所)资源日益成为投资创业的制约因素之一。《方案》提出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本地区管理的实际需要,自行或者授权下级人民政府做出具体规定,意在破解现阶段制约投资创业的住所(经营场所)资源瓶颈,同时兼顾社会管理、城市管理的特殊性。

  现实中,很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初创企业、新业态等,对住所(经营场所)的要求实际上很低。由各地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简化登记手续,放宽住所(经营场所)条件,有利于释放场地资源,方便市场主体准入,鼓励和加快社会投资。

  这一政策导向很快在此次改革中得以实现,那就是和陈梅开办公司有着最密切关系的证照分离。“我看了相关解读,很清楚此次证照分离改革的四大特点。”陈梅激动地向记者进行了讲述。

  一是经营范围不再作为登记事项。改革前经营范围由登记机关审核后,记载于营业执照。改革后经营范围不再作为登记事项记载于营业执照上,赋予了企业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二是场地信息自行申报,这一改正是让陈梅开公司合法化的主要措施。

  三是前置审批后移。改革前,通过前置审批项目梳理,前置审批项目由149 项减少为69 项,改革后,仅保留了12 项前置审批。

  前置审批的大幅后移,使得企业可以迅速开展一般性经营项目。

  四是通过建立“谁审批,谁监管”的管理格局,全面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前,重审批轻监管,只审批不监管的现象比较突出。改革后,依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明确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改变了以审批代监管的思维方式,进而带动了相关部门探索审批和监管相统一的工作模式。

  作为一个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的普通创业者,陈梅能将此次改革领悟得如此透彻,一定没少下功夫,而陈梅对此的解释是:“现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了很多创业者聊天的主要话题之一,以往那些家长里短早已成为浮云。” 看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利好正以另一种形式潜移默化地进入每个创业者的内心深处。

  资料显示,今年1 月至7 月,仅山东一个省,新登记的市场主体为53.3 万户,同比增长49.8%,其中私营企业14.6 万户,同比增长105%.而在更多的城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利好也在逐步凸显。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