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未来可能淡出经济舞台
——专访中国老龄科学中心老龄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涛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4年第10期  [字号:  ]  

作者:石海娥

  “大妈经济”炙手可热的同时,其形成原因和影响力备受关注。“大妈经济”的构成群体到底有多大?它具有哪些特点?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老龄科学中心老龄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涛。

  《光彩》:如何定义“大妈经济”?其可以支配的金钱额度有多少?

  王海涛:就目前而言,关于“大妈经济”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义,我们可以参考的是百度百科的解释。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大妈经济”中指的“大妈”消费群体是30—65岁之间的女性,这部分群体在中国大概有4亿左右,她们可以直接或间接支配的家庭资金超过40万亿元,手上握有的现金接近10万亿元。但要说大妈们的数量究竟有多少、她们手中又掌握了多少资金,恐怕还很难有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具体数字,因为大妈仅仅是一个称谓,是指这一年龄段中具有某种消费行为特征,譬如有较强消费能力等的女性人群,而不是具体指某个人。

  针对“大妈经济”,我们较能确定的是,构成“大妈经济”的主要群体还是手里有一部分闲钱,且年龄大多在45—65岁之间的群体。这部分群体大多在家庭中扮演着“大管家”的角色,从一家老小的日常生活用品到家庭投资理财都是她们在打理,相应地她们也就掌握了家庭的经济大权,但该人群可支配资金也因人和家庭情况而异。

  《光彩》:“大妈经济”形成的背景?

  王海涛:“大妈经济”的形成事实上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建立在人们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的基础之上的。众所周知,女性具有强有力的消费能力,随着我国国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女性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改变,从最初的吃饱穿暖演变到了注重生活品质再进而发展到愿意享乐,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建立在有闲钱、有时间的前提下。

  另外,“大妈经济”的形成也与整个中国社会的进步有关。新中国成立之后,大力提倡男女平等,女性以往在经济上的依附地位逐渐得到改变,她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工作和收入,且开始接受教育,其中有些女性所接受的教育还远高于男性,因此收入也比男性要高。如今,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女性基本都已进入所谓大妈的年龄段,她们不仅自己有着较高收入或稳定而不菲的退休金,还在家庭中占据着经济支配地位和消费决定权,且子女都已经工作,经济负担相对减轻。综合因素影响下,“大妈”便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消费群体或“投资与消费决策和执行群体”,在经济领域崭露头角。

  《光彩》:它和中国正在步入老年社会有无关系?

  王海涛:如果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大妈经济”

  形成的前提条件,那么中国正在步入老年社会则是“大妈经济”快速发展的初衷或者是必不可少的助推力。

  我们都知道,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养老机制和福利政策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很多老年人对自己的老年生活心存顾虑、担心害怕,怕丧失劳动能力以后没人管、没饭吃。在这种心态促使下,很多老年人为了老有所依,就产生了“以房养老”“以投资理财来实现家庭财富保值增值”

  等念头,也就是提前给自己备下养老的条件。

  还有一个因素是“养儿防老”观念的逐渐淡化。多少年来,“养儿防老”的概念非常热,但随着近些年就业形势的严峻,“养儿防老”反倒被“啃老”所代替,这对很多没有退休工资或者退休工资非常微薄的老年人来说压力重重。

  《光彩》:“大妈经济”具有哪些特点?有人说这是一个不成熟的经济群体,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王海涛:“大妈”这个称谓有很大一部分隐含家庭主妇的含义,从这一点上我们所看到的“大妈经济”首先不是那么专业。

  相对于专业的投资理财人士,多数大妈们不具备专业的投资理财知识,很多时候她们的投资都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的,比如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的推荐等等,而一些和投资理财相关的风险她们根本无从顾及也不是那么清楚。

  跟风和攀比也是“大妈经济”的一个特点。“隔壁张大妈买黄金了”“楼上李阿姨也买了一点”“而且电视上也说现在金价是低点”……大妈们有自己的圈子,而且是个不小的圈子。不要说,“张家长、李家短”能够一传十、十传百,要赶上点什么好事情、好机会,一定是在最短时间大家都知道了。同一个圈子里的大妈,层次水平也得差不多,这种跟风和攀比的心理也让大妈们对各种投资理财乐此不疲。

  大妈们投资理财和消费的项目多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电子产品到服饰,从保健用品到日常小菜,一应俱全,这些看似不太大的消费,如果大妈们集合起来,市场也不小。而其他诸如房产、比特币这些比较“高端”的项目,投资人数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关于大妈投资是否成熟这一观点,我觉得理性一点来说是有成长的空间。

  《光彩》:不够专业和感性化这两个特点在大妈们身上的确表现得比较明显,这大概也是很多大妈在投资理财过程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那大妈们在受骗后如何维权?

  王海涛:法律是适用于所有人的,它不会针对某个群体量身定制,所以即使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大妈们受骗后想要维权也得讲究证据。

  就目前来看,很多大妈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并不详细了解产品说明书中所阐述的风险和相关条款,或者说她们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就是大妈们爱占小便宜的心理也让她们容易被骗。

  举例说明,现在有的理财产品的年回报率能从10%到20%不等,很多大妈就是因为贪图高回报率才会上当受骗。

  其实,稍有理财常识的人都会明白,一般稳定的理财产品是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回报率的。所以说,既然你认可了这个高回报率,那就得承担相应的风险,不能说赚钱了我高兴,赔了钱我就得告理财公司。毕竟,风险和损失都白纸黑字写在购买合同上了。

  所以,针对维权这一块,目前我能说的就是,尽量从国家正规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一旦遇到年回报率大于5%时就要有所警惕,或者在签订购买合同之前请信得过的理财专业人士帮忙把关。毕竟,在理财这个大市场上,利用老年人容易相信别人的心理干违法事的人不在少数。

  《光彩》:“大妈经济”正在逐渐被很多企业所关注,近期,全国首家房东房源网快有家表示,将发起“十万大妈百万房计划”,即计划发动十万大妈找百万真实房源,进而让客户不通过中介就可以实现“房源在线预订”。您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王海涛:在不了解快有家全盘计划的前提下,我只能说这件事情实现的难度很大。

  首先,我上面谈到了,很多大妈们在很多领域并不具备专业性,比如房产方面的专业知识。快有家之所以推出这个项目大概是想借助大妈们的人脉,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大妈们是万事通,对周围人的家庭基本情况差不多如数家珍,但问题是,对于各家各户都非常看重的房产问题,大妈们并不像外界所传说的那样对“谁家有几套房子,这些房子现在情况怎样?有没出租或出售意愿?大概期望值是多少?”等等这些问题了如指掌,这种情况下,她们所提供的房源信息是否准确还是值得商榷的。

  退一步讲,即使大妈们真的了解房源的真实情况,她们也无法像专业房产经纪人那样给客户提供专业的参考意见,一旦购买或租赁过程中出现问题,又该追究谁的责任与过失?如果为了更好地推行这个计划,快有家是不是还要对大妈们进行培训,我觉得这太过勉强了。但如果没有专业水平,在当下大力倡导“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来做”的时期,基本上就等同于没有可信赖度和客户。这话或许有些绝对,但从长远来看,事实的确如此。

  《光彩》:未来“大妈经济”会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经济舞台?

  王海涛:虽然目前来看“大妈经济”的影响力不仅在中国甚至在整个世界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但我个人认为未来大妈们如果要投资理财就必须具备更全面、更专业的相关知识,或者能更加理性地判断投资理财过程中的风险与陷阱。

  如果无法朝着这个方面发展,那么未来大妈们很有可能会淡出经济舞台。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