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锡福靠一顶帽子在商海屹立百年的秘诀就在于,丰富的货品结构和随时代变迁不断改进的产品理念


帽子里的生意经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4年第6期  [字号:  ]  

作者:李子禾

  有时我们不得不佩服老一辈生意人的经商理念,即使经过了百年的风雨洗礼,他们那颇有先见之明的经商之道依然值得我们称颂和学习。今天,我们说一说老字号盛锡福的故事。

  发现商机,打造品牌

  盛锡福创办人刘锡三祖上非富非官,只是山东省掖县沙河镇一个世代务农的普通家庭,刘锡三虽自幼读书,但也只是粗知礼仪和学识的程度,难以凭借实力夺取功名、光宗耀祖。

  但凡有所成就的人,多数都有过一次“逼上梁山”的经历。有一年,刘锡三家乡大灾, 农田歉收, 为讨生计,刘锡三离开家乡到青岛进入一家外资饭店做杂工,之后又进入一家洋行做业务员,主要工作是下乡收购草帽辫。可能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草帽辫,但在当时,草帽辫却是一个能获取高额利润的半成品,洋行把它收来运到国外制成草帽再返销国内,以获高利。

  在收购过程中,颇有心计的刘锡三处处留心,很快就将草帽辫的质量好坏、品种、产地以及草帽的制作工艺等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开始有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1912 年,刘锡三和友人合资在天津估衣街开办了盛聚福小帽店。盛聚福创立时正值人们剪掉清朝遗留的长辫,摘掉瓜皮小帽的时期,刘锡三适时引进英、法、美等国的呢帽,适应了人们在新旧风俗更替之时追求时尚的需求,因此生意兴隆。小店盈利后,合资企业的弊端随之凸显,盛聚福小帽店内部开始有了矛盾,合伙人之间互不信任,最终不欢而散。散伙后,刘锡三分到了盛聚福的买卖,他决心将其做大做强,于是在从东南银行得到一笔可观的贷款后, 1917 年,盛聚福重新开张,并更名为之后蜚声中外的盛锡福。

  刘锡三是一个品牌意识强烈的生意人,在更换店名时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盛”字是希望买卖茂盛,“锡”字是取刘锡三名字中间的一个字,“福”字是因为刘锡三乳名叫“来福”,是祝福吉祥之意。商标则是在盛锡福三个字下面, 用草立连成环形,中间三顶帽子呈“品”字形,下面是“三帽商标”四个字 ,从上往下顺着一念,刚好就是“锡三”二字。厂名和商标正合锡三之名,其含义是锡三创办的盛锡福以及制造的“三帽”牌帽子繁盛不衰,而自己的名字也永远与帽庄共存。

  两大杀手锏:质量、竞争对手情报

  古往今来,产品质量都是关乎品牌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盛锡福能做成百年老店,其产品质量自然不在话下。1946年以前,盛锡福采用的都是直营的经营方法,北京盛锡福的帽子均由天津总号工厂统一配送,1946 年后才改由分号自己找当地小帽作坊加工。

  总店统一配送时,每顶帽子从进料、生产全过程到出厂需要经过层层质检,所以质量均为上等。改由小帽作坊加工后,盛锡福的质检关不松反紧,部分可控环节更是严阵以待,一顶劣质帽子也不准进柜台。盛锡福采取领料加工模式,也就是统一在盛锡福领料,按盛锡福的工艺要求加工。拿硬胎三块瓦皮帽来说,这款帽子在工序制作上丝毫马虎不得,稍有差池,生产出的帽子不是戴上不舒服,就是帽胎变形。

  制作硬胎三块瓦皮帽时,盛锡福要求帽胎一律使用新棉花,缝制完成后还要用棕刷子抹浆子,而且浆子必须完全渗透到胎里去。抹完浆子放进火箱烘烤,出火箱时还要用红烙铁熨,把帽胎熨熟了。“熟”是制帽业的行话,就是外观微黄,帽胎既硬挺,又绵软。熟了之后再用一层豆包布包起,豆包布附上皮面。这还不算完,还要再一次进烤箱烘烤。这种制法是天津盛锡福总号的传统制法,小帽作坊也必须严格执行,决不能偷工减料。

  除了层层把关的传统手艺,在当时的帽业领域,盛锡福也算得上是最早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它耗费巨资从国外进口全套的电力制毡帽的设备,重金聘请制帽技师,专门从事新样式的设计和质量的严格把关,使盛锡福成为国内制帽业中拥有第一流的先进技术设备的大型帽庄。刘锡三还曾派大徒弟三赴日本考察学习,掌握最新技术,对产品进行细分,陆续增添了皮帽厂、便帽厂、缎帽厂等专业工厂,进而转战国际市场,并在1929 年菲律宾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以草辫和草帽两大主力产品获得了头等奖,为国争得殊荣,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现在的企业都讲究掌握和分析竞争对手的实力,殊不知,盛锡福也是这方面的鼻祖。当年,盛锡福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同升和帽庄。盛锡福开业后,同升和很快就在距离不到100 米的惠中饭店楼下租了门市部,挂出大甩卖的招牌,试图从价格上压倒盛锡福。对于这一点挑战,盛锡福以静制动,私下四处打探同升和的虚实,最终得知同升和刚从德国洋行以每顶5 元的价格进了一批“白通帽”。“白通帽”产地香港,帽胎用软木制成,既遮阳又轻便,通常每顶进价6 元,售价7 元。掌握对手情况后,刘锡三连夜出发到香港,买回了大批软木胎,自己加工布料活,每顶售价仅有4 元。价廉又物美,两店初次交手,盛锡福自然大获全胜。

  时代的推手

  在很多人眼里,一顶帽子的利润几乎不值一提,所以无法理解一家企业仅靠一顶帽子就能屹立商海百年,而盛锡福的秘诀就是丰富的货品结构以及随时代变迁不断改进的产品理念。

  盛锡福的产品结构分高、中、低档,能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求:礼帽、毡帽、呢子帽、马猴帽、皮帽、老太太帽、童帽、草帽……凡是在市面上看得到的帽子,在盛锡福就找得到。解放后,为适应人们的穿着变化需要,盛锡福还推出了八角帽(解放帽) 和圆顶帽等,运用与时俱进的产品理念增强了品牌竞争力。

  盛锡福在北京落脚是在1936 年至1938 年间,这里先后诞生了四家北京盛锡福分店。在众多盛锡福店面中,开业于1937 年的北京王府井盛锡福帽店最具代表性,它也是盛锡福在时代推手之下的变迁见证。

  这家曾接待过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帽店在1956 年实现了公私合营,开创了前店后厂集产、供、销为一体的全新产销模式,在一个时期里,帽子的品种增至200 多种,青年人喜爱的“羊剪绒帽”,适合中老年人的“长毛绒帽”,女士们戴的“针织帽”,多姿多彩的“儿童帽”以及各式草帽都陆续推出了不同花色,从细节上完胜其他品牌。

  除此之外,北京王府井盛锡福帽店还表现出了强烈的以服务取胜的经营意识,接连提出了“自料加工”、“选料加工”、“旧帽翻新”、“特大(号)特小(号)定制”、“残疾人特制”等多项个性化服务,用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服务理念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认可,先后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出访友好国家制作了圆顶帽、皮帽、礼帽、金丝草帽等各式帽子。

  现在,王府井改造后,盛锡福的经营场地只剩下原来的五分之一,员工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一,但销售额却提高了40% 以上。经营着时装帽、休闲帽、裘皮帽、针织帽、儿童帽、礼士帽、棒球帽、草帽8 个系列,近4000 个花色品种的盛锡福依然坚守着“弘扬传统、勇于创新、坚持不懈”的发展秘诀,而在我们这一辈人的记忆里,盛锡福却仍然是那个新年即将来临的代名词:6块钱一顶的海蓝绒带护耳的呢帽子戴在头上,你在小伙伴中就可以神气活现地发号施令了。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