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时代「翻新」之前, 老东安市场是「摊商」和「铺商」完美融合的典范


追忆老东安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4年第5期  [字号:  ]  

作者:李子禾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在老北京繁盛无比的商业圈或消失殆尽,或被时代“翻新”,位于王府井大街的东安市场就是被“翻新”的市场之一。被时代“翻新”之前,老东安市场是“摊商”和“铺商”完美融合的典范。

  摊、铺和谐共处

  老东安市场始建于1903 年,和它一起长大的人对它的感情都非同一般,因为老东安市场贯穿了他们的整个青、少、中年甚至老年时期。在他们的记忆里,老东安市场是当时知名的商业圈,和其他商业圈不同,老东安市场的成分比较复杂——“摊商”和“铺商”齐聚一堂。所谓“摊商”就是在市场内摆摊的商家,他们大多是白手起家、小本经营,数量最多时达到了350 家左右。这些“摊商”销售的商品种类繁多;而“铺商”是有些资金实力,能出得起店铺租金,雇得起伙计的大商家,他们大多经营布匹、鞋帽、糕点、炒货、古玩、首饰等,最多时数量达240 多家。按现代说法来界定的话,“摊商”和“铺商”分别相当于现在的零售商和品牌专卖商。

  “摊商”和“铺商”同在老东安市场,但又能和谐共存,绝不互争利润,这种现象首先得益于两种群体的互相谦让。

  比如经营布匹和服装的“铺商”基本就不会涉足针头线脑这一类货品,而是将其匀给“摊商”,让这些小本经营的商家也能分得一杯羹。而卖小零碎、小配套的“摊商”也绝不会用低价来打击“铺商”。

  老东安市场“摊商”和“铺商”的和谐除了商家的互相扶持和谦让,还得益于差异化经营,比如经营果类的“铺商”。

  老东安市场有4 家经营果类的“铺商”,如何保障4 家实力相差无几、经营项目类似的店铺各自的利润?老一辈的生意人是这样处理的:4 家店铺中,一家卖时令鲜果、一家卖各色果干、一家卖反季节水果、一家卖熟果,层次分明,各有各的目标消费群,互为补充,又相互推荐。

  这种差异化经营技巧还体现在“摊商”和“铺商”的经营时间上,白天归“铺商”,等“铺商”关了门,一部分“夜猫摊商”就出动了,捡个漏、补个缺,就足够他们养活自己的了。有了良好的市场氛围,消费者自然愿意光顾,所以老东安市场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快就成为当时的地标性市场。

  舌尖上的诱惑

  老东安市场令人垂涎三尺的各种吃食是老一辈人最为怀念的。

  说起吃食,必须要提及的就是果局子,就是当时买卖水果的地方,不但出售新鲜水果,还出售自制的炒红果。站在果局子一尘不染的店铺门口,不用进门,光是闻一闻那四处飘散的果香就神清气爽了。进到店铺里,眼尖的孩子一下子就被装在大玻璃瓶子里的炒红果吸引了目光,家长不掏出荷包买上几个是怎么也出不了果局子的大门的。

  老一辈人做生意讲究的是脸面,因此对货品质量尤为重视。比如苹果,有人家里需要祭祀时,大人就派孩子到果局子买上10 个苹果。到了店里,说明白了需求,别管你是幼齿小儿还是垂暮老人,一律诚信相待,绝不欺瞒。10 个几乎一模一样的大苹果上称称好后,手脚麻利的伙计会用蒲包小心地包好,蒲包上面还会搁张印着店铺广告的方形浅色粉纸,最后再用纸绳打成六角形,上面做个提手,又体面又好拿。

  孩子看蒲包挺好看,伸手就要接,伙计却轻声慢语地嘱咐:“提的时候得精心点,千万别碰喽剐喽。”回到家里,大人一看就明白了,这10个苹果是店家从苹果筐里挨个儿挑出来的,因为知道是祭祀用的,所以格外精心和重视。

  果局子的水果颇有讲究,有专门负责“摸”苹果的把式,他们在苹果大批采摘时把苹果挨个从树上“摸”下来。这个“摸”全靠把式的手感,讲究连水果皮上的细绒毛(果霜)都不能“摸”掉。

  没有伤疤没有蹭伤的好果子由把式“摸”进一人高的瓮里,他们的行话叫“川”,这种瓮口特别小,可以盛300 斤苹果。

  把式把水果在瓮里一层一层码好,然后封好瓮口,将瓮放进冰库储存起来,到了霜降,把瓮从冷库里面取出,放进普通库房,再由把式精心调节温度,直到立春。这样一来,即使到了春节,苹果也依然新鲜如故。

  老东安市场的炒货庄也是一绝,那些炒花生、炒瓜子、炒栗子到了炒货师傅手里,就被管教得服服帖帖,炒货师傅一停手,等待的买家拿眼一瞧,分明还是生花生,剥开一个再看,果仁也绝无火色,但放到嘴里一嚼,真就熟了,又脆又香。除了令人叫绝的手艺,炒货庄的东西也好,瓜子、花生个个都颗粒饱满、绝无空仁,糖炒栗子也一样,没一个黑心,选料师傅怎么隔着皮鉴别瓤,现在已经无从得知,但这种保障好品质的理念却延续至今。

  同样懂得诚信经营和广告宣传的可不仅仅是有点规模的店铺,沿着街边摆小摊的生意人也一样,手里忙乎着,还不忘嘴里吆喝着、嘱咐着,“刚出锅的包子哎,吃一口包您下次还想吃。”“您慢着,刚出锅小心烫着。”这一声声叮嘱造就了老东安市场的繁荣。

  精神食粮的吸引力

  除了各色吃食,在很多老人的记忆中,在老东安市场还可以看各式杂耍、皮影戏,再后来还有了电影院和书肆,所以老东安市场在很多老人眼里还是补充精神食粮的宝地。

  老东安市场的书肆是由一组组宽两尺五、长两三米的木质台子组成的,四周还有半尺高的木头围子,靠边的书类似于样品展示,一本本码放得极为整齐,里面的书则随便堆放,供顾客随意挑选和翻找。这种服务模式有点类似于现代的自助超市。

  老东安书肆的伙计都很有眼力见儿,你挑选时几乎看不到他们,但你有问题时,他们就会立刻出现在你的身边,给你满意的答复,这种恰到好处的服务手法倒和现代很多高档场所提倡的无干扰购物如出一辙。除了无干扰服务,书肆还有预定服务,这种预定服务连定金都不用付,只要你提出需求,然后按时去付钱拿书就行了。

  老东安市场里的电影院相对简陋,但在当时,看电影还是件奢侈的事,平头百姓很难有机会看,所以观众比较少。

  和“奢侈”的电影院比起来,各类杂耍摊子就显得平易近人多了,杂耍场不需要固定的场所,只要有片空地就可以开演,成本低廉,但受天气限制,如果碰上阴天下雨或刮大风就几乎没有观众了,有点看老天爷吃饭的意味。

  杂耍摊子的表演项目多种多样,有变魔术的、摔跤的、攀杠子练武术的、拉洋片的、踢毽子的、说书的、唱大鼓的、说相声的等等,不管哪一种,只要一开锣就能引来无数观众,可谓老少咸宜、雅俗共赏,而题材则多数来源于生活中的人或事。

  杂耍表演都是分段的,一段结束后,觉得好的观众就往演员捧过来的笸箩里或地上扔钱。那时候用铜板,分大、小两种,一个大的相当于两个小的,扔一两个就行了,但也有不给钱转身就走的,有时难免引得杂耍演员白眼。

  因为是地标性市场,所以老东安市场占地较广,如果要一家一家细细地逛,一天时间肯定不够,因为可以看、可以听和可以吃的东西太多了。大概上世纪50 年代末,老东安市场被时代“翻新”,旧商摊都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商场,现代化的装潢和管理让那份浓厚的老北京氛围静止在了“翻新”的前一刻。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