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现象,它有着诸多深层社会原因


把书当成面包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4年第5期  [字号:  ]  

作者:廖保平

  随便在路上逮个行人问,你经常读书么?我敢说大部分人都会说没有时间读。早在2006 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一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 年持续走低,而网络阅读率则大幅增长。识字但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的被调查者在回答原因时,选择“没时间”的占43.7%,选择“不习惯”的比例为29.1%。

  当然,我们可以说,很多不读书的人常上网,上网也是阅读。但上网经常是碎片化的阅读,跟读整本的书还是不同。我们所说的读书是深阅读,是成体系的思考,所以不能简单地将上网阅读等同于读书,除非是网上读书。网络越普及,人们上网消费的碎片化时间就越多,用于读书的时间就越少,一个人一年半载不读一本书很有可能。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不读书或是没有时间读书的民族,其前景是令人堪忧的,而一个爱读书、挤出时间读书的民族,哪怕历经苦难,也会爬上人类智慧的高峰,最为典型的要数创造出惊人奇迹的犹太人了。

  犹太人被希特勒视为劣等民族,可就是这个民族产生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一大批令世人瞩目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商业巨子。犹太人能做到这一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犹太人酷爱读书。犹太人的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让自己的孩子去吻,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圣经是甜的,读它会对人生大有裨益。

  联合国一项调查显示,各国人读书的习惯中以色列是最高的,平均每人每年读46 本。以色列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居全球之冠。以色列人喜欢读报订报,每家每年都要订阅好几份报刊,有人笑谈:以色列人买报纸比买面包积极。一个把读书视同吃面包的民族,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自是情理之中的事。

  “平均每人每年读46 本”与近半人“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犹太人把读书等同于吃面包,我们有些人视读书为“苦差事”,这是何等的悬殊!犹太人人口如此之微,中国人口如此之巨,但犹太人对世界的贡献并不逊色于中国人,盖因犹太人把读书融入了血脉之中。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崇尚读书的民族。

  可是在竞争激烈的时代,用一个字来形容现代人就是忙,忙工作、忙生存、忙学习、忙赚钱,忙得喘不过气来,确实闲时甚少。但是正如鲁迅所言,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还是有的。

  可见,不读书并不完全是因为没有时间,大概还另有原因,比如现在书太贵,让人望书兴叹,在面包与图书之间人们无疑要首选面包;比如读书无用,哪个书生是万户侯?有背景的、有关系的、善钻营的,他们不读书或少读书,比埋头苦读的人过得滋润,如此岂不是读书赌输,越读越输。

  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现象,它有着诸多深层社会原因,是我们这个功利、浮躁的时代的一个真实写照。有些人要获得面包太难,有些人把面包看得太重,有些人除了面包还是面包。一个穷得为面包奔波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富得只剩下面包的民族是可悲的。在这方面,磨难重重的犹太人给我们立了一面镜子,有一天,国人自觉地把读书当成吃面包时,我们的民族就会截然不同起来。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