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问题在多地普遍发生,这不是追问良心就能解决的


别让幼儿园成了“药儿园”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4年第4期  [字号:  ]  

作者:陈琳

  近日,陕西省西安市、吉林省吉林市、湖北省宜昌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等多地相继爆出幼儿园给幼儿喂“病毒灵”或板蓝根的丑闻,一时间给幼儿教育蒙上了一层阴影。

  为此,李克强总理做出批示,要求依法查处,严格管理,严防类似事件发生。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也要求做好处置工作,部署立即开展幼儿园及中小学健康服务管理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严肃追责。

  事情虽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相关责任人也会得到应有惩罚,但社会应当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相关部门应当持什么样的态度,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可能并不是罚一儆百那么简单。

  从购药到喂药一路绿灯,居然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不被发现,相关部门对学前教育监管不力令人堪忧。在台湾,由于有着严格的法规,幼儿园除非受到家长委托,否则不能给儿童服用任何药物。即使幼儿园受家长委托给孩子喂药,也必须做好详细的登记备案。桃园县私立华亚幼儿园的“托药单”上,详细标注了用药原因、用药时间、内用药物、外用药物等各类事项。此外还特别声明:给幼儿喂药若无家长委托单、填写不清楚,校园内不得执行喂药,敬请配合。

  为增加(或保证)收入,强行喂幼儿服用处方药,显然是违反职业伦理的恶行。涉事人员根本没有教育理想,也没有把幼儿教育当作事业,而只是把它当作一桩赚钱的买卖。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幼儿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一些幼儿园成了“药儿园”。

  从目前媒体披露的信息可以发现,被曝光的“药儿园”基本都是民办幼儿园。这些涉事的民办幼儿园先是通过许诺“出勤少则收费少”来吸引家长,然后再用喂药的手段保障“出勤率”,增加收入。

  现在,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排查黑心幼儿园和不良教职人员,但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不能忽视,即幼儿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导致民办幼儿园很少享受到政府财政投入,只能想方设法增加收入。

  民办幼儿园因为设施落后、教师短缺、收费奇高, 受到了国家的一系列严厉监管。如为遏制入园贵, 2012 年初 ,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下发《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幼儿园除收取保教费、住宿费及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服务性收费、代收费外, 不得再向幼儿家长收取其他费用。

  有些地方制定的实施细则中更规定不得以特色班、赞助费等名义再向家长收取其他费用, 为孩子提供伙食、托管、交通等服务收费要据实收取不得营利。如果孩子请假, 园方还需退还一定的费用。这样一来, 民办幼儿园的利润空间被严格限制。民办幼儿园通过各种方式“创收”

  和“减支”就与此相关。

  当然,政府投入不足并不是幼儿园“黑心”经营的借口,但同一问题在多地普遍发生,这不是追问良心就能解决的。整肃民办幼儿园乱象, 不是简单的专项整治行动就能根除的, 必须正视民办幼儿园投入少、收入低、责任重的老病灶。

  每年各级“两会”上, 学前教育投入的话题都被代表委员们反复提及。但是, 如果不能进一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并在“分蛋糕”的过程中让民办幼儿园享受到平等待遇, 恐怕还会有更多民办幼儿园为了利益而动“歪脑筋”。这些账如果不早点算清、结清, 还会有更多孩子和家长为各种变相的利益再分配埋单。

  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办学途径多种多样,监管和考核更具挑战。对幼儿教育必须有严格的办学资格审查,对从业人员必须进行资格考试、定期考评,同时建立职业培训制度。培训教师、保育员,组织业务进修,这些都应当由政府出资。更重要的是,不管公办还是民办,只要幼儿园一经设立,管理部门就要将其纳入日常监管,定期、不定期地抽查。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