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彻底搬迁汉正街市场、改造汉正街地区,传统批发市场久居闹市的种种弊端将难以根除


“天下第一街”变迁记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3年第12期  [字号:  ]  

作者:王子跃

武汉市,汉正街的花卉市场消费者熙熙攘攘

2013年11月28日,年交易额60亿元的汉正街三大鞋业市场整体迁入汉口北鞋业皮具城

  2013 年11 月28 日,第四届“汉交会”开幕之际,年交易额60 亿元的汉正街三大鞋业市场整体迁入汉口北鞋业皮具城,约600 家商户全部入驻,意尔康等多个品牌在这里设置了超过1000 平方米的品牌旗舰店。汉正街鞋业市场原址将停止营业,进行拆迁改造。

  这个位于“九省通衢”武汉、有着500 余年历史、被誉为“天下第一街”的传统市场,整体搬迁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历史悠久 短板隐现

  汉正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

  在水运和商业的驱动下,汉口的街市沿着汉水流向自然形成并延伸,汉正街市场形成。沿江从西至东,出现了宗三庙、杨家河、武圣庙、老官庙和集家嘴等众多的码头,为商埠吞吐、集散物资。由于水上交通便利,沿街店铺行栈日益增多,贸易往来频繁。到清代康熙、乾隆的经济发展鼎盛时期,汉正街已成为“汉口之正街”。

  20 世纪初,随着汉口开埠,租界设立与铁路的开通,汉口商业中心逐渐下移至长江岸边。

  汉正街则演变成小商品市场。“文革”期间,汉正街曾被更名为“兴无街”,所有市场都被关闭,个体商人不得不另谋职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又重获新生。1979 年9 月,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重新恢复、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第一批103 户个体经营者重新出摊。由于武汉便利的地理位置,汉正街市场一度成为全国性的小商品批发中心,被称为“天下第一街”,“汉正街”也一度成为小商品买卖的代名词。1982年,汉正街的个体户猛增至458 户。

  1992 年8 月,汉正街东端集家嘴的江汉交易大楼和中段利济路口的小商品中心市场建成,结束了汉正街多年以街为市、以地为摊的历史。

  争议声中,数千名个体户迁入当时设有展销厅、扶手电梯和电子监控系统的现代化交易大楼。有人曾有过这样的担忧:以地为摊、以街为市是汉正街的特色与优势,个体户进店经营能否提高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营效益,保持汉正街的传统经营特色?

  时间给出了它最好的答案。1988 年到2006年,汉正街先后进行了四次改造,1 万多名经营户由马路进入室内。

  进驻大楼的商户们依旧有着对市场的敏锐,推动着市场业态的进化。此间,出于降低成本与快速适应市场反应的需要,使得汉正街萌芽出极具特色的“前店后厂”模式,与后来风行义乌的“工业市场”模式成为改革的样板。

  几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着密密麻麻的机器,工人宿舍就是机器上方的暗楼,房间角落是厨房,工人工作、吃睡都在作坊里。大大小小的作坊聚集在汉正街市场方圆1.67 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靠一条条狭窄的巷子连接。

  这种新兴的“前店后厂”模式创造性地实现了市场与工厂的直接对接,但其原始的作坊生产方式与地域分布,也为这种生产、生活、仓储三位一体的原始工业市场模式埋下了致命的伏笔。2.6 平方公里的汉正街市场居住着17 万人,密度达到惊人的每平方公里6.5 万人,面临着业态落后、人口稠密、商居混杂、交通拥堵、火灾频发的困扰。

  悲剧频发 集体外迁

  2005 年12 月20 日晚9 时许,汉正街永安巷一栋七层楼房突发大火,吞噬了4 名工人。

  4 条生命的陨落震惊了社会,汉正街“前店后厂”模式的短板也暴露无遗:陈旧的基础设施、混乱的空间组织,低水平的重复发展,业态组合自发原始,经营理念落后,缺乏有效管理。

  大火改变了众多经营户的命运,其后3 个月的整治行动中,6600 多家服装作坊被强制搬迁到硚口长丰乡等地。

  小作坊的取缔意味着曾支撑汉正街多年繁荣的作坊式生产宣告结束。“一场大火烧出了汉正街新的市场革命。”有人这样说。

  然而,悲剧并未就此完结。2011 年1 月17日汉正街再度发生火灾事故,14 人在火灾中丧生。

  武汉市及汉正街所在的硚口区对汉正街的大规模整治从未间断,但始终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为此,武汉市决定对汉正街要“痛下决心、依法整治、整体搬迁、全面改造、转型升级、限时完成”。

  自此,汉正街搬迁从个别商户的自发行为,一夜转变为有组织的集体外迁。

  2011 年2 月14 日,在武汉市“两会”期间,武汉市相关领导表示,汉正街的改造要排出时间表,限时完成改造,“必须痛下决心,对汉正街进行凤凰涅槃般的改造”。

  在政府强力主导下,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搬迁、改造攻坚战就此打响。

  “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搬迁必须限期完成”,“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搬迁改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现在必须去做”。第一次,就汉正街的去向问题,武汉市政府发出了清晰的声音。

  2011 年2 月23 日,荣盛皮革市场首批商户整体搬入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标志着汉正街外迁工程正式启动。硚口区关闭长江食品厂、银丰片、三特片、九如片、汉正街东片等改造区域的17 家市场,涉及1723 户商户。

  自2011 年汉正街“禁货”以来,汉正街地区3 个长途客运站已全部关闭,交通秩序明显改观,市场关闭在加快速度,越来越多的商户主动洽谈搬迁事宜,并为汉正街整治献计献策。

  江汉区也根据市场现状,选择威凯地下童装先期启动市场关闭和整体搬迁,涉及市场面积5400 平方米、商户160 户,并关闭经营面积近1万平方米的两个鞋业市场。

  入驻新区 人气不丢

  老街陆续搬迁,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搬了家,会不会丢了人气、丢了生意?汉正街曾经的商脉能否延续,进而影响武汉商贸业地位?这些问题使得2011 年前汉正街搬迁改造工作久拖不决。

  “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只有走出汉正街,汉正街才能做大做强”。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武汉作为商业重镇,中心城区合理的业态布局应该是这样的:中高档的消费集中在武广等大商场,时尚流行的消费可去江汉路,批发业态必须迁出中心城区,零售、批发功能分离——这也是义乌等成熟批发市场的通行模式。

  叶青认为,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引擎就是撬动内需推动中国发展模式转变,形成流通领域的市场集群和大型贸易枢纽。依据武汉商贸历史文化和中部交通枢纽地位,“武汉造”将通过汉口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对于政府描画的美好未来,商户们激动中也有冷静。2011 年,个体户郑斌拿出一张大红证书对媒体说:“我的未来就在这里。”他用自己店铺的名字“玛霖屋”注册了孕妇装、婴童装等10 类商标,“汉正街最大的优势是强大的销售渠道,最缺的是产业支撑,以后我可以整合资源,找工厂贴牌生产,再利用我的渠道卖出去,只有有了产业支撑,汉正街的未来才会更辉煌”。

  同样是这一年,汉正街个体户陈军以“武汉简装服饰公司”总经理的身份正式入驻汉正街红宝石市场。

  陈军2005 年下岗后便从咸宁到汉正街打拼,从租借10 平方米的小店做起,慢慢有了自己的“博为”服饰品牌。随着生意的兴隆,参与竞标和大单生意越来越多,这都必须要有企业资质和发票、支票等,而个体户的票据很难满足招标方和大客户的要求,于是,他就通过转型为公司,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除了竞标和大生意需要转型外,汉正街改造也是加速个体户“变名”的原因之一。汉正街通过近60% 的区域拆迁改造,为提高市场品牌形象,新商场都不再招个体户进场,只有公司才能入驻。不少个体户就顺应形势,在工商部门的支持下,注册了自己的公司。

  新规定也要求,从事印刷业、旅行社、快递业务以及互联网上网服务的行业必须登记为企业,这也促使汉正街许多个体户“变形”为公司。

  此外,随着个体户财产的与日俱增,为避免家庭纠纷,一些人也将个体户转为公司,并将儿女分别列为股东,以减少今后因大宗财产瓜分而伤和气。这也加快了汉正街个体户“脱胎换骨”的速度。

  郑斌和陈军入驻的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市场总营业面积达150 万平方米,经营商家达万余户,自2009 年12 月28 日正式开埠以来,一直肩负着汉正街搬迁这一历史使命。 目前,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已建成20 个大型市场专业群,预计2013 年可实现交易总额300 亿元。

  入驻新区,一方面,建立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改变了老汉正街的交易方式;另一方面,借助现代配套工业园区,改变了汉正街“前店后厂”的小作坊模式,实现规范化、高效率的生产。而汉正街的搬迁,为汉口北每天带来数以10 万计的人流。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