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更名为朝来万通的这家农贸市场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繁华


大钟寺农贸市场:搬迁丢了人气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3年第12期  [字号:  ]  

作者:代秀强

  北京市北五环外来广营北路上一个不起眼的丁字路口里,隐藏着一家批发市场——朝来万通农贸综合批发市场。如今这个寂寂无闻、形单影只的市场,曾经是大名鼎鼎的北京“菜篮子”——大钟寺农贸市场,其前身则是北京市供销社于1988 年在北三环路大钟寺附近设立的第一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上世纪90 年代北京最著名的农贸市场之一。

  2003 年,大钟寺农贸市场“为配合奥运规划建设”,部分迁至朝阳区来广营,取名“朝来万通望京农贸综合批发市场”。相继被拆迁的,还有太阳宫农贸市场等一批市区的大中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当时的朝来万通市场负责人对媒体称,朝来万通与原来“大钟寺”或者“太阳宫”单一市场的作用不同,是为望京地区这样一个巨型居民居住区服务的,市场将坚持“批发加零售”的经营方针,“让望京小区的居民能够吃到第一时间采摘的新鲜蔬菜。”

  好景不长。2009 年10 月,这个占地200 亩,被媒体宣传为“南有新发地、北有朝来万通”的大型农贸市场再次搬迁,北移至刘各庄北。

  上午10 点半,记者来到了朝来万通农贸综合批发市场。市场门前的马路宽度仅能容纳两辆卡车并排行驶。路上车不多,但行驶缓慢,尘土飞扬。4 班公交车途经此处,上下车的人寥寥无几。“第二次搬迁后,市场名称里的‘望京’俩字儿没有了,经营方针里也不再提零售了。”

  商户李师傅告诉记者,现在除了附近的少量居民外,只有二级批发商还会来进货。但由于上次的搬迁,不少批发商转换了进货渠道,对销售的影响很大。“现在就早上忙活一会儿,一到中午就闲啦,不知道啥时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

  走进市场,冷冷清清。在干果区对面的空地上摆着十几箱水果,一位中年男子坐在那里摆弄着手机。一辆轿车停在水果摊前,车上走下来的男士问苹果多少钱一斤。一会儿,价格没谈拢的男士准备离开,那位卖水果的师傅大声喊着:“回来吧,回来吧,还没开张,就便宜点儿给你了。”这是张师傅今天的第一单生意。

  她告诉记者,多数批发市场会从凌晨三四点钟忙到中午,她们这里却直到这个时候才有人来。

  “这生意简直没法做了,过了年都不想来了”。

  卖瓜子花生的小李告诉记者,市场冷清下来是从第二次搬迁后开始的。“越搬越远,现在够不着望京的有钱人了。老望京人知道这个地方却嫌远不愿意来;新望京人又不知道我们这个市场。当初市场往这里搬时,好多商户都留在望京开蔬菜、水果店了,要不是他们这些人经常来这里进货,我们的生意就更不好做了”。

  张师傅说:“尤其是我们卖水果的,经常一天卖不出去都放烂、冻坏了,连场租都赚不回来。”

  市场招商部的负责人以“不方便”为由,拒绝回答关于商场招商及商户入驻率的问题。

  但记者发现,不少商区还有大量空摊位。在市场里的两家银行——北京市农村商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这个市场不是很景气,商户的资金流量也不大。

  早些时候,有媒体记者采访时遇到一位叫彭英的商户,她是原大钟寺市场少有的坚持者之一。彭英回忆称,市场周边除了奶西村,几乎都是空地,尽管紧邻京承高速公路,但附近没有出入口,由于人气不足,很多商家放弃了零售,搬迁后的市场早已没了往日的热闹。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