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她把自己一手创办的宏状元卖给了外资企业,五年后她正式加入餐饮连锁企业食立方,并计划把食立方开到新加坡去


胡淑娟:从宏状元到食立方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3年第12期  [字号:  ]  

作者:王振家

 

  熟悉北京餐饮业的人一定对宏状元并不陌生,这家曾被誉为中国粥店第一品牌的连锁企业,早在2008 年就已花落别家,被纳入菲律宾餐饮连锁集团快乐蜂的旗下。创始人胡淑娟也曾因一纸竞业禁止协议,四年内没有经营过餐饮连锁企业。2013 年,这位餐饮行业的老将再次起航,正式加入餐饮连锁企业食立方,并计划把食立方开到新加坡去。

  下海创业 打造粥店第一品牌

  胡淑娟属于“92 派”企业家。1992年,大批公职人员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影响,纷纷下海创业,冯仑、潘石屹等就是代表。这一年,在北京某商业单位做会计的胡淑娟,同时也是另外两家单位的兼职会计。尽管兼职工作能带来可观的额外收入,但兼职会计要经常跑银行等机构,而胡淑娟白天还有正式的工作要做,不能脱离工作岗位。这种不方便让她决定辞去该商业单位的职位,开始同时为四五家单位做兼职会计。

  兼职期间胡淑娟接触了不少企业家,想自己当老板的欲望愈发强烈。于是,她拿出5 万元积蓄在北京邮电大学旁边开了一家川菜馆,刚开业生意就特别红火,每个月有两三万元的利润。川菜馆开了一年多,胡淑娟就把它卖掉了。

  “我不是那种安于现状的人,川菜馆开成功后,就想开一个更大的。”

  有了开川菜馆的经验,1995 年,胡淑娟又开了宏状元烤鸭店。“到工商部门注册时,我提交了状元楼、状元红、鸿状元等备选店名,后来选定鸿状元作店名,最后又改为宏状元。”宏状元开张后没多久,胡淑娟就有了身孕,不得不回家待产,于是就把烤鸭店交给姐夫来打理。宏状元的菜品也陆续有过几次变化,从川菜到鲁菜,再到涮羊肉。

  等孩子出生后,胡淑娟又想着出来工作,打算开一家宏状元分店。新店选址时,她看中北京化工大学旁边的一个临街门店,可房主却因为餐馆油烟大、厨余多而拒绝用来做餐饮。

  于是胡淑娟就说想开个营养餐厅,没有太多的煎炒烹炸,不会对房子和周围环境带来污染。

  这样的营养餐厅应该卖些什么?

  这时胡淑娟想起坐月子期间,自己因为喝营养粥而气色大好,加上熬粥的方式非常环保,于是营养粥就成了主打产品的最佳选择。胡淑娟请来解放军总医院的营养师,开发出8种粥、8 种饼、8 道热菜和8道凉菜,并在菜单上标明每种产品的功效。菜单拿给房东, 租房合约就达成了。

  “粥店一炮打响,原计划每天流水有四五千块就不错了,没想到刚开始的日营业额就超过了8000 元。”胡淑娟告诉记者,当时歌星蔡国庆慕名来喝粥,都感叹人多没有座位,“亲戚朋友来喝粥,只能到我办公室就坐了。”

  填补餐饮市场营养快餐的空白,创新设计出时尚健康的营养食谱,是宏状元走红的关键。

  粥店生意火爆时,正碰上下岗潮,一些亲戚朋友下岗后无事可做,就到胡淑娟那儿找活干。为了解决这些人的饭碗问题,胡淑娟就慢慢开分店,让他们做店长。“ 当时店长的月工资有两千多元,比在国企里挣几百元强多了。”

  连锁店开多了,管理就成了大问题,于是胡淑娟就自费到对外经贸大学读了MBA 和EMBA,为公司制定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开店的速度也因此加快。

  原来宏状元每年只能开三四个店,每家门店开张后胡淑娟都要亲自盯3 个月,把成本率、工资率和利润率控制好才放手交给店长。直到2001 年亚运村店开业,每家新开门店的宣传、办照、装修、招聘等事宜都是由胡淑娟一人经办的。“原来我是个路痴,开完十几家门店后,北京的大街小巷几乎没有我不知道的。”

  如日中天 卖掉宏状元

  “其实很简单,因为价钱好,就卖了呗。”当记者问及当年卖掉宏状元的原因时,胡淑娟非常坦率地说。

  2008 年,宏状元如日中天之时,胡淑娟却把它给卖掉了。

  其实宏状元火了之后,就有人开始找胡淑娟谈收购,在当时的她看来,“卖掉宏状元就是个笑话”。直到胡淑娟的老公在北大读研修班,发现这是个资本运作的好机会,加上劝她卖掉宏状元的人越来越多,2006 年,胡淑娟开始与一些投资方接触,最后在2008 年与菲律宾餐饮连锁集团快乐蜂签订收购协议,收购价高达5050 万美元,创下北京本土快餐品牌被外资收购的天价。

  胡淑娟告诉记者,即使从今天来看,当年卖掉宏状元也是明智之举。因为2008 年金融危机过后,餐饮业就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房租、菜价、人力成本在上涨,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得不多。去年以来中央制定的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以及反浪费条例造成高端餐饮业遇冷,相关企业转战中低端餐饮市场,给宏状元等企业也带来巨大压力。

  领到第一笔出售资金,胡淑娟就拿出1000 多万元分给老员工、公司管理层和店长,“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并且他们都已经是快乐蜂的人了,只是我还念着之前大家一起打拼的情分。”

  东山再起 加入食立方

  宏状元创业团队的一部分成员后来也相继离开宏状元,2009 年,他们成立了另一家餐饮连锁企业——食立方。

  当初成立食立方时,他们邀请胡淑娟出谋划策,在水立方旁边的酒店大堂,胡淑娟突然想起“食立方”这个店名,“‘食立方’意味着网络天南地北的美食,用‘103’作商标,寓意着开1000 家门店的目标。”老部下们纷纷赞同这个创意,但考虑到与快乐蜂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里规定,四年内胡淑娟及其直系亲属均不能从事餐饮零售业,“于是我决定借钱给他们开店。”

  出售宏状元后,胡淑娟还保留一个中央厨房,在自己从餐饮批发业务禁止协议中解禁后,这个中央厨房就成了食立方的后厨,30% 的半成品都由这里配送到各店,为食立方在短短3 年多时间内扩张到35 家门店做出了重要贡献。

  仅仅做后厨老板肯定不是胡淑娟的目标,2013 年,胡淑娟在其与快乐蜂的竞业禁止协议到期后,出资收购食立方原股东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再次成为餐饮连锁企业的大当家。加入食立方之后,胡淑娟主要负责公司发展方向和重大决策的制定,平时也参与新店模式的研发和对店长的管理,“但现在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新加坡门店的筹划上。”

  因为儿子在新加坡读书,胡淑娟经常去看望他,看到新加坡每家餐厅门口都排着长队,出于商人的本能,胡淑娟忍不住也想在当地开餐厅。于是,她委托当地律师申请了营业执照,并和食立方的员工一起研发出适合新加坡市场的菜品和小吃,“下个月我要去新加坡处理店面选址的事,争取明年上半年开张。”

  《光彩》:在员工眼中,你是个怎样的老板?

  胡淑娟:他们都说我很严厉,前几天一个店长做错事了,我告诉他“如果你管哪家店,哪家店生意就下降,这就说明你自己有问题,同时也在告诉公司该把你换掉了”,说得他面子都挂不住了。其实我对人的态度并没那么恶劣,只是每句话都针针见血,作为领导者,就要言简意赅、直来直去。原来在宏状元,我最多管3000 多人,每个月召集管理团队和店长开会,如果会议下午两点钟开始,1 点50 分会场就鸦雀无声了。

  但我更是一个讲人情的人。跟了我十几年的司机现在已经30 多岁了,把老婆孩子也都接到了北京。前一段时间我跟他说,你别再当司机了,我投资门店让你做店长。我知道他是个踏实的人,但年纪轻轻背井离乡到北京就干个司机,我觉得不值得。

  《光彩》:在创业过程中,你有过缺钱的经历么?

  胡淑娟:我做生意自始至终都没有借贷过,创办和经营宏状元时,全靠一点点攒钱开店。后来店越开越大,积蓄也越来越多,就更不愁资金了,现在投资食立方的钱也是卖宏状元时攒下的。

  我原来并没有攒钱的习惯,但有一次让我改变了这种想法。2003 年宏状元已经有了18 家门店,那一年正好碰上“非典”,这18 家门店全部停业,很多员工都辞职回家了。在没有任何营收的情况下,我还要管剩下的一大半员工吃饭,得给他们发生活费。“非典”之前我没有存过什么钱,“非典”过后我就开始攒钱抗风险了。

  虽然我不缺钱,可我知道跟我打拼的员工需要钱。正式加入食立方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部退还员工的股金,但保留他们的股份,这等于是给了他们干股。食立方的员工基本上都是农民工,几万元对他们非常重要。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