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心女工社的帮助下,这些连大门都很少出的女工,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走上了T 台


同心女工合作社的慈善理想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3年第12期  [字号:  ]  

作者:彭琪欢

女工们在“拼布时装秀”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北京,皮村。

  在离地铁十余公里外,风景迅速地从高楼大厦变为平房和村落。沿途不断地有扛着大编织袋,务工者模样的人登上大巴车。他们的目的地是北京市朝阳区东五环和东六环之间的外来务工者聚集地——皮村。这个小小的村中,本地居民只有一千多人,而外来务工者则有一万多名,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中。

  同心女工合作社依托于皮村内的同心实验学校上,后者是为村中的打工者子弟提供教育的民办学校,十余个班级中聚集了七百多名外来务工者的孩子。

  在学校的大门入口处,有一个又低又窄的简易房,若不是门口贴着的各种照片,很容易就忽略了这个小门。

  这儿就是同心女工合作社的工坊。

  数平米的房间塞得满满的,物料和成品摆放满了四周的柜子,再加上三台缝纫机,房间内仅剩单行通过的狭窄通道。

  见有访客过来,头发有些许灰白的阿姨们从手中的活计里抬起头来,露出淳朴而友好的微笑。

  用自己的双手寻找力量

  同心女工社的诞生缘于互助。

  它缘起于同心实验学校的家长技能培训计划,内容包括电脑使用、集体读报等。因为同心实验学校的孩子全部来自外来务工者的家庭,家庭普遍收入少、知识程度低。“培训可以建立起一个让妈妈们交流、学习和补贴家用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彼此了解和互助,打破陌生感,改善彼此关系,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收入。让每个妈妈实现自我价值和意义,增长自身能力”,现任女工合作社负责人吴利珠评价道。这位26 岁的瘦瘦女孩,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珠珠”。

  在这种定期交流的制度下,成员们基于想要挣点钱补贴家用的淳朴想法,就拿起了她们唯一擅长的手艺——做些女工活计来售卖。

  “流动妇女合作创业,可以让她们以自己的双手寻找力量”,珠珠说。

  一开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2009年女工合作社的第一个产品是拖把。最普通的样式,5 块钱一把,一共制作了100 多把,最后销售出去20 把。

  之后女工合作社会制作些社区内常会用到的围裙、鞋垫等物品,不过此时的产品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非常接近,款式老旧,卖的价格也非常低。

  零零星星,女工社会接一些团购的小笔单子,算是业务有了保证,比如给朝阳区某社区百岁老人们织围巾等。“关键是我们做得非常开心”,珠珠说。

  至今,女工合作社一共有五十多名成员工作过。因为皮村人员的不稳定性,很多女工一段时间后就随着丈夫工作的改变离开了。

  “就当是技术培训。她们多了一项技能,走到哪儿也能多一条生路”,珠珠微笑着说。

  目前,女工合作社社员有7 人,她们的孩子大都在同心实验学校里上学。

  早上她们送孩子来上学,自己就在工坊做工,下午再接孩子回家。一天的工作时间在5-8 个小时左右。她们的收入采用销售提成法,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让每位女工每月能有1200 元到1500 元的收入。

  门口正在做工的一个阿姨,她的孙子得了脆骨病,行走、读写都必须有人协助。那位阿姨一直在陪护孙子上学。

  在合作社做工,既能照顾到孩子,又能补贴家用,对她来说是非常妥帖的安排。

  令人惊讶的成长

  女工们的相关培训一直没有间断,而她们所表现出来的成长令人惊讶。

  以电脑培训为例,女工们的课程只能在晚上9 点开始,因为她们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忙完家里的事情,哄孩子睡着后过来学习。

  一开始培训老师不太愿意过来,觉得时间太晚了。可是上完一次课程之后,他主动表示:“我会过来教她们的,虽然她们学得比学生慢,但每教会她们一点点东西,我都觉得好快乐、好有成就感。”

  来参加培训的妇女们,从一开始不会开机、手在键盘上不知如何摆放,到慢慢地学会使用文档,学会收发邮件,学会远程聊天。

  培训项目还包括“逛街”。因为种种原因,很多皮村的妇女们来北京很久了也没有出过村子,合作社组织的“逛街活动”让大家高兴坏了。

  “那一天她们把所有家务都放下,把孩子交给丈夫,我们大家一起去了市内。我带着她们去了王府井、西单,哪儿繁华就去哪儿”,珠珠说,“这就是一次圆梦之旅”。

  去义卖,去学习,去逛街,在点点滴滴的成长中,合作社的产品有了质的飞越。

  2012 年9 月,同心女工合作社终于找准了自己的方向,正式大批量地设计并生产自己的产品。

  目前,女工合作社的热卖产品包括小鱼钱包、拼布钱包、旧牛仔裤改制的钱包、拼布沙发套等。这些产品具有独特的时尚美,每个包包售价在15 元到100 元不等,得到了特定人群的认可。

  “这些作品都是阿姨们自己设计的”,珠珠特别自豪地说。

  今年女工合作社在展会义卖时,应邀在会展现场做了一场“拼布时装秀”。

  可是原本请的模特临时不能来了。珠珠决定:我们自己上!

  于是这些连大门都很少出的女工,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走上了T 台。“我们走得特别自信,特别美丽”,珠珠说。

  去年,通过义卖,文化创意产业新锐品牌三匚创意汇看上了合作社的产品,愿意提供场地来陈列和出售。于是,合作社的小布包们进入了中国原创艺术聚集的798艺术工厂,有了实体店。这些,都是对她们成绩的高度认可和赞叹。

  延伸阅读:《从“七姐妹”到四万五千个姐妹》

  工友自助社转化为盈利企业的事情,在国外有非常成功的案例。

  在印度,有一个著名的脆饼品牌Lijjat,起源就是来自七位家庭妇女的自助互惠,她们一边带孩子,一边做自己唯一会的事情——生产脆饼,然后在社区内兜售,而完全没预料到脆饼会如此受欢迎。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七姐妹”

  现在发展成了拥有45000 名妇女的合作社。这45000 名女工绝大多数生活在贫民窟或者临时房里,用着公共的卫生间和马桶。Lijjat 脆饼的工作给予了她们经济保证,让她们能够在家庭中拥有话语权,更加自信。

  七姐妹表示,正是妇女们的经济独立意识才促使一家小企业发展成一个大集团,“这些妇女在这里工作,以养活她们的孩子,获得经济独立。”

  在英国,有一家年营业额高达千万英镑的森德兰家居护理社,它的前身只是一个成本低微、随时可能倒闭的小商店。创始人玛格丽特在抚养两个年幼孩子时举步维艰,于是她和另外几个工友一起开办了一家小商店,楼上售卖食物,楼下可以照顾幼儿。这个商店帮助她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随后,玛格丽特又开办了森德兰的前身——小妇人家居服务有限公司,以工人合作社的形式起步,慢慢发展成为有雇员的企业。它提供非常广泛的家政护理业务,包括洗衣服、为老人洗澡、照顾老人起居、更换被褥、马桶维修、搬家服务、夜间护理等等。目前员工数达到175 人。护理社的每名护理员月入1000 镑,已经与商界白领看齐。

  让玛格丽特引以为骄傲的是,森德兰家居护理协会的精神是“以人为先,赚钱其次”(Putting people before profit),175 名员工都是“ 老板”。因为员工收益取决于市场状况,所以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中,员工也具有发言权。

  大家每两月开一次会,就员工福利及薪酬等事务进行集体决策。

  英国另一家私企MoJo 的发展之快也令人赞叹。这家从事B2B 服装销售的公司,将单亲妈妈们组织起来从事服装加工和设计工作,而四面雪花般飘来的订单,让MoJo 第一年就从21 个员工扩展到160 人。

  企业标语是“Do well by doing good”,隐约暗示“靠公益来让公司做得更好”。现在,这些单亲妈妈已经可以领到10 美元的时薪。

  以上企业的共同点是,最初起源于工人合作社或者公益组织,但在发展中渐渐转变为普通企业。它们通过商业手法运作,可赚取的利润常常用于扶助弱势群体,促进社区发展以及自身的投资。

  它们往往重视社会价值,多于追求企业盈利。

  吴士宏翻译的《如何改变世界》中列举了很多类似例子,她在书中说:“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实践这个概念,用你的创意、用你的行为去改变身边人的境遇,哪怕改变的只是一点点,就会为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