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10 日, 2013 中国民营经济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论坛以“未来五年,新希望新挑战”为主题,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原副局长、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会长钟攸平,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忠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朱善利,以及民营企业主和媒体代表等200 多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民营企业如何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抓住新的增长机遇,迎接新的转型挑战。


未来五年,民营经济在希望中迎接新挑战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3年第11期  [字号:  ]  

作者:代秀强

  发挥个协组织优势 推进个私企业发展

  ——钟攸平 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工商总局原副局长、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会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经济一直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为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特别是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制定了“新36条”及其实施细则,进一步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空间;实施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并出台文件规定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营业税,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负担;启动了改资本实缴为资本认缴、改“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等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也将从体制机制上最大限度地为市场主体松绑,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业积极性。

  在我们充分肯定各部门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所做工作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制约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从中国个协最近开展的调查来看,目前个私企业发展面临几大压力:一是行业竞争加剧和人工成本上升,招工的形势十分严峻,如城市餐饮行业将近48 %的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二是阻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还未完全破除,税费负担和政府部门政策支持的落实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四是不少民营企业产品档次低、人才匮乏,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内部管理机制亟须完善,缺乏技术创新,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且努力形成共识,齐心协力共同去破解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推进。

  提供外力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民营经济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巨大作用,认真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的精神,切实履行“新36 条”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打破行业垄断、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将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改善融资环境,加快推进金融领域改革。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层次的企业融资体系。中国个协调研表明: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放宽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简化融资手续,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互助平台;激励引导商业银行将更多的金融资源向中小企业倾斜,抓好银企对接;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放宽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条件,允许民间资本作为发起人设立小型金融机构;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激励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增加对中小企业融资知识的培训,支持企业创业、经营和发展。

  二是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驱动发展是党中央做出的战略部署,民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贴近市场,了解市场需求,更应当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角。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用好专项基金,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的产品研发,并实施配套税收减免政策。引导中小企业建立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协作关系,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支持中小企业技术交流,建立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保障等机制,培育企业核心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

  三是引导中小企业抱团取暖,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拓展国际发展空间。要依靠产业簇群,形成集体智慧,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提高竞争力。

  国家也应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鼓励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海外上市。

  苦练内功加强企业经营和管理

  一个民营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确立正确的经营理念,科学决策、严格管理、广纳贤才,切实做到对国家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对企业员工负责。同时注重以下三点:一是要制定符合民营企业实际的发展目标规划,改变粗放式和家长式的管理模式,有条件的经营者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员工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创新机制。

  注重吸引人才、知识和资源,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为员工的成长、发挥作用提供空间和舞台,为企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二是要树立品牌意识,增强产品竞争力。事实表明,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企业拥有了知名的商标和实用的专利,才能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占领市场、提高企业声誉、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上下工夫,按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建设企业文化,努力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诚信经营,不仅体现在经营者之间要信守承诺,更要体现在自觉抵制制假售假、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对员工讲诚信,要体现在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与福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消费者讲诚信,要体现在提供质量放心的产品和服务;对社会讲诚信,要体现在切实尽到安全、环境和公益的责任。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各类协会、商会要按照鼓励、支持、引导的要求,积极参与民营企业社会服务,在提供法律事务、经营管理、融资信贷、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为企业服务的作用。协会、商会要指导中小企业规范行为,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科学管理的能力;要了解掌握并帮助解决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搭建政企沟通的桥梁,努力做好反映诉求的工作。

  近年来,中国个协注意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和职能作用,努力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把为会员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个体工商户普遍存在参加社保难的问题。不少个体户为参加社保,需要通过挂靠社会中介机构,支付代理费的形式来实现,额外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个协正在积极协调人社部等部门研究推进解决。同时,我们积极推动建立银企合作平台、劳动用工平台等机制,大力支持自主创业,扩大就业再就业渠道,积极推动三年百万大学生就业、大学生见习基地建设等工作,组织举办了融资洽谈会、招聘会等活动,努力地在对外贸易、融资贷款、人力资源等领域为会员企业提供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 自2012 年初至2013 年5 月, 全国2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个私协会共举办各类融资洽谈会4429 场,参加企业近50 万户,融资贷款额达3670 亿元,加上授信融资额总计5933亿元。

  民企体制转型的关键问题

  ——厉以宁 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民营企业当前需要转型。

  第一,民营企业体制转型最重要的前提是产权得到保护,这是最根本性的问题。产权要清晰,要界定清楚,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产权。

  第二,要重视发展方式转型。在市场竞争中只有最优没有次优,不是最优就会被边缘化甚至被淘汰。如何达到最优?只能依靠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第三,民营企业要重视营销方式的转型。市场是可以创造的,供给也能创造需求。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电动剃须刀面世初期,很多人担心使用它会把肉刮下来。为了打消人们的顾虑,生产厂家就组织人员给顾客当面演示,证明使用电动剃须刀不会伤到脸面,这样才逐渐把电动剃须刀推广开来。营销方式必须顺应自主创新的要求,自主创新产生的产品需要特定的、适合它的营销方式。

  当前有些企业比较悲观,认为现在流行网上购物,商场前景不妙。我认为不一定如此。这是人的消费心理决定的,买服装只在网上看图样不行,要到商场里摸一下、看一下、试一试,感受一下才能做决定。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对很多女性而言,逛商场是一种享受。另外一方认为商店有它的特殊性,不会被替代。我赞同后者的判断。

  第四,民营企业要重视管理体制的转型。家族式管理在企业成立之初积极作用明显,因为这些草根企业家往往是能人,具有超强的凝聚力。但是这个周期不会太长,一旦企业走向正规之后,就应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接班人问题。

  要记住一点,血缘关系不一定是接班的关系。你的子女可以有股权,但是不能成为公司将来的首领。因为他的才能是不够的,经验是不足的。可以锻炼和培养他,或者送到别人的企业去摸爬滚打干一阵子。对于家族式企业来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一辈的经验可能是财富,也可能是包袱,年轻一辈要善于去芜存菁,避免受经验之害。

  中国经济在“下行”中“上进”

  ——王忠明 中华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现在认为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走衰,中国经济社会在很多方面呈现积极上进的趋向:一是观念更新之“上进”。比如我们以前更多的是从粗放增长、追求速度中去寻求机遇,今天更多的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寻找机遇,机遇意识已经转换。

  二是简政放权之“上进”。坚定不移地简政放权,向简政放权要生产力,通过简政放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已经迈出关键的一步—凡是市场和企业能决定的,都交给市场和企业,这就是坚定的市场经济意识。

  三是深化改革之“上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意味着存款利率管制的放开为期不远,对小微企业暂免部分税收、让民间资本参与组建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等,这些利好消息都是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做出的。

  四是激活民间资本之“上进”。我们可以看到本届政府对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抱有空前的热情。今后五年、十年我们的民营企业将迎来又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我们的奇迹将会成群结队地在民营企业当中出现,像吉利并购沃尔沃这样的奇迹一定会层出不穷。

  五是回归理性之“上进”。从9%、8%的增长率降到现在的7.5% 左右,我们挤压出5000 亿元到10000 亿元的GDP.我们挤出的是什么GDP ?是“黑色”、“血色”、“水分”GDP,“三公消费”GDP.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健康,能源资源的消耗更低。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这是调结构、转方式最佳的时机。

  民间资本的机会和方向

  ——保育钧 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

 

 

  民间资本、民营企业要成为投资主体,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破难攻坚的能力。

  第一,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通过整合、联盟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核心竞争力。低成本扩张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民间资本即将进入的领域多数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高投入要求民营企业必须联合,组建股份制企业,至少要在项目上进行合作。高风险对企业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突破家族企业的管理束缚。

  第二,民营企业要在实体经济上下功夫。为什么大家不敢搞实体经济?因为实体经济赚钱非常困难,盈利很少。

  大家没有办法,只好赚快钱。如果离开实体经济纯粹搞资本运作是无本之作,民营企业家千万不要被资本运作所迷惑,要耐得住寂寞。

  第三,抓住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带来的新商机。工业资本如何与新农村、新型专业生产合作社结合,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这是民间资本一个重要的课题。工业资本下乡和专业生产合作社、供销社、农村信用社结合起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则大有希望。

  第四,充分利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政策机会。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把大量的事情交给社会去办,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以及残疾人服务七大领域已经向民间资本放开,未来政府将主要从民营企业回购这些服务。

  第五,发展金融服务行业。金融服务行业已向民间资本放开,除了兴办银行,民营企业还可以筹办金融消费公司。

  第六,商贸流通行业与互联网及信息产业结合将引领未来潮流。另外,节能环保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七,大有前景的养老产业和旅游产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旅游等基础服务业将是民营企业的广阔天地,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一定要把握社会需求和政策导向,顺势而为。

  不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就是一句空话

  ——朱善利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未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将给民营企业带来三个方面的挑战。

  首当其冲的是来自是体制的挑战。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林权改革之后,一些民营企业希望在林业资源密集的地方投资并建设一些配套设施,就地解决林产品的初加工。这些地方大多是荒山野岭,在种植一些比较名贵的树种后,为开展观光旅游提供了可能,这就需要建设一些旅游设施。但是这些企业都遇到了一些体制方面的障碍,导致企业无法在这些地方建设生产必需的设施,初加工就无法就地解决。另外,即使在这些地方建起了房屋,因为没有产权,也无法到银行贷款。这些体制问题非常不利于资本下乡。

  除此之外,还有人才问题。2008年,第二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的数据显示,在所有类型的科技工作者中,选择到党政机关的占19%,选择到高校的占17%,选择到科研院所的是11%,外资企业是9%,国有企业是5%,私营企业只占3%.在民营企业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平均工作时间是两到三年,有了经验就跳槽到国有企业或者是外资企业,这样的情况严重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

  除了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以外,民营企业更缺的是社会资本。民营企业是在体制之外诞生的,现在依旧在体制之外。但客观现实是资金、人才都在体制内,民营企业跟这些资源的关系不像国有企业那样密切,所以在社会资本的争夺上民营企业也处于劣势。如果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方面都不占优势,未来的发展就会有问题,尤其在经济转型的时候。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