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必须有长效机制
——访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3年第7期  [字号:  ]  

作者:石海娥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资料统计,2013届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创新高,达到699 万,比去年整整多出19 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更让大学生们“坐立不安”的是,未来五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都将保持在年均700 万左右的高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在短时间难以释放。

  如何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如何应对未来的人才供需矛盾?就此问题,本刊采访了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

  《光彩》:眼下正是大学生找工作的季节, 今年的就业形势似乎比往年更严峻。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熊丙奇:从2003 年起,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一直十分严峻,但教育部门、高校应对就业难的基本思路是“解决一年是一年”,把难题往来年推。如果不能从根本上遏制高校盲目扩招,改变分层次、分等级的不公平状况,未来大学生就业难将是“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99 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就业形势相对往年更为严峻。

  就今年的整体形势来看,部分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明显遇冷,不过这并不是什么新发现,而是近几年比较普遍的现象。这类专业的遇冷,重要原因是学校盲目扩招,我国高校近年来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扩招规模远大于理工专业,这是因为举办理工科专业需要实验设备、专任教师,成本相对较高,而举办人文社科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成本小、更容易。这种功利的办学思维,一方面使学校只注重规模,而忽视办学特色和质量;另一方面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由于这些专业招生、培养规模增长迅猛,而社会需求无法跟上,就业难是注定的。

  据媒体报道,2013 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传递出一个让人不太乐观的信号:2013 年在广东省求职的大学生预计超过65 万人,然而全省企业校园招聘计划总量和招聘岗位数比去年减少了10%,2013 年的就业形势甚至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的2008 年更加严峻,仅有30%的毕业生如今已完成签约。跟去年同期相比,签约率下降了近10%.《光彩》:导致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该如何化解?

  熊丙奇: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实际上有几派观点:一是“扩招派”,认为扩招导致就业难;二是“教育质量派”,认为大学生教育质量的下滑导致了就业难;三是“社会需求派”,认为社会需求少,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还有就是“学生观念派”,认为学生的就业观念老套,只盯着国企、外企或大型私企。

  我个人认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不能单纯归于以上任何一派,而应看作一个系统问题,教育、社会和经济都有责任。

  首先,我国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换言之,教育行政干预过多,导致了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出现整体性错位。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学科设置、招生规模并不是高校说了算,而是教育行政部门才有决定权。大学扩招,实际上是行政扩招,学校没有自主权。在行政命令下的招生、学科设计,既没有灵魂也没有个性,很难培养出有个性的人才。

  另外, 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在高校里划分三六九等,把大学分为“985”、“211”、一本、二本、三本,职业教育与那些名牌大学地位不一样,低人一等,这怎么能让整个社会都来重视职业教育?又怎么能达到公平就业的目的?因此,只有教育行政部门放权,让市场来调控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市场的问题,这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根本的办法。

  其次,在大扩招中,不少学校采取规模化办学路线,选择办学成本低、容易开办的专业作为扩大招生的突破口,造成一些专业设置泛滥,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严重失衡。比较典型的是一些人文、社科专业,高校的培养规模远远超过社会需求,学生在报考时就知道未来就业困难,可为了混一张文凭,却不得不选择报考这些院校、专业。

  再次,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未能形成良性循环。总体看来,我国大学生的比例还不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每10 万人中有8930 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大学生之所以就业难,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服务业占GDP 的比例不高( 统计显示,第一产业占10.1%,第二产业占46.8%,第三产业占43.1%)。而众所周知,服务业是吸收、容纳大学生最多的领域。由于服务业不发达,我国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时,总是出政策鼓励学生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去,到中小企业、基层、农村去,但效果并不好。

  而服务业发展既取决于国家的产业政策,又受制于大学生素质,特别是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高,他们将很难推动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也就难以提高服务业在GDP 中的比重,直接影响到为后来的大学生创造有效的社会需求。

  因此,要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必须着力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只有大学拥有办学自主权,才能形成本校的办学特色;也只有大学拥有办学自主权,才能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动,调节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此,我国《教育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但纲要颁布至今,相关的改革推进十分缓慢。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改革不能再拖延了。

  《光彩》:国家针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有哪些政策出台?您如何解读这些政策?

  熊丙奇:遗憾的是,在面对“最难就业年”

  时,政府部门和高校采取的措施与以往并无二致,基本上也是救急思维。比如说,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创造岗位。或有人说,远水解不了近渴,不采取救急措施让这批学生找到工作,又能如何呢?我认为,解决这批学生的就业当然很重要,这需要各级政府和学校落实国务院有关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意见,但要根本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必须有长效机制,只有推出治本的措施,就业难才可能得到缓解。

  《光彩》: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题,高校应做些什么?

  熊丙奇:从现实出发,除了社会提供更多有效需求之外,更应关注大众化教育背景中的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我着重谈一谈在大学生就业难题中,高校应起的作用。

  首先要明确各高校的人才定位。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紧密相关。一批本应从事精英教育的学校也快速扩大办学规模,导致教育资源被迅速稀释,因此难以再保证精英培养理念。而大批本应培养掌握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为获得更多生源,却打出精英教育的旗帜,这种不明确的定位导致学生的自我定位发生偏差,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也发生偏差,还使得各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趋同,严重缺乏个性。

  其次要确保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无法保证是大学生陷入就业困境的又一原因。为了能使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过去几年中,很多高校发展了一批容易发展的学科、专业,并大量招收学生,这既导致学科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也导致无法保障教育质量。拿法学专业来说,据有关资料统计,1992 年全国只有63 所大学设有法学院(系),而现在设置了法学院(系)或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已达620 多所,是1992 年的近10 倍。

  再次,要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成功就业之间的关系。很多高校把学生就业作为唯一导向,怎样能让学生找到工作岗位就怎样做,有的学校甚至在大三时就把学生全部放到社会用人单位去实习,完全忽略了大学生的培养标准。把就业率作为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只会加重高校的职业教育趋向以及追求就业率的短期功利行为。

  最后,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国内高校从新生开始进行职业生涯指导是最近几年才在少数地区少数学校开展的,且大多只是两三次集中的讲座,根本没有系统的、针对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指导,不少大学生直到毕业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

  有不少学生还把择业当作父母的事,并受社会劳动价值观念的影响,把择业范围集中在少数地区、行业和岗位,“面子就业”的行为更加重了就业竞争。

  不正确定位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导致人才培养的千篇一律;不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将降低大学生的整体质量;而不进行针对学生的个性化职业发展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困惑和焦虑将难以排解。所有这些,其实都与高校是否真正关注人才的培养,以人才培养为自身的核心功能,通过人才培养树立学校品牌密切相关。当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高校一家之事。不过,高校如果能在这些方面前进一步,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就可能会早一些破解。

  《光彩》:您如何看待高校狠抓考研率的现象?它和大学生就业难有联系吗?

  熊丙奇:高校狠抓考研率是当前就业形势和教育形势的一个必然。在今年的考研大军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因为逃避就业压力被“逼上梁山”的毕业生。2013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达到180 万,较2012 年的165.6 万增加了8.7%,其中江苏的增幅为7.3%.而各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却基本维持不变或小幅上调,考研竞争加剧。

  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没有根本转变,二本、三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可以用“非常艰难”来形容。此种形势倒逼二本、三本院校在狠抓就业率的同时也狠抓考研率,一些院校甚至沦为考研基地。还有一些高职院校把专升本作为办学目标,如此办学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吗?高校办学的方向本来是要提升学生能力和素养,办学要办出特色,这才是生存发展的长远之计。当办学围绕考研,教学资源服务于考研英语、政治和各专业科目时,何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个人素养,久而久之就成为类似中小学的应试教育。

  个人认为,考研是延迟就业难的典型做法,在最初几年确实可以起到一定效果,部分大学毕业生推迟两三年毕业找工作。可时间一久,这些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积累的问题就显现出来。

  这也是二本、三本院校决策者纠结的心病,因为这些院校技能培养不如高职院校,学校品牌效应、经费投入比不上一本或重点院校。是大面积转向助推学生考研,把学校办成超级考研培训机构?还是静下心来培养适合社会特定领域需要的有用之才,寻求特色办学之路?值得深思与考量。

  《光彩》:您对今年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有什么建议?

  熊丙奇:与其说我国有699 万大学毕业生毕业,不如说我国今年颁发出699 万张大学文凭。

  没有培养质量做保障的大学文凭,只是“文凭泡沫”。

  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一方面要慎重选择去向。我不赞成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的做法,因为很多政府项目最后起到的作用只是延后学生就业,学生往往再考公务员,或其他新的岗位,又重新回到就业体系中来。

  目前,我国政府和学校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就业,还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创造就业岗位,包括农村特岗教师计划、村官工程等等,而观察这些工程、计划,都缺乏长远的规划,一些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后并不被重视,没有人尽其用,他们完成三年服务期后,不少又开始重新择业。这样的基层服务既没有改变基层的环境,又没有解决就业难,以至于现在有学生已经对政府部门的号召不感兴趣了。

  另一方面,大学生一定要认识到,好工作并不是“找”出来的。有的学生求职不断碰壁,又继续以相同状态去寻找工作,不断希望能把好工作找出来。但实际上,好工作是不可能找出来的,是必须通过努力提高能力而获得的。

  要理性看待就业难题,时刻保持自己的兴趣、培养综合素质,不要盲目紧追热门。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