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萍:吆喝京味文化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6年第4期  [字号:  ]  

作者:■文/本刊记者 高淑英 图/王敬发
  穿过北京繁华的美术馆东街,向左拐进一条不起眼的小巷——蒋家胡同,再沿着这条狭长逼仄的胡同一直往里面走,若非刻意寻找,是很难发现右手边这个小门脸的:红漆的木门,大红的灯笼,除了正中的匾额上“刘宅食府”四个字昭示着这是家饭馆外,它更容易被人认为是北京一户普通的人家。
  但是,就是这户没占天时、不具地利的刘宅食府,却在深巷中创造了一年到头、一天到晚都顾客盈门的商业奇迹。
  刘宅食府生意好,老板娘杨玉萍功不可没。在这家饭馆里,杨玉萍是一道特殊的风景。
  “昨天忙到凌晨3点才睡觉。”杨玉萍一边招呼记者,一边和刚进门的顾客打招呼,还不失时机地指挥着服务员,“小娟,给刚进来的那桌客人沏壶茶。”“那张桌子的春卷要快一点。”说话掷地有声,做事忙而不乱,处处显出了一位商人的干练。
  “生意真是忙啊!”杨玉萍终于在记者对面坐定,聊起了她创办这家餐馆的历程。“现在是企业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机。3-5年是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一个坎儿,许多企业迈不过这道坎,而刘宅食府发展8年来,却一年比一年好……”当记者赞赏她经营有方时,杨玉萍若有所思后点点头,“在做生意方面,我确实有些天赋。”

四合院

  刘宅食府的生意能发展得如此快,得益于杨玉萍从一开始就选对了方向。
  准备开饭馆时,杨玉萍发现,东西南北菜,加上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的侵入,什么样的菜肴在北京都可以找到,但是在外来菜大行其道的同时,那些地地道道的北京菜却渐渐从人们视线里消失了。而且,在外面吃饭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吃到最后就不知道该吃什么了,走到哪里都是京酱肉丝、宫爆鸡丁,他们需要的是新鲜的感觉。
  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商机的同时,杨玉萍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母亲做得一手地道的老北京菜,作为一个懂事的孩子,她在为父母分忧的同时,也练就了一手好厨艺。
  于是,杨玉萍把自己的饭馆定位在“老北京”上。她把饭馆开到了自己家里——美术馆蒋家胡同里的一个小四合院,并按照老北京的模式进行了布置:影壁墙、鱼缸、石榴树、天棚一个不少,门窗、壁画、甚至服务员的着装也要有“老样子”,为了更加接近原貌,她还不断地搜集一些旧物件,如八仙桌、大条凳、旧书中描述的慈禧取暖用的大火炉等,都是她的得意之笔。
  顾客一进刘宅食府,抬眼看到的是一面有些年头的影壁墙,影壁墙前面的鱼缸里,几尾漂亮的金鱼欢快地游着。向左一拐进入院中,院子四围的房子仍旧是红木门、窗格子的厢房,现在成了一个个包间。院子中间有一棵石榴树,从树的周围蔓延开来的,是铺满整个头顶的仿真花,上面有个天棚遮掩着。院子里摆放着几张古色古香的八仙桌,桌子下是盛放衣物的柳条筐……
  老年人来怀念过去,年轻人来体验新鲜,还有一些外国朋友也慕名而来。虽然饭馆按规定是晚上10点打烊,但是从来都没能准时关门,顾客总是络绎不绝。“跑那么远来吃饭也不容易!”所以不管有多晚,杨玉萍从来不拒绝顾客,特别是那些来体验北京文化的外地客人。
  热情也是老北京的一个特色,为了让客人感受到这种热情,产生“家”的感觉,杨玉萍还对服务员进行了引导:你们家有亲戚吗,你去过亲戚家吗?当外地的亲戚来了,你该怎样迎接他们,怎样向他们介绍自己家中的珍藏?好了,把客人当作自己的亲戚,你是怎么对待亲戚朋友的就怎样对待顾客。所以在刘宅食府吃饭,你处处能感受到老北京待人的那种热乎劲儿。
  刘宅食府的生意越来越好,开始只有两间房子,后来杨玉萍把整个院子都盘了过来,全部做成了厢房。即便如此,还是盛不下不断增多的客人,甚至院外走道的两张长凳上,也经常坐满了排队等位的人。

私房菜

  “人叫人低头不语,货叫人不请自来。”杨玉萍心里非常清醒:顾客归根结底还是来吃饭的。不管环境有多美,若饭做得不好吃,也终是留不住顾客的。
  既然打出了“老北京”的招牌,那就要做到名至实归。但由于生活经历所限,杨玉萍只会做一部分北京菜,相比于北京丰富的食文化,她的菜肴还不能完全代表老北京菜的全貌。于是杨玉萍开始收集那些散落在民间的菜肴。
  那些来就餐的顾客都成了她的免费家教。有一次,一位顾客要点一道名字叫“笃鲜茄”的菜。杨玉萍闻所未闻,她连忙虚心向顾客请教。事情说来也巧,那位顾客恰好就会做这道菜,看杨玉萍心诚,就给她讲解了这道菜的要点……
  杨玉萍听得认真,还拿出本子做记录。后来,经过仔细研磨,她终于做出了这道“笃鲜茄”,然后将做好的菜送给一些老北京人去品尝,问地道不地道,能否再改进。
  除了收集老北京菜,杨玉萍还根据顾客的新需要来研发新菜肴。
  现在的人们都崇尚健康饮食,女士们是既想吃好又担心吃胖。杨玉萍就根据一些营养学的书籍,配置了“天女散花玫瑰茶”、“樱桃酒”等既可口又美容的新菜品,“这些菜只有在我这里才能吃到,别的地方都找不到。”
  “原生态烤虾”是杨玉萍从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云南映象”里发现的:既然杨丽萍能把云南那些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东西搬到舞台上,让人耳目一新,我为何不能把原汁原味的大虾搬到餐桌上,一改往常人们常见的烤、焙虾等口味呢?没有过多的作料,也不用很新潮的做法,“原生态烤虾”既刷新了人们的胃口,还使得丰富的营养不再流失。菜一推出,就受到顾客的欢迎。
  杨玉萍辛苦的结果,是创造出了花样繁多的“私房菜”,吸引来了更多的顾客。曾经有一位外国朋友拿着从网上下载的一张纸来到了这里,用日语惊奇地喊道:“就是这儿,就是这儿!”然后指着纸上的图片向老板比划:“我要点这道菜……”原来这位日本朋友在国内上网时发现有介绍中国美食的网页,其中刘宅食府的点击率最高,所拍成图片的菜肴看着仿佛就能闻到扑鼻的香气,所以心里就一直念念不忘。这次他到中国来,就专程来到了这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文化工程

  生意兴隆不是杨玉萍的终极目标,她要把刘宅食府开成一个百年老店,她要打造的是全方位的文化工程。
  由于场地限制,杨玉萍的厨房、仓库等都在这个四合院里,噪音相对来说比较大,有时候顾客说话都听不清楚。杨玉萍决定扩展场地,把隔壁一个100多平方米的院子盘过来,将噪音转移出去,在空出来的地方搭建一个戏台,将京剧、京韵大鼓、京东大鼓、琴书、单弦,还有吆喝声,都拿过来做成背景,“那时候就会好多了。顾客看到的是老北京的景,吃到的是老北京的菜,听到的也是老北京的曲儿。”
  杨玉萍还准备请一位大爷或者大妈坐在门口,招呼进门的客人:“闺女,来家里吃饭了!”
  杨玉萍还准备在外面找一个停车场——“客人远道而来也不容易,得尽量为他们提供方便”,让顾客乘坐老北京人力车从停车场来到饭馆。
  杨玉萍还准备……
  杨玉萍感觉自己的角色也起了变化,起初是为了生意更火爆,现在却是尽可能地展现老北京的原貌——作为一个老北京人,她有责任将京味文化传承下去,而作为载体的刘宅食府,其生意也会水涨船高。

编辑 何健(hej@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