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强烈推荐,到了布拉格一定要看日出,选一个制高点去感受千塔之城醒来时的震撼


布拉格的流光碎影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3年第1期  [字号:  ]  

  布拉格于我而言,是过于遥远又陌生的只言片语。莫扎特、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弗兰兹·卡夫卡、瓦茨拉夫·哈维尔、米兰·昆德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万城之母、欧洲之心;啤酒、好兵帅克、木偶剧、小鼹鼠;浪漫、神秘、波西米亚、布拉格之恋等等,这些名词断断续续串成了我对布拉格的初印象。带着这些拼图般的片段,我真实地降落在这座浪漫千年的老城,去寻找那些让人怦然心动的画面。

  早晨六点:浪漫如诗里的风景

  在空中经过上万里的飞行后,傍晚时分我们降落至捷克的首都布拉格。从机场出发不到半小时的车程,我们就来到了位于布拉格老城的pelléova 街道的住处,这里离城堡区不远,是一条僻静的街巷。我们到达时刚好赶上布拉格的下班高峰期,本该繁忙、躁动的街道,缓慢的有些不真实。穿梭其中,色彩分明的街边建筑、认真擦拭玻璃杯的咖啡厅侍者、推着婴儿车耐心等待绿灯的母亲以及斑驳的方砖、温暖的阳光里都是平淡的节奏。

  有不少人强烈推荐,到了布拉格一定要看日出,选一个制高点去感受千塔之城醒来时的震撼。可在我看来,天刚吐出一丝白光,人们未起的时刻是细细品味老城的最佳时刻。我们一般5 点左右就出门,离住宿的地方不远有一个山顶花园,在那里能俯瞰整个布拉格,错落的朱红色房顶和象牙黄色墙壁像是童话里的古堡。在捷克人们把伏尔塔瓦河看做母亲河,它把整个布拉格分成了两部分,一侧是老城和新城(其实新城并不新),布满鳞次栉比的街道和房屋,一侧是起伏的山丘,绿树郁郁葱葱,对比鲜明,河上有韵律地点缀着17座桥梁。

  翻过山顶花园便到了捷克最古老的查理大桥,它始建于12 世纪,约有500 多米长,宽不到10 米,以防御和守卫为目的的哥特式门楼耸立在桥的两端,大桥两侧共有30 座雕像,几乎都是来自圣经里的人物题材,其中一尊圣约翰雕像底座上的两个金属浮雕已经被无数游客摸得闪闪发亮,据说这样可以向圣人许个心愿。这个时间,没有游客,只有零星的晨练者、勤奋的摄影师、还有桥下小舟里的独钓老人。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求婚的场面,没有鲜花、真诚又羞涩的男人手摸象征忠贞的浅浮雕单膝跪地,幸福的女孩喜极而泣,我们鼓掌,他们便报以微笑相拥低语。“布拉格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地方”看来不是纸上谈兵,他们确实是这清晨最有生机的风景。

  在布拉格,当地人很友好也很礼貌,尤其是在人少的清晨,当与人迎面相遇四目相对时,他们总是点头微笑或轻轻问候一句Dobry den(捷克语,意为“您好”)。我们在一条街巷拍照的时候,一辆清洁车从前面经过,站在车后的小伙子突然举起手打招呼,随即一声“ 您好”充满了快乐。随着太阳的升起,老城飘出的第一道咖啡香也在提醒着你,时间不早了,该去天文钟“集合”了。

  上午九点:热闹如流动的历史

  如果说布拉格新的一天是以太阳升起为标志的话,那恐怕只是客观意义上的大自然的时间。真正的布拉格,是被早晨9 点整天文钟上的第一声小号唤醒的。在老城广场,所有的商店几乎都在10 点开门,在这之前,游人和上班族也开始陆陆续续出门,街边、桥上的街头表演者、画匠、手工艺者等也开始增多,老城渐渐热闹起来。

  而天文钟自身,也是人们热爱布拉格的重要理由之一。每当快到整点,老城广场市政厅南面并不宽敞的街道前都会聚集起游客,正午到达顶峰。整点一到,在时钟上骷髅的右手持续摇动的铃声中,钟上方两侧的窗口缓慢打开,耶稣的12 门徒分别从两扇门内自左向右走过,并在经过窗口时将正面朝向窗外,当最后一位门徒走完后,在一声鸡鸣中关闭窗门,继而骷髅左手平举着沙漏然后响起报时的钟声。

  钟声落,身穿红衣的小号手在钟楼最高处面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吹响音乐。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它也是驻足校对手表的最准确的时间标准。布拉格的这座天文钟也被称为“布拉格占星时钟”,是一座中世纪天文钟,由“ 天文表盘”、“耶酥和十二信徒”以及“日历钟盘” 3个主要部分构成。其中最古老的机械钟和天文日晷的制作时期可以追溯到1410年。根据当年的地球中心说原理设计,上面的钟一年绕一周,下面的一天绕行一圈,星盘上的钟面是天文历时,其作用是指示一天的工作。

  布拉格是座会讲故事的城市,它如同一座活的“建筑博物馆”,从简朴到繁复,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每一幢建筑都是老城历史最好的讲述者。老城广场融合了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建于1135 年的提恩教堂是老城广场上最醒目的建筑物,也可以说是布拉格的地标,两座高耸的哥特式双塔建筑远远看上去酷似电影《哈利? 波特》里的场景,顶端还装饰着纯金圆棒,而前面是拥有着文艺复兴风格的提恩学校。广场的西北侧还坐落着一座于上世纪18 世纪重建的巴洛克建筑——圣尼古拉教堂,白色墙面与青铜色尖顶的教堂在12世纪到14世纪提恩教堂完成前,是老城主要的教会聚会场地。

  说到教堂,就不能不说到坐落在伏尔塔瓦河另一侧城堡区的圣维特大教堂,居高临下的它就像即将要触及天空的王者俯视着整个布拉格。圣维特大教堂的前身原本是一座始建于925 年的罗马式的圆形建筑,1344 年查理四世下令在原教堂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哥特式教堂,经过长达7 个世纪的重建终于于20世纪初建成如今的圣维特大教堂。尖塔、飞浮雕、四座突出的拱门与圣坛拱顶无疑都是典型的哥特式风格。不过因为建筑年代过久,期间也融合了巴洛克、文艺复兴等风格。

  在布拉格,所有的建筑至今都保存完好,固然与没有受到二战的战火破坏有关,但也与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市民的热情参与有关。正因如此,它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整座城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

  布拉格也是座会经营自己的城市,它总是能恰如其分地将布拉格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与实用结合得天衣无缝,当然,这也是记忆与传播最好的方式。

  那些身穿彩色麻布衣服、表情怪异逗趣的提线木偶、以好兵帅克为原型的主题餐厅、黄金小巷里卡夫卡曾经住过的22号如今专门售卖与他相关纪念品的商店,这些最具特色的形象让老城变得十分可爱。

  晚上八点:香溢全城的美味童话

  入夜的布拉格摇身一变成为童话故事里的模样,灯光与城堡将人引入不真实的幻境——蕾丝窗帘后弥蒙的灯光闪烁;旧式马车载着好奇的游客穿梭在广场,马蹄踏着石板发出清脆的响声;伏尔塔瓦河上的游船忽明忽暗;夜晚的微风夹杂着咖啡的香气……

  布拉格上班族一般6 点下班,下班后他们总是约上三两好友寻一家餐厅,即使不吃饭,来杯当地有名的皮尔森啤酒也可以聊上半天。

  因为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布拉格的饮食也混合着周边国家的特色,无论店铺规模大小,招牌美食总以烤肉类为主。我们有幸在当地人的推荐下,寻觅到一家经营传统捷克美食的小餐厅。

  早已觊觎美食很久的我们点了烤猪肘、烤蔬菜肉串和捷克饺子。正所谓入乡随俗,邻桌热情的小伙子告诉我们,在这里品尝主菜之前要先喝汤,等全桌人都喝完服务生把汤碗撤下后才继续上主菜,任何一个人没喝完,同桌人都无法享用主菜。汤全部消灭后服务员用一个特制的托盘端出用铁钎串着的大块烤猪肘,棕黄色的外皮焦香酥脆,配上特质的酸菜和酱料,足足的分量使得我们几个人都没有把它解决掉。捷克的饺子也出乎意料,它是用面做的一种饼状的食物,嚼起来很有弹性。餐厅所处的地段不繁华,也没有值得炫耀的噱头以招揽生意,只是靠食物的香气把人们汇聚于此,淡黄色的灯光下弥漫着轻松独立的气氛,古朴的木质装饰与热情幽默的招待,和友人随意聊些什么,和恋人侬侬细语几句,布拉格的生活就是这样。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