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喜与忧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6年第4期  [字号:  ]  

作者:■樊艳兵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最近发表文章《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1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
  该文看上去是美国一名普通家庭主妇的生活随感,但既然是发表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上,而《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又是美国响当当的主流媒体之一,因而能很大程度地反映出美国人的普遍心态。管中窥豹,我们不妨来仔细品味一下此文,看一看美国人到底对“中国制造”有怎样的“爱恨情仇”。
  主妇对“中国制造”的抵制发轫于2004年的圣诞节,主妇把所有的礼物分成了两大类——中国制造的和非中国制造的。统计结果是:中国制造产品25件,非中国制造产品14件。这个结果使主妇怒不可遏:“够了!圣诞节已经成了中国人制造的节日。”于是萌生了“把‘中国’关在门外”的想法。
  经过略施小计和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其他家人被争取过来,全家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启动”为期1年的抵制中国产品的活动。然而,接下来的种种经历让主妇吃尽了苦头。
  无论是儿子的网球鞋,还是小女儿的童鞋,也无论是意大利进口的,还是得克萨斯“土著”的,一个价,60美元一双,是“中国制造”的6倍。一些小事上更是麻烦不断,为给生日蛋糕买蜡烛,主妇开车去了6家杂货店都没有买到“非中国制造”;搅拌器和电视机坏了,也带来了小小的危机;捕鼠器不得不用旧式的,因为新式的都是中国制造的。更让主妇难以应付的是,4岁的儿子发起了坚决的“反抵制”行动,其理由是“我们都多久不用中国的东西了”。结果儿子大获全胜,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中国生产的南瓜玩具。
  好在主妇有“先见之明”,当初抵制期限只定1年,随着2005年12月31日的临近,主妇即将结束“炼狱”般的生活,并感言:“没有中国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会越来越麻烦,而且代价会越来越大。以后10年我可能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
  我不知道美国是否真有这么一位家庭主妇,还是《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出于某种动机的杜撰,但美国大多数人和这位主妇持有相同或近似的观点,却是不容争论的,对于“中国制造”,他们既爱又恨,欲罢不能。爱的原因是“价格最终总是战胜我们的价值观”,恨的动机是“我们要把就业机会还给俄亥俄州或者佐治亚州的某家公司”。
  “中国制造”在美国能有如此的生命力,笔者的第一感觉是欣喜:曾几何时,别说“中国制造”能在境外有这么重要的地位,就是境内最普通的日常用品也是“洋”字当头。但欣喜之余,更多的是思考。
  思考一:“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有一个前置条件——不用替代品,换言之,用了替代品,就不会一团糟,而不用替代品的原因是“价格最终总是战胜我们的价值观”——价格优势。可见,美国人挥之不去的“中国情节”是廉价。这对于我们实在难说是一件好事,廉价的背后是劳动力的低成本、技术的低含量和自主品牌的低附加值。“中国制造”因为这个原因留在美国市场,虽是美国人之幸,却是“中国制造”的悲哀。
  思考二:美国人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会一团糟,中国人没有美国产品又会怎样呢?如果我们没有微软的操作系统、英特尔的芯片、波音的飞机……我们有没有“土著”的替代品呢?据商务部一份资料显示,我国石化装备的80%、数控机床和先进纺织设备的70%依赖进口,彩电手机的关键技术50%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我国外贸总额已经居世界第3位,但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产品只占外贸总额的2%.虽然我们可以“用裤子换飞机”,但这些裤子又会给美国人带来怎样的视觉冲击呢?
  总之,美国人发出“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的感叹,对于“中国制造”来说是利好,但我们作为“中国制造”的主人却应保持足够的清醒和冷静。长期以来,中国向美国出口商品,满足了美国市场的需要,节省了美国民众的开支。摩根斯坦利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中国质优价廉的商品使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仅2004年就省了1000亿美元。仅童装一项,美国年轻的父母因购买中国的商品就节省了4亿美元。然而美国人非但不感恩戴德,反倒动辄要“把‘中国’关在门外”,大到政府的反倾销调查,小到家庭主妇的尝试性抵制,其背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核心技术掌控的不对称。有鉴于此,我们更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以技术优势而非价格优势占领国际市场,让美国人对“中国制造”不是欲罢不能,而是爱不释手。

编辑 何健(shy@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