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天龙屯堡,女人们身穿蓝袍大褂,脚踩翘头花鞋,男人们跳社戏……这不是穿越小说和电视剧的场景,而是当地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穿越六百年感受明朝那些事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2年第11期  [字号:  ]  

作者:冯晓霞

  “屯堡里住的人不管是语音、服饰、民居建筑还是娱乐方式都依然沿袭着600 年前明代的文化习俗,到那里就跟穿越时空回到了明代差不多。”听当地朋友介绍后,我们更加坚定前往贵州安顺天龙屯堡的脚步。

  一路山路颠簸,当车在天龙屯堡缓缓停止,一脚刚踏出车门时,几位妇人从身边飘过,瞬间我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用力眨了下眼睛,发现这里的女人几乎全都穿着宝蓝色的大袖长袍,外围一条深蓝色的围腰,腰间系一条黑色腰带。走过高大的石头寨门,沿着石板小路,我们首先来到一座名为“驿茶”的亭子中,两位热情的中年妇女正在用大大的砂壶煮着茶水,一股淳厚的茶香迎面扑来。这里用茶水来欢迎每一位来到屯堡的客人,我们接过妇人递上来的茶,一饮而尽,久违的自然香气长久停留在口腔中。

  饮完一杯茶后,美丽的屯堡姑娘开始为我们讲述他们的祖先为何从富饶的江浙迁移到这巍巍大山之中。公元1381年,明代皇帝朱元璋派30 万大军前往云贵,平定内乱,然而军事镇压并未彻底制伏西南叛军,反叛之火不时重燃,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纳大臣意见,以征剿与安抚相结合的策略,推行屯田制度,屯军每人领种18 亩田地,使屯军和家属就地立寨安居,从而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屯堡。据说在这支队伍中,有4 位南京籍的官兵张、陈、沈、郑,他们情同手足,盟誓结为异姓兄弟,并一起择地聚居,天龙屯堡在战乱中就此形成。自此,六百年的文化,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沧桑,六百年的江南风情在这里被定格。

  民居,石建筑的绝唱

 

走在贵州天龙屯堡的巷子中,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明朝

 

  走进天龙屯堡,沿着穿村而过的小河一路前行,道路两边时不时会出现一条小路通向屯堡深处,把家家户户串联起来,在这里仿佛又找到了江南小桥流水的韵味。这里的建筑风格虽然保留了江南特色,但建于战乱中的屯堡必须要有防御功能。所以这里的房屋石墙高大、厚实,带有可以望四周的碉楼,并且窗户里大外小,里面可清楚地看见外面,外边却看不见里面。在每条巷子的两端都有圆形的门,这样每条街巷既能单独防御又可联合作战。

  顺着石板路,来到一个名叫“九道坎” 的窄巷,窄窄的石板路仅够两人擦肩而过。每一间古屋的墙壁都是用巨大的方石修砌而成,错落有致,敦厚而结实。从高处向下放眼望去,更是白白的一大片,一块块厚薄均匀、大小相近的石片稳稳当当地盖在房上。不小心误入当地一家居民的家,这个石头建成的全封闭四合院,分为朝门、正房、厢房,朝门成雄伟大“八”字形,两边巨石勾垒,支撑着精雕的门头,门头上雕有垂花柱或面具等装饰品。正房高大雄伟,在木制的窗棂和门簪上雕刻着许多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厢房紧依正房两边而建,前面为倒座,形成四合,中间为天井,天井是用一尺厚的石头拼成,四周有雕刻着类似“古老钱”的水漏。房间内的装饰都与石头有关,地面、墙壁、房柱、橼子、窗框门框、桌子板凳等都是石头制作。

  走到街的尽头你会发现一座美丽的学堂,这里是整个屯堡我最喜欢的地方。

  这个清末武举陈日瞻于1907 年创办的天龙学堂,在2007 年被改造成当地的石头博物馆,但昔日书院式建筑原貌依旧。

  从石牌门进入,校内古木参天,主楼、教学楼、图书楼、宿舍楼及伙房等被完好保存,主楼为恢宏的礼堂建筑,高大雄伟,石墙体,屋面盖瓦。教学楼分为两幢,全是石墙体、木架结构,为扩大采光,窗户都为大圆拱形。图书楼最为壮观,为多棱形,石墙体,屋面瓦盖,犹似美丽的古堡。从学堂走出,不得不感叹屯堡人将石头建筑发挥到极致。

  游荡在这个石头的世界里,抚摸着这些石头建筑,它们仿佛在述说600 年前在这里发生的关于金戈铁马的故事。

  与这些被石头凝固的历史画卷相比,身边的屯堡妇女会直接把你拉入大明王朝的真实生活中。

  装扮,明代的活历史

 

沿街到处能见到卖银饰的商铺

 

  “大家可以叫我娘娘或小娘娘”。刚进入屯堡,为我们做向导的小姑娘这样介绍自己。来到屯堡必须对女人的称呼改口,小姑娘叫“小娘娘”,媳妇叫“大娘娘”,如果无法判定是否已婚,请千万不要乱叫,可以统称“娘娘”。

  走在屯堡的街头,一个个包着白色头帕、系着围裙、穿着蓝色或白色宽袖对襟长衣的妇女在行走、说笑、劳作……

  这些画面让人的心绪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逐渐迷失,陷入穿越时空的错觉中。

  据当地居民介绍,这里男人的服饰经过时代更替已经和外界一样了,但妇女服装却从来没有被改良过,是最纯正的明代凤阳汉装,也是朱元璋老家汉族妇女的正统装束。很多当代的汉族女孩也许根本无法将这些服饰与汉族联系在一起,刚开始我也不自觉将它与少数名族的服饰化为等号。

  走在大街上,这里的年轻姑娘也有开始追求时尚的,打扮与我们相似,但已婚妇女基本还是明朝传统服装的样式。她们身穿布制的长袍,袖子尤其宽大,被称作“大袖子”。领子和袍袖边沿均镶有彩色丝线绣成的花边,腰系真丝黑色宽带,前有围腰。最显著的特点是服饰的用色,宝蓝色是基本色,兼有深绿色、紫色、青色、粉色和白色等,但决不用红色和黄色。

  如果说从服饰上无法判定“小娘娘”与“大娘娘”的话,那么只需要看看发型就可以了。这里的未婚少女都梳一条长辫子,而已婚的女人头顶是不能有刘海的。结婚当天,姑娘要把头顶的头发全部拔掉,寓意从此以后脱离苦海。婚后妇女要修面修眉,把头发拢起,在后脑打成髻,在髻上插上银或玉制成的梅花管簪,额头上扎上白布带和黑布带,这两种颜色是有讲究的,不能乱戴。头上罩白色头帕的大娘娘说明她的家里还有婆婆,现在还是儿媳妇的身份。如果头上罩的是黑色的头帕,则说明她已经身为婆婆,是家中年长的妇女了。另外妇女装束中往往还配有耳附坠、手镯、戒指、手笼、长圆裙等。

 

天龙屯堡的妇女用茶水欢迎来这里的朋友

 


  除了服饰和发型之外,屯堡妇女的绣花翘翘鞋也绝对独一无二。屯堡的女人们为了行军和劳作的需要一律不裹足,当年男人们在外打仗,女人们留守家园,为防止外人欺侮,女人们的鞋头被做成翘起的样子,中间藏有小刀,危急时刻这玲珑的翘翘鞋就变成了防身的利器。如今的翘翘鞋已不再内藏刀片,但翘翘的式样被保存了下来。在屯堡的街头随处都能见到一些老娘娘悠闲地坐在小河边,三三两两的一边纳着翘翘鞋,一边说说笑笑聊着天。为了真实体验梦回明朝的感觉,我决定从街边买一双翘翘鞋换上。

  地戏,戏剧的活化石

  穿着翘翘鞋一路小跑来到位于巷子深处的“戏院”,本以为登上过国际舞台的屯堡地戏会非常豪华,到了才发现这里根本没有专门的舞台。这个不到100平方米的小院子里,整齐地摆放着一些长凳,最前方的两个角落有一些道具,石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脸子”(木雕面具),距离表演正式开始还有十分钟,院子里还很冷清,我有些失望,想要离开,同行的朋友说如果没看“地戏”等于没到过屯堡,我决定静下心来欣赏这场“大戏”。从广播中得知,地戏本来就不需要专门的舞台,在一块平地就可以演出。地戏也称跳神,相传地戏源于明代的军傩,作用是鼓舞士气,由南下大军带入贵州,随着时光的流逝,也就逐渐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戏。地戏的剧情大多简单,多数为古代至明初的民间故事与传说,但所反映的内容却都是与精忠报国有关,不谈风花雪月,更不说才子佳人。

  随着演出正式开始,院子里开始陆续被人群占满。激扬的锣鼓声在院子里响起,演员们正式出场,无一例外地全部戴着“脸子”。地戏“脸子”的戴法与别的戏大不同,演员们先用青纱长统套头将头包住,然后将“脸子”带在额头之上。地戏面具赋色与京剧有相似之处,一般粉面表示少年英俊,红面表示忠勇刚正,黑面表示威武勇猛,白面黑纹表示奸诈,黄面表示英勇无畏。道具有刀、枪、扇、帕等,最初因在军队演出,也有些类似现代军队进行军事演习之意,故使用的道具皆为真刀真枪,后来逐渐因其表演功能而演变为木制的刀和枪。

  当天演出的剧目是《杨家将》,演员们额上戴以简炼夸张的“脸子”,身着长衫,背插小旗,腰系战裙,手持木制短刀长枪,主角穆桂英和杨宗保“脸子”上都插有两根野鸡毛。他们唱着原弋阳腔,仅借一锣一鼓的击奏,在一人启口,众人接腔的伴唱下,以人物上下更换时空变换,在扬、开、合的撕杀,挡、架、翻、窜的格斗中虚实结合,形神兼备,产生穆、杨交战景象。虽然整场表演下来,我没听懂几句,但精致华美的“脸子”,繁华鲜艳的戏服,简单激越的打斗,高亢悠长的唱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介绍,以前想看地戏演出只能在农历正月和七月,现在随着旅游的开发,每天都会有地戏表演。

  在天龙屯堡,我真实体验了一回明代人的生活,离开许久后,思绪依然会时不时飘到那里。想要体验穿越的奇妙,想要回到大明王朝,到天龙屯堡走一趟一定不会失望。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