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如何夹缝中求发展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2年第8期  [字号:  ]  

作者:魏建华

  上世纪 80 年代,北京中关村有一大批科学院以及研究院的知识分子开始下海,我们是中关村第二批下海的知识分子。当时大家对个体户有两个认知 :一是个体户都是从大牢里放出来的人 ;二是智商和挣钱成反比,挣钱多的都是没文化的人,很多人看不起个体户。我生孩子填写工作单位时就没敢填企业的名字,因为觉得很丢人,怕会被看不起。

  我们下海时,只有借来的一万元钱。我们选择了熟悉的洗涤剂行业,但资金成了难题。想到样品不花钱,我们就采用打电话和写信的方式向一些原料厂要来免费的样品,利用这些样品开发自己的产品。

魏建华总结出做好企业的4个要点

  我们用两个去掉塞子的色拉油桶,以大量的水兑了少量的有效物做出了第一批产品。当时洗涤剂和洗洁精正热卖,但只能刷碗,不能用来清洁当时刚推出的抽油烟机,我们利用多加碱和去油原料的方法,推出了清洗抽油烟机的油烟净。因为油烟净腐蚀性强不能直接用手触摸,我们就将其灌进瓶子里,然后加上泵头,直接喷出去,这就是现在广泛使用的喷嘴。

  就这样做了小小的改变,又设计了漂亮的包装,产品销量很好。500毫升的油烟净可以卖到20多元一瓶,而普通的洗涤剂只能卖到2元钱。原料成本只增加了一点点,利润却高了很多。

  当时都不敢让人看我们的厂房,因为太简陋了,但大家都认为我们是专业的,因为我们率先推出了油烟净,弥补了市场空白。

  后来我们想做洗衣粉,但需要专门的设备,还要消耗很多能源,我们没有这样的条件,怎么办?我们就在大缸里做,然后用木棍搅匀,装在瓶子里做成洗衣液,并将“溶解性好”这一特色作为卖点宣传。当时2000克的洗衣粉卖几元钱,同样分量的洗衣液则能卖几十元,但成本相差不多。

  这就是夹缝。企业要善于发现大企业还没想到或想到了还没做的事,我们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我们不断研究当时国外洗涤行业的现状,因为我们相信国外的现状就是我们的未来。比如,我们分析后认为中国迟早要限磷,小企业如果不提前准备很难生存下去。于是我们一开始就推出了无磷产品。江苏无锡发布限磷令后,当地含磷的洗涤剂全都下架了,只有我们的产品销得很好。所以,只要用心,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

  今天,绿伞在北京、上海、大连、新疆等地都建立了生产基地和分支机构,销售网络遍及全国除西藏外的所有地区,公司也从精细化工领域转入生物化工领域,还有一个集生物饲料、生物肥料、食用菌和棉花秸秆综合利用为一体的企业正在新疆筹建。

  20 年的经营,绿伞付出了很多代价,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四点:只做熟悉的 ;重视内部管理 ;必要的“包装”以及重视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上一页12下一页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