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秀永远只是宣传企业的辅助手段,专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专注于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才是CEO 的核心任务


明星CEO 的“光环”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2年第5期  [字号:  ]  

作者:袁学伦

  中国众多的CEO,早已不是我们记忆中那般只围着生产基地、员工大会和谈判桌打转了,高峰论坛、慈善夜宴、电视晚会、颁奖典礼、高尔夫球场甚至珠峰之巅,处处都闪动着他们的身影。在聚光灯前做作秀,时不时发表一些妙语睿句,展示自己超凡的个人魅力和名利双收的精英形象,CEO 们就这样比明星更高频率地在媒体与公众场合频频曝光,他们的言行举止乃至衣着打扮也如明星一般被大众评头论足。

  大气沉稳的张瑞敏,高瞻远瞩的柳传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任志强,生命在高处的王石,深藏不露的任正非……中国企业界已经宛如一个大的秀场,你方秀罢我登场;中国CEO 阶层的明星化,已经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CEO 通过树立个人品牌,使自己成为企业的象征和品牌的标志性符号,以个人的魅力为企业涂抹上人格化的色彩。诚然,明星化的CEO 能吸引众人的注意力,使企业处于舆论的聚光区,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遇,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但我们不能不看到,CEO 明星化趋势下潜伏着众多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埋下了一颗颗暗雷。

  明星CEO 的个人形象被塑造为企业品牌的标志符号,外界自然就将企业与CEO 等同看待。于是,企业发展容易被迫捆绑到CEO 个人前进的“船板”上,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大大加剧了企业正常运转的风险。

  明星化会让CEO 过分关注个人与企业外在形象的包装,忽视了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上的塑造。同时,还容易让CEO迷失于自我的光环,日渐骄傲自大,听不进不同的声音。这二者交织下出台的企业决策,自然难逃浮躁化的厄运。

  当CEO被塑造成明星级的公众人物,强势管理、大权独揽都会成为现实,由此引发的权力腐败也可能悄然滋生,逐渐侵蚀企业健康的肌体。对于监督机制本来就薄弱的中国企业而言,这一问题更是难于应对的。

  公司因为明星CEO 而“罩上”了一圈光环,但是光环“罩”上容易,“褪”

  去难,尤其是在企业交接班时。首先,部分明星CEO 陶醉于光环之中,拥有鲜明而强硬的个性,难于主动将企业经营权放手给他人。其次,过往种种明星般的作秀,使得CEO 个人形象几乎成为企业形象的代名词,即使他们愿意主动退位,新任CEO 如何继续维持外界对企业的认同也成为一个难题。更为关键的是,CEO 对各种作秀、曝光率的过分追求,引发的是作秀文化、眼球文化等着眼于短期效应的文化类型在企业大肆盛行,使得追求可持续发展、追求社会责任感的主流商业文化无处容身。即使企业赢得了一些短期利益,但从长远来看,企业文化的庸俗化实质上是在降低企业的商业形象,阻碍企业走向卓越。

  社会角色是与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相联系的,CEO 明星化的过程其实是CEO 社会角色扩展与内涵扩张的过程。

  在传统的CEO 期望值上,管理能力、战略规划水平、思想与理论层次等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但是到了今天——企业内外环境越来越紧密融合的时代,CEO 们不但要卖产品、做管理,企业形象塑造与社会认同也成为艰巨的任务。

  因此,在适当的时机,CEO需要适当做秀,引导舆论手段来为塑造企业形象服务。

  但是,作秀永远只是宣传企业形象、寻求社会认同的辅助手段,不能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主导力量。专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专注于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才是CEO 的核心任务。

  正如管理专家吉姆。科林斯所归纳的那样,卓越企业CEO 共通的特质,就是“谦逊的个性与专业间坚持的意志力”,“他们像耕田马,而非表演马”。

  一味追求短期利益的频繁作秀,只会损害企业根基。对于作秀方式的选择,CEO 应坚持一个原则——有助于企业长远利益的提升,像深藏不露的任正非,不时会向外界抛出饱含感情、思辩和教益的美文,这同样可理解为一种作秀,却对外吸引了公众对企业的关注,对内教育了员工,有助于企业长远发展。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