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野儿子”说法带有情绪化色彩,但也从侧面说明民企发展,确实到了极度艰难时期


民企是国家的“野儿子”?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2年第4期  [字号:  ]  

作者:倪金节

  3 月14 日,温家宝总理举行记者会时,谈及民营企业的日子不好过,工信部正在加紧制定新36 条的实施细则。

  确实,眼下的中国民营企业正处于夹缝中寻求生存的尴尬境地。

  近日,一位民营企业家人大代表在江苏代表团的讨论中称,“央企是国家亲儿子,我们是野儿子”,历陈当下民营企业所遭遇到的诸多不公正待遇。虽然“野儿子”说法带有情绪化色彩,但也从侧面说明民企发展,确实到了极度艰难时期。实业投资环境不佳正在倒逼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转向投机,赚取资产泡沫的“快钱”。

  央企和国企能有今天光鲜的表面,确实是建立在巨额财政补贴、低融资成本、行政垄断和资源倾斜之上的。尤其是2008 年之后,国进民退浪潮激情复燃这一大的产业环境,让这些年央企和国企的日子出奇的好过。若刨除政策红利,只怕央企和国企不可能取得今日的成绩。

  而民企饱受各种危机的袭扰,其中最显著的是融资渠道狭窄和准入门槛过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以中小企业为代表,正在普遍遭遇融资困境,不少企业被高利贷市场所绑架,他们无法像央企国企那样,轻易地得到银行资金的支持。一直以来,民营企业纵使能够获得一定的融资支持,但所需要支付的融资成本,也要远远高于央企和国企。这就使得很多民企资金链只要稍微紧张,就很容易出现系统性的危机。

  虽然2005 年和2010 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加快民营资本发展的新旧36条,但是至今执行力度仍然不够,导致国有资本依旧在狂飙突进,民间资本出路却越来越狭窄。中国民企之所以长期竞争力薄弱,未出现能够与第二大经济体相匹配的大公司,其关键还是在于大量的产业和市场都掌握在国有资本手中,稍微利润高一点的行业,民企都没法市场准入。新36 条尽管提出了允许民营企业进入金融、电信、基础设施等领域,但是至今未看到更为细化的实施细则和现实案例。

  基于此,“野儿子”的说法有其合理成分。要平抑这种情绪,就必须设法给予民企和央企近乎平等的社会经济地位。

  本来,早在13 年前,“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就已经写进了宪法,中国企业理应平起平坐,而不应该有过于明显的亲疏之分。一直拘泥于体制纠缠,身份界限,不平等地对待民企,不仅无益于形成良性的竞争体系,激活社会资本潜力,而且严重阻碍实体经济的振兴,会让民间资本不得已以热钱形式存在,做大资产泡沫。

  改革开放以来,民企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对GDP 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六成,申请了大量的发明专利,更是解决就业的主力军。没有民企的繁荣,失业问题只怕会更加的严重。

  当此之际,切不可继续挫伤民企积极性,过度与民企争利。

  从经济转型大计而言,没有民营企业带来的实业繁荣,进而实现藏富于民,就不可能真正启动内需。告别依赖信贷和泡沫支撑的恶性增长路径,就应该从给予民营企业相对公平的地位开始。现实选择就是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化解融资难题,更要处理好国有资本和民间资金的“进退”问题,大部分有利润的行业都必须让民资能以公平的机会进入。唯有如此,“野儿子”情绪才能真正平息。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