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诸神》全方位描述了印度的发展成就,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了这个国家存在的尖锐问题,其中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


从印度崛起中发现不同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2年第3期  [字号:  ]  

作者:温桂胜

  作者:[英]爱德华·卢斯
  译者:张淑芬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1.1

  同样作为金砖国家,印度的发展与崛起经历了与中国截然不同的道路。在审视印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候,《不顾诸神》这本书或许可以作为一块“敲门砖”。它从甘地、尼赫鲁、辛格这三位领导人给印度留下的烙印作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让我们对印度的历史和现状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作者爱德华。卢斯是英国《金融时报》的记者和评论家,他在印度生活、游历了5 年,最终完成了这部对当代印度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报告。其中很多观点和历史性的解释让人耳目一新。

  其一,印度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原因是甘地的民族主义情结和印度人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但是,这种状况正在改变,大量人口流入城市贫民窟。

  在人们的印象中,印度有7.5 亿人生活在68 万个村庄中,其中近一半的村庄没有全天候可通行的道路,大部分村庄没有合格的初级卫生保健中心和小学。

  而造成这种状态的首要原因就是甘地的民族主义情结。甘地曾经写道:“我确信如果印度要获得真正的自由,以及世界要通过印度得到真正的自由,那么大家迟早会认可这样一个事实,即人们将生活在乡村而不是城镇,居住在棚屋而不是宫殿。生活在城镇和宫殿里的人们无法和睦相处,他们的生活将暗无天日,只有暴力和谎言。”

  另一个原因就是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伟大的孟加拉语作家、诗人和教育家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也赋予印度农村近乎神圣的地位。泰戈尔说:“在印度我们开始重建农村,其使命是延缓民族自我消亡的进程。农村是(印度人)

  生命的摇篮,如果不能给予农村应该拥有的一切,就等于自杀。“

  甘地主义和泰戈尔的愿望是一种态度的缩影。它在特权阶级以及高种姓的印度人中普遍存在,而那些生活在印度农村的人从未有过这样的感受。他们迫于生计,不得不走出农村,来到城市。

  许多到过印度的人都会震惊于城市贫民窟的悲惨景象,从走出机场的那一刻起这些贫民窟就刺激着他们的感官。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印度人主动选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些人完全可以回到农村过着耕种和给牛挤奶的生活。

  其二,是印度经济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快速发展道路。辛格的改革解决了粮食和外汇储备这两个困扰印度多年的问题,但时至今日,印度仍然无法为大多数劳动力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

  在印度独立后的最初40-50 年,由于缺乏两样东西而备受折磨:其一是粮食。其二是外汇储备。从1991 年开始,由曼莫汉。辛格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束缚印度经济增长的种种枷锁,并使这两个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然而,印度的崛起是奇怪的,或不同寻常的。不同之一是它正成为世界舞台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力量,而印度社会却仍然笃信宗教,崇尚精神性,在某些方面甚至充满迷信色彩,按照许多国家的标准判断,这的确与众不同。

  不同之二是印度经济未经历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却发展迅速,其引擎的主要动力在于有较强竞争性的服务行业,而非来源于制造业或者其他劳动力密集行业。

  从规模上说,印度的制造业远逊于中国。

  2005 年,在印度的正式制造业中就业的工人仅有700万人。

  印度经济在充满自信、欣欣向荣的同时却无法为它的大多数劳动力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印度的大量劳动力仍然生活在农村,仅有不到7%的人被正式的经济体雇用。即使按照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标准来看,这也是一个极低的比例。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