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建忠看来,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在古香古色、精雕细琢的古宅中尝美食、听古乐、品香茗


开辟古宅新天地的收藏家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2年第3期  [字号:  ]  

作者:潘一灵

  上海虹桥黔香阁餐厅的前厅是一座徽派老宅子,也是李建忠收藏200 多幢古宅的开端。要追溯这个故事的开头,还得从20 年前说起。彼时他和许多爱好古董的收藏家一样,四处搜罗字画、瓷器、古家具,也包括古建筑构件,比如石窗、花板、眉梁。

李建忠藏有200 多幢古宅

  古宅收藏家

  2000 年第一家黔香阁餐厅开张,李建忠独具匠心地把这些构件用在店堂装修上,每个包房的眉梁上都有一处老砖雕,所有门窗的花板都是老物件。把中国古建筑的砖雕、石雕、木雕艺术运用到现代空间里,没想到竟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格。

  “所有人都说太精美了,觉得非常震撼。”熟识的三雕生意人看他如此热衷于收藏构件,遂问:“整幢老宅子有没有兴趣?”李建忠听了毫不犹豫:“走,去看看。”于是从上海飞到景德镇,在当地包辆车一路看下去,一口气看中了六幢。

  相中的第一处老宅在安徽,这座历经了几百年风吹雨淋的老房子早就残破不堪,一南一北住着两户贫困农民。看到有着精致徽派木雕图案的古建筑遗产变成了“贫民窟”,他既震撼又心痛,挽救中国古建筑的念头从此在心中生根。

  李建忠没多考虑,当机立断买下,将宅子搬回上海。第一次搜宅之行,他就带回了两幢。勘察、测绘、拆卸、运输、清理、修复,浩繁细致的工程在当时的李建忠脑子里还只有大致的概念,具体怎么做,只能不断地摸索。

  中国的古宅讲究四水归堂,雨水落进天井,最容易受到腐蚀的就是天井里的几根柱子。“像这种木头很容易打磨清洗,难在有些木雕上有彩绘,有鎏金,清洗的难度要大得多。”

  他指着一根前厅的柱子说,“清洁剂如果有腐蚀性,可能会损坏鎏金彩绘,所以工序复杂了好几倍。先要用清水浸泡,再用柔软的刷子把灰尘、烟垢清洗干净,光清洁剂就要用四种。”

  全国各地的“线人”源源不断地送来老宅线索,李建忠一发不可收拾,来回奔走于山西、陕西、福建、安徽、江苏、浙江等地,而搬迁修复的工艺也渐渐趋于完美。

  收藏家都是一样的,一旦爱上收藏,要收手很难。成百上千的老宅资料摆在李建忠面前,他越看越喜欢,一处都不愿放弃,就这么一直收,老宅的收藏数从最初的两幢激增到200 多幢。收的老宅越多,他心中的梦也越大。他坦言,自己的爱好已经被历史责任感代替。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经历的事情,我全部都经历过。下乡、当兵、打仗、在机关工作、改革开放时下海经商,很多人跟我有一样的年龄,但是没经过这么多事。”

  军人出身的李建忠认为他们这一代人拥有更重的忧国忧民情怀。因此收藏古宅从个人爱好演变成文化救赎和文化责任显得顺理成章。那么,怎样让国人了解古建筑的精美和文化沉淀呢?这成了李建忠的下一个难题。

  饮食新天地

  1877 会所修建于遥远的1877 年,原本坐落在浙江衢州一个山村,被称为“飞英楼”。而现在,它隐身于李建忠的“黔香阁”虹中路店旁,这是他以现代审美需求修复的第一栋古宅,也成为黔香阁的私人会所。



上一页123下一页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