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原本以洗衣为主业的连锁干洗店,却不断推出与洗衣不相关的业务,充地铁卡、卖电影票等“非主流业务”,占到了其营收的一半


天天洗衣的混搭生意经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2年第2期  [字号:  ]  

作者:晏新尘

  最近一段时间,广州的市民发现,遍布广州地铁站的天天洗衣店里出现了一项新服务——奢侈品护理。和普通洗衣相比,这项服务的价格贵不少:洗个LV的小包包要260 元,洗件裘皮长大衣则要花去880元。

  这不是天天洗衣第一次推出新服务。此前,广州市民对这家店的印象,除了其提供的洗衣服务外,还可以在这里充羊城通(广州公交车电子收费系统)和手机费,买电影票、彩票、洗发水和洗衣液等。

  不仅如此,如果你的快递到了,家里没人,可以让天天洗衣代收;家里没米没鸡蛋了,可以去天天洗衣买。

  只是,这里通常看不到摆放鸡蛋、大米的货架,也看不到物流中转时堆成山的包裹。

  这家原本以洗衣为主业的连锁干洗店,却不断推出与洗衣不相关的业务。更加让人意外的是,充地铁卡、卖电影票等“ 非主流业务”,竟然占到其营收的一半。

  他们的“不务正业”曾经引来一些风投的青睐,但都被老板婉拒。这家把副业做成主业的干洗连锁店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几年之后上市。

  从副业到主业创立于1991 年的天天洗衣,20 年前不过是一间小店铺,和遍布大街小巷的洗衣店没什么区别。

  那时,广州人卢志基经常乘坐广九直通车往返粤港两地。他发现,在广州工作的香港商人,总是不时大包小包地把名牌衣物带回香港洗,洗完之后,又大包小包地带回来。

  这让他萌生了开洗衣店的想法。一开始,他仿照当时比较普遍的“前店后厂”模式——前面接衣服,后面洗。但发现一直做不大,之后他去洗衣业发达的欧美国家考察,发现洗衣店其实有多种开法。

  比如,美国因为人口密度小,所有的店都配有洗衣设备。而日本和欧洲则采用分离式,一小部分店配备洗衣设备,而大部分店只负责收货和配货,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日本会设立一个洗涤中心,洗好的衣物通过物流配送到各个店铺,而欧洲则是“一带多”,一家配备洗衣设备的门店辐射周边N家小门店。

  卢志基分析,中国人口多,密度大,采取“中央工厂+洗衣店”的模式不但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批量复制。

  基于这一判断,1993 年,他投资1000 多万,在广州郊区建起了一个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中央工厂。每天早上,自己组建的车队从厂区出发,将洗好的衣物分发到各个店铺中,然后顺便将需要洗涤的衣物收回来。

  这种架构,将最重要的洗涤环节放到了客户看不见的工厂中,终端店无须再配设备和技术人员,变成了一个只需收发衣物的网点。天天洗衣的规模迅速扩大,从原来的一两家店变成了几十家店。

  不过,即便如此,此时的天天洗衣依然难成规模。对这家刚完成架构改造的洗衣“小作坊”来说,网点过少还是个软肋。

  1999 年,广州开建地铁,卢志基决定入驻,借此壮大规模。彼时的地铁尚是个新鲜事物,商业前景未明,而在地铁中设立洗衣店,此前也无先例,他的这一想法在公司内迅即引来争议。

  但他坚持认为,地铁会带来巨大的人流量,这就意味着机会。2001年4月,他不顾反对,和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签约,拿下了在地铁沿线设立天天洗衣连锁店的独家权利。

  事后证明,这是一着关键棋。但在初期,天天却因此而吃了不少苦头。

  地铁刚开通时,人流量并没有想象的多,对于在地铁内消费,顾客尚没有概念,天天几乎是连年亏损。

  而且,洗衣行有淡旺季之分——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因为天气较冷,洗衣的人比较多;而剩下的时间,则全是淡季,送洗的衣服往往不到旺季的五分之一。

  由于全年的店租、人工等成本没有淡旺季之分,一些小型的洗衣店,每到淡季,要么关门,要么被迫转行,卖点冷饮、缝补衣服来补贴。

  面对这种行业特有的困境,如果没有更好的办法就很难做大。天天开始摸索新的经营方法。

  卢志基盯上的第一块蛋糕是洗涤用品。

  他发现,一些来店洗衣的客户经常问:这些难洗的污渍你们用什么去掉的?能不能卖点给我们?



上一页12下一页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