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个备受争议的“中国标准”背后都隐现利益集团的魅影,低标准成为行业龙头不思进取的“免死金牌”


用什么标准去制定“标准”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2年第1期  [字号:  ]  

作者:陈国平

  2011 年11 月25 日, 卫生部发出通知, 从2011 年12 月21 日起, 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GB19295 - 2011)正式实施,速冻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将由“不得检出”变为“限量检出”。此前,三全、思念、湾仔码头等国内知名速冻食品品牌产品,均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产品声誉和市场销量“跌跌不休”。卫生部断然宣布实施新国标,意味着之前不合格的速冻食品立马达到了合格线,曾经被迫下架召回的产品也将大摇大摆卷土重来。

  行政部门的情义相挺,固然有助于问题产品和问题企业渡过难关,但却难以挽回普通消费者的心,甚至影响到公众对标准本身的信任。中国速冻食品的整体标准堪称“大踏步后退”,注定与民心所向格格不入。人们有理由提出质问:符合新国标的食品真的像宣称的那样安全可靠吗?

  细察标准制定者的初衷,卫生部一方面承担确保公众生命健康的使命,另一方面又会产生捍卫行业巨头利润安全的冲动,由此造成角色错位、行为混乱和立场摇摆。在标准出台的程序方面,这是缺乏公众参与的“关门决策”,不能充分反映公众的利益诉求;正确的做法是通过法定程序进行公开讨论、征求意见,时间成本固然会增高,但公众的不满与质疑也将在此过程中得以消解。

  中国是全球市场的“新贵”,GDP增长一枝独秀,但这种增长还没有均衡地体现在居民生活水平、生命质量的提高上。我们并非没有标准,只是标准的基线实在太低,缺失制定标准的“标准”。

  由标准引发的信任危机决非限于速冻食品这一孤例。前段时间媒体还披露了生鲜牛乳新国标的初稿竟由蒙牛、伊利等国内几大奶企巨头起草,最终出台的菌落指标、蛋白质含量两项关键指标比原标准大幅下降,被讽为“全球最低生鲜牛乳指标”。我们的药品标准、儿童玩具标准,甚至连环境监测标准等,同样都曾引发激烈争议。

  可笑的是,有关主管部门在为“标准退化”做辩护时,往往还会振振有词地声称“与国际接轨”。比如针对速冻食品新国标放行的金葡菌,所谓的专家们就引证说美国、日本的速冻食品也“允许检出”,还说只要在80 摄氏度以上的开水中煮半小时,这种细菌就可以统统杀死,然而,有谁能在市场上找到这么一种速冻水饺,煮半个小时而不会煮烂?还有一位权威,高呼国内的食品标准已经很高了,“有的比美国还高”,例证之一就是中国禁止在饲料中添加“莱克多巴胺”,而美国却不禁止,殊不知这种添加剂的毒性只沉积于动物内脏,而美国是禁止销售食用动物内脏的国家!这种捣浆糊式的表述,如果不是因为可怕的无知,则一定怀有刻意的引导。

  探究“ 中国标准” 的幽深背景,又能或直观或隐约地发现利益集团的魅影,低标准成为行业龙头不思进取的“免死金牌”。国家标准大大低于国际标准,内销标准与外销标准泾渭分明,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多年以来,我国食品出口合格率均保持在99.8% 以上,而内销食品的合格率却只有90% 左右。国内的低标准产生了神奇的“虹吸”效应,一些在国外被认定为“不合格”的洋食品,因此大摇大摆地摆上国内超市的货柜。

  一个经济体的产品标准,刻着产业健康的指数。如果整体标准一直低下,甚至处于退化状态,这个经济体难免会走向式微衰败,无论它曾经呈现出多么光彩照人的表象。标准不是政绩形象的服务生,不是利益集团的哈巴狗,它只有在回归程序正义的情况下,在符合民意期盼和发展要求的情况下,才会被尊重,才有积极的威力。具体到食品安全来说,它是监管的结果。当监管所凭依的标准也让人难以信服时,必须承认,是从根源上找原因的时候了。这是一个呼唤用标准来约束“标准”的年代。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