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服务内涵与监管缺失,让多数会所走向一条扭曲的经营之路


扭曲的顶级会所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1年第8期  [字号:  ]  

作者:鲁菲 丁莎

  庄严肃穆的故宫内城墙脚下的过道两侧,每隔十米就站立着一个身着铠甲、手持盔帽的“御林军”,守卫着即将开业的顶级私人会所——建福宫。宫内两侧的墙壁上,挂着用长方体透明玻璃围着的“江南织局内造”的“蓝地獬豸补子织金缎”文物,并以黄色帛锦制成的“圣旨”形式昭告曰:建福宫修饰一新,堂皇揭幕。

  只有古代帝王才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如今,只要拥有全球顶级富豪的身份、缴纳100 万元人民币的会费,就可以在紫禁城里获得帝王般的待遇。当然,这样的待遇只有500 个席位。

  顶级会所的经营模式是,经营者通过对高端客户休闲交流习惯的准确把握,用“高投入、高收益”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聚财梦。按照100 万元的入会费,500 个会员计算,建福宫的经营者将一次性获得5 亿元的收入,这还不包括每个月的月费。

  透过奢华的表象,神秘的会所究竟为何而生,又有着怎样的运行规则?

  交际平台

  邀请制度和综合审查制度,是诸多顶级会所赖以生存的铁律。

  上世纪90年代,京城“四大会所”之一的长安俱乐部,曾把拥有5000万元公司资产作为进入俱乐部最基本的参考标准;而香港马会的申请人必须由一位原顶级会员提名,并获得另一位顶级会员附议,再列举三位准备支持其加入马会的会员,才有可能被接纳。马会的200 位顶级会员,每年推荐入会的名额都十分有限。恰恰是会籍的稀缺,使马会会员的身份更受上流社会青睐;君顶领袖会全球仅有500 席会员席位,入会条件和审查程序更加严格,除了对企业及个人业绩与财富的要求,更有社会贡献、个人修养及社会影响力等综合评判。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