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女子稳稳当当走市场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6年第2期  [字号:  ]  

作者:■朱玲
  枪林弹雨刀光剑影的商场曾让多少豪气冲天的须眉志士落马弃械,然而花依纯,一位柔女子,却肩挑“稳”字旗,手持“三板斧”,在波谲云诡的商战对峙中,以四两拨千斤的纤巧,化干戈为玉帛,让胜券稳稳在握。
  没错,她靠的不是别的,正是一个字——稳。

稳打稳扎三板斧支招

  花依纯是南京的下乡知青,回城之初,在高邮的一家街道纸盒厂工作。二十几元的工资,对于孀居且带着两个孩子的她来说,实在不够日常开销。所幸裁剪刺绣针织女红是她的绝活,于是她干起了针线活,为一些条件好的熟人做那种轻便舒适的布鞋,为时尚姑娘编织漂亮多彩的毛衣,为虎头憨脑的孩子绣肚兜、围嘴,总之她什么活都做,还都做得很好。但这毕竟是辛苦活,赚的钱极有限,幸好有个客户开一家服装厂,活计做不完,花依纯就揽了一些回家做,以增加些收入。
  那年月高邮城大人小孩流行穿涤盖棉裤子,制作起来极为简单。开始依纯从那家服装厂把裁好的衣片拿回去做,后来,老板看她为人厚道,就让她帮着去进货,渐渐地,她熟悉了从进货到外销的整套流程。
  1988年纸盒厂倒闭,依纯自己从外面进货来做裤子,然后拿到小商品市场托人代卖,卖得好的话,一月能挣八九千元。随着市场渐趋饱和,依纯决定转向经营布匹。因做过两年裤子,对布匹行情有所了解,所以依纯经营得还算顺利。
  1992依纯回到老家南京,仍做布匹生意。但是由于南京经营布匹的人较多,生意难有起色。依纯寻思,自己从小随母亲学习刺绣,何不发挥特长,做个返朴脱俗的特色店?于是大红的虎头鞋,绮丽的绣花袄,缠绵的百褶裙挂上了店堂,替下了涤纶、纤维、的确良。这招合了当时人们的怀旧心态,勾起了顾客浓厚的购买兴趣。那细密整齐的针脚,媚而不俗的配色,融合时尚元素的剪裁,令观者惊艳不已。所以尽管价格较贵,但购者十分踊跃。渐渐地,开这样店的人也愈来愈多,仅她经营的那条街就有四五家,但是依纯的店堂仍是顾客盈门。因为她始终坚持质量不打折,这是竞争最终胜出的根本保证。
  依纯还有个绝招,就是价格议妥顾客准备付钱时,主动让利两元。虽然只小小的两元,但很遂顾客的心,让顾客觉得她不贪,有信任感。这个小细节为她挽留了不少生意。
  信誉也很重要。由于这些手工活很费时,有些店家为了招揽生意,迎合顾客着急取货的心理,使用缓兵之计,先答应下来,到顾客来取货时,以种种理由支吾搪塞。依纯则坚决杜绝这一点,坚守信诺,如果遇到困难一定事先说明。
  

谨慎投资稳中求发展

  初到南京时,依纯的资金积累已经很不错了,有人介绍她做化妆品生意赚大钱,她思绪良久,未作应允,仍坚持做她熟悉的布匹生意。
  后来其他人代理了那个品牌的化妆品,业绩不错,朋友问依纯后悔不后悔,她说:“有什么好后悔的,人家成功并不等于我能成功,我对那块市场不熟悉,如果擅自闯入,倘有闪失,轻则大伤元气,重可全军覆没。”
  但是依纯并非裹足不前,看准了就会有所动作。近年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很多,大量农田闲置,而且国家极为关注“三农”问题。依纯敏锐地感到国家可能要出台重大利农政策,于是加紧对农民种田收入进行核算调研。经测算,南方一亩地水稻能挣500 多元,小麦能挣200 多元,以200 亩为基数,一年可赚15万元。不多,但很稳。经过一段时间的接洽商谈,她于2003年9 月在南京郊县签了一份200 亩使用10年的种田合同。果然,2004年1 月国家出台一号文件,减免农业税,这样依纯每亩又可多收入70多元。当农村大批劳动力向城市密集转移时,依纯适时地将视线投向了广阔的农村,这不仅使自己的投资有门,也发展了当地农业,可谓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
  闯荡商场多年,虽只打下小小的一片天地,但依纯很满足。她说她今后的工作就是尽力拓展领土,但前提是稳稳守好已有的疆域。

编辑 高静(hej@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