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五年的努力,这家全球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似乎还是没能理解中国的消费市场


是谁打败了百思买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1年第3期  [字号:  ]   [关键字:  百思买 家电连锁]

作者:张琳
  2011年2月22日上午,美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百思买突然宣布,将关闭中国大陆的全部9家门店和位于上海的零售总部,同时遣散原有的2000多名员工,中国区业务由其全资子公司五星电器接手。来自百思买美国总部的消息说,关闭中国店面是出于节省开支的考虑,但其他消息表明真正的原因并不仅仅如此。

“全美模式”的全盘复制
  
2004年12月11日,根据WTO的规定,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2005年3月,打着“世界五百强唯一家电零售商”的旗号,百思买高调进入上海,此举在国内家电行业引起一片恐慌。
  当时,中国家电零售业务的年增长率高达15%,国内的连锁企业都在跑马圈地,资金链高度紧张。“不差钱”是百思买最大的筹码——对于年销售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的百思买来说,根本没有中国企业能与之抗衡(国美和苏宁的销售规模只有100多亿美元)。这是百思买进入中国的绝佳机会。
  此后,百思买陆续在上海、苏州、杭州和北京开出9家门店。同时,在2006年和2008年,百思买分两次共耗资3.65亿美元完成了对五星电器的全面收购。
  收购五星电器,是百思买在中国下得最好的一步棋。
  五星电器总部位于南京,其前身是江苏五交化公司,后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跻身中国家电零售业前列。仅2005年,其旗下门店的数量就从50家发展到136家,遍布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当年营业收入增长超过50%.收购五星电器,意味着百思买可以在苏皖市场长驱直入。
  百思买进入中国后,一直坚持“全美模式”,即照搬其在美国的买断经营模式,通过规模采购低价买断产品,然后在自己的卖场内加价销售,通过购销差价赚取利润。与之相配套的服务也采取“全美模式”,例如,它始终强调雇员制,商场的营业员全部是百思买自己的员工,而不是像本土企业苏宁、国美那样,由厂家派驻促销员;它强调品类管理,按照产品的类别、尺寸等布局卖场,而不是以品牌或生产厂家划分;此外,百思买强调给顾客提供一种更为舒适的购物环境和购物体验。“百思买不仅仅卖产品,它最重要的是卖服务。”百思买不止一次这样对外宣称。
  百思买收购五星电器后,采取了双品牌运营模式:百思买采用“全美模式”运营,而五星电器则依照国内家电零售商的仓储模式运营。
  仓储模式是国美、苏宁等国内家电零售企业的通用模式——将销售卖场分租给不同的家电厂商,并由厂商派驻促销员在卖场销售,连锁卖场从中收取租金,并从销售额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利润。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中,店是租的,货是厂家的,连促销员都是厂家的,只有卖场的品牌是商家的。
  这种模式衍生了一系列问题,例如零售巨头向供应商收取高额入场费以及各种支持费造成零供矛盾、卖场各品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因此一直被业内人士诟病。相较之下,百思买的经营模式、产品分类、顾客体验和品牌营销策略显得更为合理,也更为先进。但是在中国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供货商和消费者似乎都不买账。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由于店面较少,无法形成有效的规模优势,且区域较为集中,百思买整合供货商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国美和苏宁。百思买进入中国5年,仅有9家门店,即便将五星电器的100多家门店计算在内,百思买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也只有国美、苏宁的20%左右,并且大部分店面都在江苏。而百思买倡导的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无偏见的导购服务、全套的购物解决方案,也让许多供货商有劲儿无处使。
  另一方面,百思买采取买断商品,由自己员工销售的模式,前期投入较大,需要更高的利润来支撑。因此,同样的产品,百思买在价格上毫无优势。而百思买一直引以为傲的服务模式,在对性价比极其敏感的中国消费者这里也行不通。一位上海网友说,“我习惯在百思买看样机,享受员工提供的产品解说和演示,体验店里的舒适环境,然后出门去附近的国美砍价拿货。”这正是百思买在中国水土不服的根源——对中国消费者而言,价格远远比服务更让人动心。
  受困于经营模式的同时,百思买还面临着其它家电连锁企业的夹击。2010年末,万得城与郭台铭联手在上海开出“万得城电器”旗舰店,采用长期低价和店长负责制的经营策略,并承诺“15天内在本地市场发现更低价格,可直接回店要求补差价”。2010年12月,日本最大的电器零售商山田电机也进军中国市场,宣称要在2015年之前在中国开出15家门店。
  在遍地连锁店、天天价格战的中国市场,执意走高端路线的百思买没有多少成长的空间。
  按照百思买2009年公布的扩张计划,2010年要在上海新开5家门店,但是其签约的3家门店却最终没有入驻。当时,一些供货商已经意识到百思买出了问题,放慢了与百思买合作的计划。
  在2011年2月22日百思买联合五星电器在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百思买亚洲区总裁唐思杰首次对百思买的经营模式进行反思,并承认,“可能这种模式真的不适合中国”。
  百思买称,“这家企业并非完全退出中国,未来五星电器将会接手1-2家百思买门店,以全新的模式重新开张。此外,在2012年前,百思买将在中国开设近50家五星电器门店。”“对中国的战略重点将重新聚焦在具有盈利性的零售平台的发展上。”这意味着百思买将向中国的消费市场和消费习惯妥协,其买断式经营和指导性消费已在中国市场全面溃败。

残局飘零
  
接下来的几个月,百思买首先要解决的是善后问题。有消息称,这次关闭的9家门店中其中有几家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重新营业1个月,处理产品售后服务的问题。
  对于员工的安置,百思买采取了颇有美式特色的补偿方案——无论新老员工,统一按照“N+1+4”进行补偿。其中的“N”是指员工工作年份乘以年薪,“1”是违约金,为员工1个月的工资,而“4”是另加4个月工资数目的赔偿金。这意味着只要在百思买工作1年以上,基本上都可以拿到2万元左右的遣散费。就补偿金额而言,这并不算低。此外,百思买还向员工留下名为DBM的培训计划和新职介绍帮助电话,同时坚定重申,“关闭门店、遣散员工,没有回转余地。”大多数员工接受了这个补偿方案,但有律师表示,这种做法在法律上存在瑕疵。按照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在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况下,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和职工的意见后,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方案,最后才可以实行裁减。百思买此次裁员并没有向职工提前说明,也没有听取职工的意见,而是采取了突然告知的手段,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百思买把美国先进的零售业经营模式搬到中国,却没有融入中国市场;它讲究服务,却限于门店数量,辐射范围不足;它提倡人性化服务,却没有深入了解消费者心理,败给国美、苏宁这样的本土零售商已是必然。但国美和苏宁也要小心,风起云涌的网络购物和日益风行的团购给消费者带来了更高的性价比选择。“百思买关门之后,我改成去国美看实机,然后去京东或新蛋购买。”有网友如是说。
  优胜劣汰,这就是商业竞争的法则。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