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稻盛和夫,27岁创业,白手起家,50年间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京瓷公司、日本KDDI公司,并创造了企业连续50年无亏损的记录。
  稻盛和夫在30岁左右已经相当完整地构建了他经营企业的哲学,他与全体员工共同实践这种哲学,使企业持续飞跃发展,任何危机都无法阻止。全球6000名企业家通过“盛和塾”学习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和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许多企业业绩得以大幅提升,其中有100多家企业已经成功上市。2010年2月1日,航空业的门外汉、78岁高龄的稻盛和夫应日本政府的邀请,出任破产重建的日航董事长,在上任后不到半年,奇迹般将日航扭亏为盈。
  本刊记者受邀参加稻盛和夫的代表作《活法》(中文版)在中国大陆销量突破50万册的庆典活动,并将稻盛和夫先生的演讲编译成文,与读者一起分享“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智慧哲学。


人生是一种修行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1年第2期  [字号:  ]  

作者:稻盛和夫
  在七十余年里,我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人正确的活法或者说人应有的生活态度,《活法》就是这种思考的集大成之作,我在书中阐述的思想能为广大读者所接受,这让我十分高兴,同时我也不能不认真思考:为什么我的思想能够受到全世界广大读者的认同呢?
  我所思考的活法立足于做人最基本的伦理观和道德观,正因为是基于最基本、最朴实的做人原则,所以该书的观点才能够超越国家语言、民族以及宗教的障碍,普遍地为人们所接受。因此,我想以人为什么活着为题,来阐述我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种善因,结善果
  我们在人生中会遭遇到各式各样的事情,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想好事、做好事,人生就会产生好的结果;如果想坏事、做坏事,人生就会产生坏的结果。我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相信命运和因果报应。我之所以相信它们的契机是读了中国的《阴骘录》。这本书对人生由命运和因果法则交织而成这一观点做了精辟而透彻的解说。
  《阴骘录》写于四百年前中国的明代。有一天一位老人来到一位少年——袁学海的家中,学海的父亲早年过世,少年学海与母亲两人相依为命。一天夜里,老人把学海的母亲叫到面前,看着坐在一旁的学海,说起了学海未来的事情。
  老人说,这孩子会参加科举考试,将来成为高级官员,出人头地。后来出任地方长官,结了婚。很遗憾没有孩子,天寿只有53岁,这就是这个孩子的命运。
  这位老人对学海的各个阶段都做了预测。果然,少年学海的人生与老人预测的完全一样。学海顺利当上了政府官员,不久又去南京赴任。
  南京有一家出名的禅寺叫栖霞寺,寺里有一位著名的法师。学海到南京后就去拜访这位禅师。禅师见年轻的学海坐禅十分到位,没有一丝一毫的杂念、妄想,既吃惊又佩服,便询问缘由。学海谈起了少年时代遇到那位长须老人的故事,接着,他说:“我只想遵照命运的安排,淡淡地度过余生。我既无杂念,又无妄想,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原本和颜悦色的禅师听到这里,一下子严肃起来。他严厉地斥责学海:“确实如那位老人所言,我们都各自背负着不同的命运。但是世上有完全顺从命运度过一生的傻瓜吗?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世间存在因果法则,最初我们每个人都根据命运的安排度过人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如果想好事、做好事,人生就会朝好的方向行进,命运就会好转,想坏事、做坏事,人生就会逆转,向坏的方向行进,这就是所谓的人生。”学海听了禅师一番教诲,深受感动。
  《阴骘录》中,学海对儿子说:“儿子,你父亲有幸在禅寺拜见了禅师,听了他有关因果法则的教诲后,我和你母亲商量好,不管事情多小,都要一起用心想好事、做好事,并且持之以恒。结果,原来说绝不可能出生的你,出生了;说我53岁就要寿终正寝,但我今年已经70了,还活得这么硬朗。”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不知何时经济萧条、金融风暴会袭来,但我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公司倒闭,一定要把企业持续经营好,保护好企业的员工,同时努力报答出资的股东,为此我苦恼困顿。同时作为一个青年人,我还为人生烦恼。正在此时,我读到了这本书:人生原来是这样的啊!如果是这样,我就要度过与人生法则相吻合的人生,前面究竟有什么样的路在等着我,我无从知晓,但我要尽可能想好事、做好事,我想这样度过我今后的人生。
  但要确凿地信奉命运和因果法则,我仍然做不到。
  因为我们经常看到,有的人非常善良,具有美好的心灵、又有一副热心肠,他们想做好事、也在做好事,但是他们的人生却并不幸运;而与此相反,有些人看上去就不是好人,想坏事、做坏事,可是看上去他们生活得似乎蛮幸福。事实上,想好事、做好事不会马上就给你的人生带来好结果。做好事到好的结果出来之前有一个时间差,是一个月之后?一年之后?还是十年之后?我不知道。这是因为命运和因果法则是重叠的,我们各自拥有的命运也会影响事情的结果。
  我尽可能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思善、行善,借此来避免灾难,避免公司倒闭,避免员工流落街头。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时而飞来横祸,时而撞上好运,喜忧参半,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在企业经营中,我遭遇过许多灾难,也碰到过不少幸运。
  这些都是人生的考验。所谓的考验有时是灾难,有时则是幸运。无论是遭遇灾难,还是撞上幸运,都应该用感谢之心予以接纳。人在遭遇灾难时,怨天尤人、忧愁悲叹、一味地发牢骚、说怪话,人生就会越来越暗淡。坦然接受,乐观、积极、无畏地向前,人生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前进。

灾难也是考验
  我出生于日本西南部的鹿儿岛市,小学毕业前,一直都是淘气的孩子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报考了鹿儿岛市最著名的中学,因为平时不用功,结果名落孙山。第二年继续报考这个学校,又没考上,当时我只有十二、三岁。
  与此同时,我患上了肺结核。推迟一年之后,我进入私立中学就读,当时正值二战结束前夕,我家的房子被美军炸成了废墟,经营印刷店的父亲失去了工作,战后,我们被迫在不毛之地上过着异常贫穷的生活。我虽然进入高中,但不敢奢望进入大学,多亏高中老师竭力说服我的父母,最后总算让我上了大学。但很可惜,我没能考上第一志愿的大阪大学医学部,无奈之下,只好就读于当地大学的工学部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时代,贫穷的父母供不起我的学费,我只能通过奖学金和打零工赚取学费,伙食在家里解决,就这样念完了大学。
  1955年,我大学毕业,当时朝鲜战争刚刚结束,正是就业困难的时期,没有一家公司肯聘用我。那个时代,地方大学的毕业生很难被总部位于东京等大城市的公司录用。当时的我愤世嫉俗,用消极的眼光看待眼前的社会。
  大学老师看我可怜,同情我,为我来回奔走,总算是帮我找到工作。公司是一家生产高压线绝缘瓷瓶的企业,但是进公司后我才发现,这家公司从战后就连续赤字,财务状况糟糕,我的工资从入职后第二个月开始就一直拖欠,公司内部劳动争议不断,一片衰败的景象。
  虽然是承蒙老师的介绍,好不容易才进来的,但是我已觉得呆在这样的公司没有前途。不仅仅是我这样想,同期进公司的另外五名大学毕业生也有同感。不久他们一个个都相继辞职,到了秋天,同期入职的大学生均已离开,剩下我一人。可是在那个就业难的年代,即便我辞职,也无处可去,只能继续留在这个破公司。既然别无选择,我就下定决心在这个公司简陋的实验室里竭尽所能做好分配给我的精密陶瓷的研究工作。
  当时我也曾感叹自己命运不好,进了这家破公司;我也怨恨社会、怨恨不录用我的公司,认为没有后台就进不了好公司。生存环境越是严酷,想要逃离现实的心思就越发强烈。不得已,我埋头专心于自己的研究,不知不觉间,我竟将锅、碗、瓢、盆也一股脑搬进了实验室,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然而当我全身心投入研究的时候,我得以摆脱了恶劣心情的纠缠,忘却了自己的不顺。同时,实验进展顺利,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上司表扬我,周围的人也对我刮目相看。我更加来劲、更加努力,而越是努力,研究进展就越顺利,从这个时候起,我的命运发生了转折,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尽管我的人生充满了不幸,但正因为我有过这样的切身经历,我就很自然地想:把灾难当做命运对自己的考验,坦然接受,积极乐观,努力向前。
  出生于日本一个小城市的普通少年,却创造了两家大企业,这本来是不可能的事,只是因为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遵循了因果法则,才使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满招损,谦受益
  幸运的降临也是一种考验。日本曾经历过泡沫经济,当时很多经营者沉醉于泡沫经济中,通过股票、不动产获得了巨额利润,他们在报纸、杂志上粉墨登场。然而好景不长,泡沫破裂,公司纷纷破产,这些经营者顷刻间陷入危机,身负巨额债务。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本来是神明偶然赐予的幸运,但这些人却自以为是,自认为手段高,所以才获得万贯财富。这种傲慢、狂妄的人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
  中国古书《诗经》里说道:满招损、谦受益。尽管自古以来,我们了解这个道理,然而那些拥有荣华富贵的人中的大多数仍然会骄傲自大,最终落入悲惨的境地。每当看到这样的事例,我就会想,灾难和幸运都是考验。面对灾难,不要悲观消沉、不要怨天尤人,而要怀抱感恩之心,持续不懈地努力。与此同时,无论遇到多么幸运的事情,都不能自以为是,将成功揽为己有。
  从27岁创建京瓷以来,近半个世纪,我一直用心工作,以至于忙得没空发牢骚,没空鸣不平,这种状况至今没有丝毫改变,到2011年1月底就79岁的我,日常包括休息日在内从早到晚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回过头来看,这种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种拼命工作的态度,在塑造我的人格方面,起了极大的作用,把我变得更有用,增添了我人生的价值。现在,对把我逼入这种境地的自然或者神明,我的内心充满了感谢。

借修行磨砺心灵
  我65岁时,在日本的一家寺院剃度成了俗家弟子,并与年轻的僧人们一起修行。在那里,通过学习《六波罗蜜》,我学到了修行的方法,从开悟到破除一切杂念接近真正的智慧,这是一个适合我们凡人磨砺心灵的方法。
  《六波罗蜜》的第一项为布施。就是施舍的意思,帮助他人,为社会、为他人尽力。释迦摩尼秉持的是关爱他人、与人为善,为他人做贡献、布施于他人。
  第二项是持戒,即恪守戒律。就是不该做的事情万万不能做。人常常因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而烦恼缠身。在众多烦恼中,最大的有三种,并被称为三毒:贪、嗔、痴。贪欲、恼怒、愚痴是人自我毁灭的原因所在,因此要留心并自我警戒。
  第三项是精进。磨砺灵魂、磨砺心灵的最佳方法就是工作,其实更准确地说是拼命工作。对于僧人来说,还可以通过清扫寺院、耕作农田、准备膳食磨砺自己。劳动本身就是修行、就是磨练灵魂、磨练心灵。
  第四项是忍辱,即忍受苦难。苦难并不仅仅是指贫穷,耻辱也是苦难。在人生中会遭遇各种灾难,有时甚至会因为莫须有的事情而受到非难和指责,在这种时候就要忍耐,无论环境多么艰苦都要硬着头皮忍住,并不断钻研进取,这样的努力至关重要。
  第五项是禅定。释迦摩尼说:即使处境严酷,也需拿出片刻功夫、让烦躁的心沉寂下来,在繁忙的现代社会,要平心静气,至少在睡觉前、在床榻前,把心沉寂下来,哪怕是极短的时间。
  第六项是智慧。释迦摩尼提到,上面的五项都做到后就能达到智慧,即参悟的境界。那个时候,就可以靠近制约天地自然力的本理和掌管宇宙的真理。
  这个宇宙中存在着宇宙的意志,他帮助我们所有的人,希望我们都能度过美好的人生,我们抱着怎样的心态,以怎样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的一生是否与宇宙同步调,也决定了我们的未来。(本刊记者胡江宁整理)



 读者评论:

  时间:2011-3-14 13:06:35
  内容:激励心志(好评)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