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玩儿”的名义,薄荷糯米葱扛起了扶植本土设计师的大旗


薄荷糯米葱:玩出来的本土设计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1年第1期  [字号:  ]   [关键字:  特色店]

作者:刘佳
  薄荷糯米葱位于北京“潮人”聚集的三里屯商业区北区,全称是“BNC薄荷糯米葱”。BNC是单词“Brand New China”的字头,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只卖中国设计师的新产品”。主人是文艺界颇具话题性的人物——洪晃。虽然有10年做时尚杂志的经历,但洪晃坦言在自己玩儿着开起来的薄荷糯米葱里,短短几周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便超过以往做时尚杂志10年所学。
  说薄荷糯米葱是一家服装店或者杂货店,似乎低估了它的价值。这里的货品种类很杂,从饰品到服装到家具不一而足,价位相差很大,从百元出头到过万元不等,但进入店内的货品都有一个严格的限定——必须是中国本土设计师原创的作品。这成了薄荷糯米葱最大的卖点。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一家概念大于内容的店铺,但洪晃认为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她眼中,目前中国设计师最缺的并不是报道和宣传,某种程度上国内外媒体对国内时尚的关注已经不少。设计师们缺少的是实实在在的扶持,缺少市场的检验,缺少一个能将设计变成货品卖到顾客手中的场所,他们需要的是接收他们作品的地方。
  在洪晃看来,中国的百货公司与外国的百货公司有很大差异。在中国动辄几十万平方米的百货公司租一个柜台需要交纳的租金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于是很多设计师的辛苦设计最终没有走进市场的机会,这是中国设计师迟迟走不上更广阔舞台的症结所在。洪晃凭借着做时尚类杂志的优势,和国内大量设计师有过较深的接触。用洪晃的话形容“这些设计师天天挨人坑,老是在受各种各样人的欺骗和利用,他们的戒备心很强”。而作为一名设计师,心态决定了他是不是能够长久地将事情做下来。开个店,给设计师们一个集中、自由展示自己作品的场所和一个良好的、善意的生存空间,这是薄荷糯米葱诞生的主要原因。
  洪晃找到了愿意合作的发展商——英国太古公司,这家公司与英国和中国香港的设计师有过长期合作的经验。之所以选择外国的合作者,是因为一些中国发展商的概念很难与之相融——给你一块地方去摆摊,第一个月免费,但却是临时性的。这种临时性的展售对于设计师没有确实的帮助,设计师需要的是一个据点能够把自己的东西摆放在那里,等待欣赏它们的人发现并带走,这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从实践角度看,薄荷糯米葱的做法是有远见的,类似的经验告诉他们,培养出一个设计师之后,是可以确确实实给它带来长期的回头客的,太古相信并且看重这种战略合作的长期效应。于是太古为洪晃提供了三家店面,由洪晃着手将其开成概念店,把她认为有特色的本土设计师“搬”了过来,为他们解决最担心的店租、装修、店员、物业、水电等等问题,设计师们只需要亮出他们的卖点,薄荷糯米葱负责将艺术设计与市场贯通起来。
  薄荷糯米葱在开业之初便邀请到了150多名签约设计师。这些设计师大部分是80后,也有一部分70后。与薄荷糯米葱合作不需要什么门槛,洪晃尽量回避“老板觉得好或者店长觉得好”这样的事情,唯一的门槛是质量,必须保证能够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物品,对买它的人负责。
  因为是概念店,薄荷糯米葱里的一些衣服和小饰品都不批量生产,但即便是只做一件货品,也要做到质量过硬。当然,店里也有批量生产的货品。比如签约设计师“巧巧”已经坚持设计并生产自己的产品10年,每季都有新品。还有Youma Wang也是非常成熟的设计师,他的产品在纽约也有出售。在薄荷糯米葱里诸如此类的成熟设计师绝非个别。此外薄荷糯米葱里还集纳了一批比较“潮”的牌子,以讨年轻人的欢心。像创可贴、吉吉的HIPANDA都有相当一段时间的经营经验,产品质量有保障,进货渠道也相对可靠。在与小众设计师合作时,薄荷糯米葱的筛选就会相对谨慎,做了这一季接不上下一季的“短命”设计是洪晃不愿意看到的。
  在薄荷糯米葱里,优秀的设计会出现“卖断货”的现象。张永和原本是一位建筑师,服装设计只是个人爱好,他设计出的男装被顾客认为“很独特”,虽然在到薄荷糯米葱展卖之前他自己心里十分没底,但货品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抢购一空,让他在喜出望外之余大大坚定了信心。
  虽然自认是一名“非专业商人”,但洪晃坦言亏本买卖是不可能做下去的,即便暂时不能够靠薄荷糯米葱赢利,但她希望好的东西能够持续地做下去。
  基于这个原因,薄荷糯米葱里的第一批货品大部分采取寄售而不是进货售卖的销售模式。洪晃深知自己的零售经验并不丰富,打算在自己对货品及市场有充分判断力之前不考虑花钱进货。即便是寄售的形式,依然有很多设计师愿意将自己的设计拿到店里。有一些不愿意采取寄售方式的设计师,洪晃会“根据个人喜好”购进一些他们的设计。她坦言这需要承担一些小小的风险。
  虽然在自己的微博上日日更新店内新动向,卖力地推广,但洪晃表示暂时不打算为薄荷糯米葱开设网店。理由是很多设计师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网店,而且做得很好,薄荷糯米葱能够弥补的正是线下的顾客需求。在一个具备新鲜元素的商业区——三里屯展示设计师的作品,给设计者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场所是薄荷糯米葱的价值所在。如果开网店就会跟设计师自己的网店竞争,这在洪晃看来“没必要”。而且开设网店必然涉及与设计师自己店铺价格平衡的问题,所有在薄荷糯米葱里售卖或者寄卖的产品,洪晃都没有要求设计师放低价格,虽然掌握着主动权,但洪晃形容自己“没有那么霸道”。薄荷糯米葱的初衷就是搭建一个平台,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事和设计中的闪光点,给它们发光发热的机会。“即便有了自己的网站也不会是网店的形式,里面的货品都会链接到每个设计师自己的网店去。”洪晃说。
  作为概念商铺的急先锋,必须保持长久、鲜活的生命力。薄荷糯米葱的更新周期控制在一周以内,保证每周都有新货上架。在度过了最初的摸索期,薄荷糯米葱的设计师队伍日渐庞大。如今,聚集在这里的中国本土设计师数量已经接近600名。“这么多人里总能挑出来几件放到店里面的新鲜东西。”洪晃如是说。
  对于层出不穷、良莠不齐的设计,洪晃并不担心它们目前的不成熟,她希望看到的未来是,现在觉得有缺陷的设计,在经过了市场和顾客的挑剔之后,被愿意接受修改的设计师虚心地改造,最终呈现出令人惊喜的设计。这些设计师,将是薄荷糯米葱愿意长期合作的对象。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