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皮520”先借鉴了别人,再被别人山寨,它至今还没有拿到专利证书、3G认证和入网许可证


草根制造“苹果皮”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1年第1期  [字号:  ]   [关键字:  苹果]

作者:高境
  iPod Touch,苹果公司的一款音乐播放器;iPhone,苹果公司出品的一款手机。除了前者不能打电话和发短信外,两者在外观和功能上几乎一模一样。
  2010年7月,一种被称为“苹果皮”的塑胶套现身网络,并在“果粉”中迅速蹿红。iPod Touch套上这张“皮”之后,瞬间具备了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功能,实现了向iPhone的转变。
  然而,同样被赋予“苹果皮”的昵称,“苹果皮520”与“ZTEPeel”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ZTEPeel”系出名门,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这款“苹果皮”2010年11月14日在美国上市;而走红网络的“苹果皮520”则出身民间,由河南两兄弟在深圳一间旧仓库里研发而成,尽管其后兄弟俩成立了衍生科技公司,但“苹果皮520”至今仍主要在“地下”演绎着它的神话。
  中国的“草根”创新已经焕发无限生机,一旦进入商业领域,山寨和涉嫌侵权却使草根创新者烦恼缠身,他们的热情和利益谁来保护?

仓库里搞发明
  “苹果皮520”的发明者潘泳22岁,出生于河南信阳,从小就是个狂热的技术爱好者,充满奇思妙想,家里的电器没有他没拆过的。去KTV唱歌,他嫌歌太旧,便想做个软件让点歌系统联网,直接上网找歌。他考上河南黄淮学院后,做得最疯狂的一件事是用鼻子指挥鼠标,具体的设想是:脸朝摄像头,用自己研发的人像识别软件定位鼻子,然后用鼻子移动鼠标。这个想法听起来匪夷所思,他却取得了成功,只是因为精度不够,无法应用。
  潘泳是铁杆“果粉”,也是个“穷粉”,买不起痴迷已久的iPhone.于是,他盯上了有着“残缺的iPhone”之称的iPod Touch.他想,如果给它加上通话和短信功能,不就可以当iPhone用了吗?
  从2009年2月开始,他埋头于“苹果皮”的研发,既要编写软件又要找各种材料,整天待在小仓库里。到深圳一年多,除了电子市场,他从来没去其他地方玩过。对于攻克不了的技术难题,潘泳的解决途径有三条:通过搜索引擎找国外的工程师、登陆众多技术论坛以及参考苹果公司的一些开放性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16个月之后,“苹果皮”诞生了。潘泳和哥哥潘磊给它取名“苹果皮520”,谐音是“苹果皮我爱您”。

还没生产就被山寨
  “苹果皮520”的走红,让潘泳一夜成名,他和25岁的哥哥潘磊在深圳一间旧仓库研发出“苹果皮”的故事,也被拿来与苹果电脑之父乔布斯20岁时在美国旧金山一间仓库里琢磨出苹果电脑相比较。然而两者实不可比,乔布斯由此拥有了一家市值2000多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一的科技公司,而潘泳和潘磊还处在产品“一直被山寨”、成本还未赚回的窘境当中。
  “辛辛苦苦弄了一年多,出来不到一个月,就被山寨了,太郁闷了。”接受采访时,潘泳在电话里懊恼地说。
  被过早地山寨,一半原因要归结于兄弟俩对商业竞争防范的“无意识”。在发明成功后,兄弟俩制作了一个视频,名为《再也不用一手拿Touch一手拿手机啦》,挂到著名视频网站土豆网上,引起轰动。不仅“果粉”们兴奋异常,一些手机网站也找到他们,表示愿意为产品做测试。对草根电子产品来说,向各大垂直电子网站“送检”,然后发表使用体验,是最廉价也最有效的推广方式。
  当视频在各大电子网站显著位置挂出半个月后,便有山寨产品出现在北京中关村和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市场上了。
  “现在淘宝上销售的'苹果皮520'大部分是山寨的。”潘泳说,而且不排除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可能有些店铺拿了正品做样机,在发货环节却换成了山寨的”。
  山寨的生产能力远远超过草根发明者,他们有动辄上千万的资本和研发团队,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渠道。而对发明者来说,做一台“苹果皮”至少要找5家厂代工,包括电池、主板、通信、外壳、组装等环节。潘磊估算过,真正运作起来,投入可能要五六百万元,这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兄弟俩人投入研发的近十万元还是来自父母的资助和潘磊的积蓄。

专利申请时间太长
  “苹果皮520”先借鉴了别人,再被别人山寨,它至今还没有拿到专利证书、3G认证和入网许可证。潘泳告诉记者,他已在2010年9月底向有关部门递交了申请,整个流程走完大概要3个月。
  把发明变成产品销售之前,潘泳兄弟并不知道还需要这些证书,直到接洽一些销售代理商,对方索要这几样东西时,他们才知道还要办一系列手续。在没拿到这些关键文件之前,“苹果皮520”的主要销售渠道还只能在网上。
  “申请专利的时间太长了。”潘泳抱怨道。但有总比没有强,有了专利证书之后,如果再被山寨,就有了打官司的依据。不过,他对打官司也信心不足,担心没时间和精力去干这个。他希望“专利的申请更快一些,对抄袭行为的法律制裁更健全些,如果打起官司,能处理得更快些”。在他看来,一切程序最好都“快些,再快些”,因为电子行业一日千里,变化起来非常快。
  “苹果皮520”的专利还没有申请下来,与之合作的美国代理公司在美国申请的专利也还没有结果,而相似的产品已经亮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ZTEPeel于2010年11月14日在美国上市,除了支持CDMA2000 3G网络外,还可借助WiFi上网,外形较“苹果皮520”更成熟完美。与“苹果皮520”在美国的销售存在风险不同,ZTEPeel已经通过了美国FCC认证,扫清了法律障碍。虽然鉴于苹果公司的要求,这款产品已经不能实现通话功能,不过可使用VoIP网络电话进行通话。目前,中兴的这款“苹果皮”在国内的上市时间还未可知,但它对潘泳的产品无疑将是一个沉重打击。
  “大公司可以规模化生产,可以直接和苹果对话或合作,我们想和苹果公司接触都没有渠道。”看着大公司的产品登堂入室,潘泳多少有些眼红心酸。

不知是否涉嫌侵权
  为自己的iPod Touch成功转型后,不少“果粉”们会想到,这算不算侵权?
  这也正是潘泳和潘磊担心的问题,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发明开始销售后,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不过,到目前为止,苹果公司和联通公司都还没来找我们。”潘泳的口气中掺杂着庆幸和迷惑。
  律师也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们的创新太新了——如果说是侵权行为,也是个“创新的侵权行为”。从软件著作权保护来看,使用“苹果皮520”之前,需要对iPod Touch先行“越狱”,“越狱”的概念就是把软件的“锁”解码,然后把软件复制多份后应用到商业上,简言之即盗版。但在这款产品上,“越狱”的目的不是把原软件拿出去复制了卖,只是打开了一扇门,iPod Touch本来是不能下载苹果不允许下载的软件的,“越狱”后就可以下载了。所以,仅从著作权保护的规定来看,没有直接构成侵权,但还要看把通信模块切合进去的时候,有没有对iPod Touch里面软件的工作流程破坏改造、重新构建。
  尽管对于“苹果皮520”是否侵权还难以确定,但打“擦边球”很容易出事。业内专家建议:创新产品在走向商业用途时,在产品的形态和表现形式上应尽量避开知名产品,不要成为别人的“眼中钉”。
  专家还提醒,苹果公司没来找麻烦不代表天下太平,也有可能隐藏着更大的风险。比如,“苹果皮520”在外观上用了iPod的标识,并把苹果公司的两种产品混淆了,苹果公司应该不会无视这种存在。
  为此,草根创新者潘氏兄弟只得启动了这样的自我保护程序:为了保护弟弟,25岁的潘磊在工商注册资料以及所有对外公开的资料上都只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