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创造绿色财富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0年第6期  [字号:  ]   [关键字:  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

2010年4月29日,在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王格尔塘,一条日产2500吨
水泥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旋窑生产线在夏河安多水泥有限公司点火开工。



循环经济 必须顺应的趋势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近年来我国宏观产业政策所引导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出现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峻现实。而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目前,对于循环经济的共性认识是:在宏观产业层面及具体的企业层面,都要实现 “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模式。即在资源开发、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利用成为下一生产环节的资源来源,从而达到社会生产的闭环形态。企业内部在生产过程中也要形成资源、生产、再利用的闭环形态。同时,企业自身也应当处于循环经济宏观层面的某一环节上。概括而言,就是要实现“企业小循环、产业大循环”的格局。
  为推动循环经济模式尽早建立,在国家政策层面上,2005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6年,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约束性目标。2009年1月1日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
  在具体实施的路径上,2007年8月,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全面展开试点。2008年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的96家单位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同年,北京、上海、山东、重庆、深圳等17个省市相继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
  在循环经济取得的成效上,一是产业结构得到明显调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推广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国家重点考核的11个主要耗能行业的33项产品单耗指标,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二是可再生能源进展顺利。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已达56%,钢铁工业年废钢利用量相当于粗钢产量的20%,废旧有色金属年回收利用量相当于年产量的25%左右。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出现双下降。三是循环产业模式在部分基础产业中建立了样板模式。
  例如,担负着北京市10%的供电、70%的供气和30%的集中供热任务的中国华能集团北京热电厂,在能源行业中具有十分典型的示范意义。该厂一是将生产发电过程中燃烧的电煤灰渣和脱硫的副产品进行工艺处理后,使之成为市场上抢手的建筑、施工原材料;二是投资建设了国内首个“燃煤发电厂捕集二氧化碳试验示范工程”,将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年捕集二氧化碳3000吨,在进行提纯后的二氧化碳纯度达到99.5%以上,用于食品行业;三是利用城市污水运营生产,代替发电所需要的地下水资源,目前,年利用量达到12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两个颐和园昆明湖的容量。自1999年投产到2007年末,电厂累计合理回用城市污水8460万吨。四是在热电联产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热效率,延伸产品服务链,利用发电余热制冷替代空调制冷。目前,该厂已经成为国内第一家同时具有烟气脱硫、脱硝、二氧化碳捕集的热电冷汽联产绿色环保燃煤电厂,企业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收获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在循环经济的宏观趋势上,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将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减少40%~45%的减排目标。这既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对遏制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承诺,也是对国内产业发展的刚性要求。在即将实施的“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将对污水、水泥、垃圾处理、清洁生产等行业将给予大力扶持。并支持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示范工程,从源头和全过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对高耗能、高污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关停并转力度。
  从上述不同侧面的情况看,中小企业一方面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具有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要对企业自身目前在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是否符合产业标准有清晰的认识。以此在企业转型和项目拓展上,做到“未雨绸缪”。

解决中小企业转型“瓶颈”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的成长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中小企业的生产、产品研发和服务之中,对实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近十几年来的实际情况看,中小企业在转变发展方式走循环经济之路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阻滞和难题。
  首先,由于企业规模产能低,可利用资源量小,缺少循环利用的效益基础,难以达到循环利用的总量要求。其次,由于企业技术水平低、效益差,缺乏资金支持,使有些企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能力。第三,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满足企业节能、降耗、减污的需要,更难开展技术创新。第四,技术市场缺乏有效规范,一些企业和个人以循环产业技术为名牟利。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力量,才能够有效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向循环产业模式转型。
  在政策扶持上,要制定和完善节能改造、资源回收利用、降低环境污染的税收和财政优惠政策,对回收利用废弃物的行业产品和低于国家三废排放标准的企业应按照优惠政策予以奖励扶持。例如在税收减免政策方面要将近年来出现的很多废物利用和保护环境的行业和产品列入到减免税条例中。
  在资金扶持上,各级政府应在搞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政策,应建立循环经济扶持基金或节能、降耗、治污的专项贴息贷款,用于企业技改投入。
  在发挥政府管理职能的同时,也要积极发挥服务功能,加大科技投入,构造科技支撑体系。国家科技部门和机构要制定和发布相关技术政策,推广适合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循环经济的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
  在产业引导上,政府要带领中小企业走集约化道路。对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要向工业园区集中,通过园区循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废弃物统一回收利用,环境污染集中治理。
  例如,北方某县过去几十家镀锌厂散布在各地,黑烟尘到处冒,污废水到处流,为改变这种状况,县政府牵头建立了镀锌工业园区,关闭了园区以外的所有镀锌厂,园区内更新使用煤气置换设备,黑烟不冒了;废水循环利用,污水不流了,有效地改善了环境状况。

寻找循环经济切入点
  循环经济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其中也蕴含着巨大的企业发展机遇。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即将实施,和鼓励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中小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也将迎来一个新的阶段。中小企业应如何把握机遇,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破茧而出?
  中小企业在产业转型和项目投资方面要符合循环经济要求,要充分用好用足国家的各项扶持政策,这是必要前提。
  在寻找融入循环经济的切入点上,一是应把握资源消耗环节和再生资源利用环节,要在提高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上做文章,做到“物尽所用,地尽其力”。
  二是把握废弃物产生环节,在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在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上寻找切入点。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造成我国水体污染矛盾日益凸显。2007年,我国污水排放量为556.7亿吨。其中:工业废水占44.2%,生活污水占55.8%.据《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地下水污染形势正在逐渐加剧。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和水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城市环境方面,据统计,中国的垃圾量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以广州为例,城市中心城区现日产垃圾7000余吨,2010年生活垃圾年产量将达340万吨,目前在用的两座处理处置厂的设计能力仅3000吨/日,建设投资近15亿,设计使用寿命22年,实际只能使用8年,处理设施的消纳能力严重不够。
  基于上述两点可以看到,环保产业不仅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而且实现环保产业的产业化、企业化,并鼓励社团法人、个人和国外投资参与入股或投资经营已经成为一个共识。因此,作为循环经济的主要构成,环保产业在政策方面将得到大力扶持,是值得中小企业关注的一个重点环节。
  例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中国中等以上城市垃圾的低位热值在2512千焦/公斤~4650千焦/公斤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再生利用价值,杭州市天子岭垃圾气体发电厂于1998年10月正式运行,发出的电并入华东电网,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再例如,目前旧塑料已成为地球上一个日益突出的污染源。据有关资料介绍,仅美国每年就有几百万吨食品袋、矿泉水瓶、废旧雨布、雨鞋等塑料废弃物,这些塑料废弃物约占城市固体废弃物重量的10%.我国每年大约有1400万吨废旧塑料没有得到回收运用,回收运用率只有25%,直接资源浪费高达280亿元。而塑料制品主要以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为原料,这些物质都是从石油中提炼而成。目前,德国的韦巴(Veba)能源化工集团公司、日本政府工业开发试验室和富土循环利用工业公司研究出了将废旧塑料还原为汽油、煤油、柴油等石油产品的新技术。每公斤的塑料回收后转化为0.5升汽油、0.5升煤油和柴油。
  从总体情况看,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上还处于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技术手段、经济水平、思想理念与国外先进国家有较大差距。国家有关部门曾表示,当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环保工作的需要,环保产业对国家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撑能力薄弱;环境技术缺少原创性的开发,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集成;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龙头骨干企业相对较少。这些情况都为中小企业创造了较好的项目投资和建设机会。
  三是把握技术创新环节,技术支持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石,然而就目前中国的企业发展状况而言,节能研发投入占企业能源研发总投入的比例较低。加快产业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技术升级,用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机制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和生产率是中国面临的重大紧迫任务,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因此,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循环经济技术研发,成为当务之急。而这也为中小企业在项目投资、产品研发上显露了难得的机遇。
  四是中小企业要注意到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机遇。农业是我国第一大产业,通过合理运用自然界的转化循环原理,采用先进技术与工艺,对农林牧渔产品进行加工与利用,实行种、养、加相结合,建立增产增值的生产流程和无废物、无污染的生产体系,是循环经济的另一个重点领域。
  例如:目前兴起的“农业生态示范园”使农林牧渔各业科学组合,各种模式物尽其用,达到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和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等农业资源的目标。这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农业生态园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
  再例如:发展无公害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肥料,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食物的安全生产,已经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以生物工程为中心,改革传统农业,创建新型农业的农业革命正在悄然到来,其标志就是新型微生物农业的崛起,这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