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持久的商标战,留给鸭脖经营者的不仅是伤痛,更是教训


谁的精武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0年第3期  [字号:  ]  

作者:张琳
  让武汉人引以为傲的“精武”品牌同时也是武汉鸭脖经营户最大的心病和隐忧。
  虽然,精武鸭脖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似乎没有人想过要把“精武”二字申请为商标保护起来。等到2002年,精武路的经营者想要申请注册 “精武”商标时,才发现为时已晚。早在1997年,“精武”商标已被天津市精武畜禽繁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天津精武)注册,精武路的鸭脖生产企业们不得不以“汉口精武”、“九九精武”等与“精武”有关的字样申请注册。
  2005年,天津精武公司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第二个“精武”商标第29类(含鸭脖的精武商标申请),以便更大范围地获得精武商标的使用权,将武汉“精武鸭脖”彻底挡在精武商标之外。
  2008年9月,天津精武公司以武汉多家企业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其注册商标“精武”为由,向武汉市工商局江汉分局进行了投诉。
  天津精武认为,天津是精武体育会创始人霍元甲的家乡,天津精武公司拥有的“精武”冻肉、香肠类商标是2901类商标,鸭脖商标也在此类,只需延伸一下商标适用范围就可以了。武汉众企业则认为,天津精武公司没有生产一根鸭脖子,注册鸭脖商标明显带有恶意。武汉企业使用“精武”二字,是因为武汉鸭脖诞生于武汉“精武路”,是有历史渊源的。江汉分局最终断定,武汉企业不构成对天津精武公司的侵权。
  对此,天津精武公司表示不服,2009年又向武汉市工商局申请行政复议。随后,武汉市工商局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维持了江汉分局的回复意见。天津精武公司又向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方是卤制鸭脖的创始人,一方注册精武商标在先,双方始终相持不下。期间,迫于无奈,精武路一家鸭脖生产企业与天津精武公司签订了商标使用合同,但更多的精武鸭脖生产企业提出异议,要求争回“精武”商标。
  精武人家正是毅然打响商标保卫战的公司之一。2004年,吴继学成功注册“精武路第一家”商标,到了2005年,因为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精武人家委托湖北华中商标事务所向国家商标局提出申请注册“精武人家”商标,申请类别为商标国际分类中的第29类。2008年,国家商标局以精武人家申请的商标“精武人家”和天津精武畜禽繁育科技有限公司已注册的商标“精武”相似为由,驳回了注册申请。随后,精武人家再次委托华中商标事务所向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复审。2008年,国家商标局再次以相同理由驳回。至此,“精武人家”商标注册的行政程序彻底终止。无路可走的武汉精武人家鸭脖有限公司在2009年将国家商标局告上法庭,要求争回“精武”之名。截至记者发稿,这场纠缠不清的官司仍在进行之中。
  “和天津精武打官司耗费了我们大量的精力,2009年在诉讼上的费用就达到20万元左右,但我们会坚持到底,决不妥协,如果我们投降了,就等于被天津精武掐住了脖子,他们对我们的索取会更加变本加厉。” 精武人家的应诉代表、公司副总经理童明俊说,他认为,随着商标法的修正,一两年之后,这样的“历史遗留问题”应该会被解决,目前他只能一手抓商标诉讼,一手抓扩大生产,“经营是根本,不能在官司胜利之前自己先垮了。”
  受商标之累的不仅仅是精武人家,几乎所有带有“精武”字样的鸭脖企业都成了天津企业纠缠的对象。天津精武公司以“精武”商标拥有者的身份,要求“精武鸭脖”生产企业向他们购买商标许可权或共同注册商标。否则,他们将通过行政或司法途径维权“打假”。
  “你可以算算看,天津精武要求武汉的精武鸭脖企业每家每年付给他20万元商标使用费,个体户要付6万元,武汉市有400多家生产鸭脖的个体户,40多家企业,天津精武每年什么也不用做就可以从武汉拿走至少三千多万的商标使用费,”江汉区新华街工商所所长刘世平说,“说白了,就是想通过所谓的‘打假维权’不劳而获。”
  “精武鸭脖的商标问题非常复杂,除了扎堆使用之外,业内还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标准执行不够、品牌比较混乱等问题。现在,武汉在外面开专卖店的大概有500家左右,全国的数目根本无法统计,2009年11月国家商标局在青岛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商标展,我们在青岛看了下,满街的精武鸭脖,但是没有一家是正宗的,都是借了武汉精武鸭脖的品牌。商标问题不解决,精武鸭脖很难真正长大。”刘世平说,相信经历了此次教训的武汉商户,无论诉讼结果如何,未来都将更加重视商标与品牌的价值。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