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与冷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9年第12期  [字号:  ]   [关键字:  低碳经济 新能源]

作者:何健
  投身新能源或者与新能源沾点边的企业最近有点郁闷。
  一边是奥巴马访华带来的低碳经济旋风尚未消退,两任中国首富——无锡尚德施正荣和比亚迪王传福——的示范效应如火如荼;另一边却是工信部、发改委发出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警告。
  是前进还是止步,是坚守还是撤退,这一刻真的成了个问题。
  其实,熟悉这几十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人都清楚,从冰箱到水泥、钢铁、汽车等等,哪一个行业不是经历了“扶持发展、快速膨胀、产能过剩、综合治理”的路径。用不着指责那些如飞蛾扑火般重蹈覆辙的企业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都是资本逐利的天性使然。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冰箱产业为例,当时国内大小企业进口的冰箱生产线恨不得把全球冰箱都给“中国制造”了。然而正是在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运行过程中,我们诞生了海尔、美的、科龙等一流的大企业。由此看来,具体到每家企业,行业的过热与否,真的不是最关键的。
  本期封面故事中报道的江苏泰州东升公司,虽然是新能源领域的迟到者,却剑走偏锋,避开竞争白热化的光伏电池组件而选择了处于起步阶段的光伏支架作为切入点,前景相当光明;另一家神州大蓄公司历经数年在生物质炉具行业默默耕耘,在逐步完善产业链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盈利模式。龙有龙道,蛇有蛇迹。在标榜资金、技术密集型的新能源产业,大企业有大企业的生存方式,小企业也有小企业的活法。
  一个产业以及整个经济都具有波浪式运行的规律,或高或低,时冷时热。当产业或经济过热时,企业家要有一颗冷静的心,理性规划,稳扎稳打;当产业或经济过冷时,企业家则不妨大胆一点儿,热烈一点儿。
  说到后者,本期公司栏目介绍的广东嘉豪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即是一个好案例。曾经的调味品行业单项冠军,在金融危机的冷风里,投巨资将自己的立体扩张计划进行得热火朝天。嘉豪的榜样作用还不止此,纵观这家企业的发展,从选择国内无人生产的青芥辣到几年后一支芥辣独霸神州,步步为营中无不体现出企业家思维的理性缜密。嘉豪的做法很好地诠释了企业对冷和热应保持的“温度”。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