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业要厚道一些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6年第1期  [字号:  ]   [关键字:  经营有道]

作者:■景辉
  消费者邢某去年在郑州某媒体上看到一则广告,称“郑州迪信通二七航母店进驻友谊广场二楼,9月29日盛大开业,奥克斯X88型手机开业特价98元,惊爆出机不限量。”报纸的醒目位置还配有奥克斯X88型手机图片及标价,邢某不禁动心。9月29日一早,不等商场开门营业,他便等候在商场门口。可是当他第一个来到手机销售柜台要求购买这款手机时,销售人员却告知他:“这款手机已经卖完了。”邢某感到纳闷:商场刚营业,手机促销活动刚开始,这款手机怎么就已卖完了呢?明明说不限量的,这不是欺诈消费者吗?邢某又多次和手机柜台的营业员交涉,但得到的答复都是一句话:“没有错,这款手机卖完了。”
  为了讨一个公道,邢某一纸诉状将郑州迪信通告上法庭,并委托号称“郑州打假第一人”的葛锐代理诉讼。10月17日,郑州市二七区法院正式受理了此案。邢某能否得到一个合理的说法目前还需要等待,笔者不想就这一点再作探讨。我更关注的是,今日的企业如何才能立身?怎样才能取胜?靠什么实现基业长青?这是一篇大文章,因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因素很多,非三言两语所能说得清楚。然而有一点却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企业如果缺失了“诚实”、“厚道”这样的关键词,是一定不可能做长久的。原因很简单:没有哪一个消费者愿意和言而无信、精于欺诈做秀的企业打交道。
  如今的企业家都感叹生意难做,为了应对日趋惨烈的市场竞争,大家在制造人气、吸引消费者上使出各种奇招、怪招、鲜招。比如特价促销、疯狂打折、返券、抽大奖、境外游,甚至还有“1元钱买空调、彩电”。然而消费者对此并不怎么买账。为什么?是消费者都太过“精明”、太不好“伺候”?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消费者已经伤透了心——多年来,许多企业把消费者当“傻瓜”,拿他们的感情当“儿戏”,一味地将经营与促销的重点放在如何诱引他们“上钩”,而最基本的“言行一致”却做不到,忽略了消费者的信赖、满意与忠诚,进而难以同他们建立起长久互信的客户关系。真正高明且成功的企业是不这样做的。
  举个例子来说吧:重庆家乐福曾在节日期间开展“买一瓶百事可乐(5元),赠送一瓶天府可乐(2元)”的促销活动,但由于失误,在当地报纸上刊登广告时印成了“买一瓶百事可乐,赠送一瓶天府可乐(2元)”。消费者认为两瓶可乐应收2元,收银员则坚持收5元,结果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在这种情况下,重庆家乐福尊重消费者的意愿,一方面忙于补货,维持商场秩序;另一方面紧急通知每人限购两瓶可乐,并于事后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向消费者道歉。这样一来,重庆家乐福不仅顺利化解了可能产生的危机,还使失误变成一次绝好的公关宣传。
  还有一个例子是“IBM一元康宝”事件。2004年4月7日中午,IBM网站上发布一则消息:阿帕奇USB2.0“康宝”仅售1元钱。这款产品市场价接近2000元,这则消息是由于公司内部的失误而错发的,结果消息发出不到1个小时,IBM就收到了大量订单。等消息被更正之后,许多订购者对IBM履行订单已不抱希望。不料IBM却发表声明,承诺兑现所有的订单。结果,“一元康宝”事件让IBM损失了约30万美元。对这件事,IBM大中华区企业策划传播部总监周忆女士认为很值得:“在权衡经济利益和品牌利益的时候,我们选择后者。IBM承诺的东西就要兑现,缔造品牌的关键就是诚信。”
  人们在看一个品牌的时候,的确就是看它如何兑现自己的承诺,即一个品牌的价值承诺。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谈论客户关系时强调“企业经营的真谛是获得并留住顾客”,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经营过程中,企业要从骨子里而不是表面上,从行动上而不是口号上来真心善待自己的“上帝”,要发自内心地去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并提供超越竞争对手和消费者期待的产品与服务,要用一颗“厚道”的心来经营并留住消费者。

编辑 杨生恒(shy@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