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低潮期,企业销售放缓,库存成本压力增大,现金流趋紧,控制并降低库存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把库存降下来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9年第7期  [字号:  ]  

作者:罗睿杰
  金融危机将企业置于百年一遇的逆境中,企业难以加速发展却能趁机修炼内功,其中一门必修课就是加强库存管理。库存往往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营运资金,形成可观的持有成本并产生一定的管理成本。同时,过多的库存会降低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降低库存始终是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此刻,更应是当务之急。

关注库存周转率

  加强库存管理,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满足企业生产需求是企业保有库存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库存的周转效率,是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降低成本的核心内容。因此,库存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在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周转效率最优化。
  理想的库存管理是这样的:当企业第二天要生产时,所需要的所有物料正好在前一天保质保量地到达企业,紧接着企业生产出产品,然后马上发货给客户并结算。这样,物料和产成品在企业逗留的时间最短,资金占用最少(当然还要考虑最佳订货批量的问题)。
  库存周转率这一指标可以衡量一个企业库存管理的水平,在笔者接触到的公司中,最好的库存周转天数是7天,而最差的却达到90天,一般大都在30天左右(其中受一定的行业和工艺差别等因素影响)。
  通过考量库存的相关成本可以发现,库存周转天数越低(周转率高),成本和风险则越低;而周转天数增高(周转率低),成本和风险就会显著增加。这里没有包含产品由于市场变化等因素而突然转型,导致库存的相关材料不适用新型号所造成的损失。这种损失虽然很难预估,但其金额往往非常巨大,这意味着库存越高,这方面的损失风险越大。
  加强库存管理,尽可能提高库存周转率,就是要尽量压缩物料在企业各个环节的停留时间。物料停留在生产环节的时间与生产工艺等相关,技术上较难压缩(可通过改进工艺流程),但在生产前后环节的停留时间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控制实现有效的压缩。在实际管理中,这是一项非常艰巨而浩大的工程,涉及很多相关部门和多种问题。

管理由点及线

  即使是小企业,也可能存在复杂的产品结构和庞大的物料清单,同时涉及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等。如果仅仅是就库存管理库存将收效甚微,只有将库存管理上升到整个供应链管理的高度,才能得到最大的效果。
  一、供应商管理。选择优质的供应商,除了要求产品质量有保证,到货及时,成本有竞争力,还要详细掌握各供应商和各种材料的采购提前期、最小包装量、批量采购价格折扣、供应商产能、备用供应商等信息,并要不断规范材料包装标准等。相关的众多因素决定了供应商管理的水平。如果供应商管理不到位,就会面临采购的物料不能按计划到达、质量存在问题等风险,进而影响到企业整体产品的生产安排和交付。
  举个例子,在汽车行业,主机厂有时会因为某个价值仅百元的汽车配件缺货而导致价值数万元的整车无法装配出厂,主机厂整车的产量会严重受制于该汽车配件的产量。一旦出现问题,一方面将导致库存严重积压,另一方面可能会失去宝贵的市场机会。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企业应根据供应商的供货情况,保持适量的安全库存,并加强供应商管理。由此可见,供应商越值得信赖,则需保有的安全库存量就越少,库存的相关成本就越低。
  二、流动货位管理。传统货位管理通常会为各种物料指定相应的固定货位存储。其好处是容易操作,对管理水平要求不高;缺点是浪费仓储空间,往往宁可货位空着,也不能放入其他物料。而流动货位管理则不为物料指定固定的货位,物料到达仓库时,根据当时整个仓库的储存状况选择合适的货位存储。采用流动货位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仓库的空间,降低仓储成本,但需要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和高素质仓库管理人员的支持。
  三、流程管理。流程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库存相关数据的准确性,而库存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则是库存管理等运营管理的基础。存货是流动的,存货的每一次移动都有可能造成库存数据的账实不符,为管理带来隐患。例如,物料实物的出库、入库,需要有准确的记录。但假如因管理不善导致相关单据在传递过程中丢失或漏登,致使系统里没有相关记录,就会对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与库存相关的数据往往来源于多个部门及环节,包括采购部的采购订单、仓库的出入库和库存、生产部的生产订单、工艺部的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销售部的发货、财务部的发票结算等等。任何一个部门或环节的差错都会影响整体数据的准确性。这就需要有系统全面、持之以恒、 高效准确的流程管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无误,确保存货的每一次移动都能在信息系统中准确反映,且单据流转顺畅、保存完整,实现库存账实差异最小化。
  四、部门间配合。库存管理需要物流部门、生产部门、质量部门、销售部门等的配合。仓库根据生产计划配料,办理产成品入库、退料,生产报废、销售发货等都需要生产、质量、销售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如果各部门连接环节出现问题,则库存管理工作也很难进行。因此,相关部门彼此之间配合的协调度也是库存管理工作需要关注和完善的内容。
  五、信息化建设与维护。大型制造企业往往需要根据销售计划,安排大量的物料采购,如果没有信息系统(如ERP)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的支持,很难想象该如何实现。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经之路,然而也是一条荆棘之路。企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