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现实的玩具与虚拟的网络宠物联系起来,将文化创意融入特定的网络游戏中,方光明和海利集团给中国制造注入了新的元素


解秘“网娃”模式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9年第3期  [字号:  ]  

作者:本刊记者 陈华
  “网娃”是什么?
  对那些购买了“网娃”的孩子们来说,它不仅是现实中可以抱在怀里的毛绒玩具,还是网络上的虚拟宠物;对浙江海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方光明来说,“网娃”是他和公司从单纯的加工制造业突破的一个标志,是他寄予厚望的企业新的盈利增长点;对关心金融危机下中国制造业前景的社会各界来说,“网娃”是将制造业和网络结合的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
  2008年12月28日这天,浙江海利集团耗资1亿元、历时1年打造的益智网站——“网娃总动员”启动仪式在浙江嘉兴举行。


“网娃”的诞生

  早在2007年,方光明就敏锐地察觉到了网络宠物所带来的商机。方光明参照其他网站的运营经验,成立了由韩国和国内网络游戏开发高手组成的“浙江成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投入1亿元自主研发益智网站。与此同时,针对国内孩子喜欢毛绒玩具的特点,海利的设计部门挖空心思地设计出松鼠小Q、狐狸灵灵、恐龙迪迪等共30款“网娃”系列产品。
  这些“网娃”与普通玩具不同的是,每一个都带有一张“智慧卡”。孩子们购买网娃后,可以凭着网娃身上附带的“智慧卡”上的密码进入网站,并领养一只与所购玩具匹配的宠物。从此,孩子就是这个玩具宠物的主人,在网上带着网娃一起生活、学习,在网娃成长的同时,孩子们也不断地汲取知识,掌握生活常识。当密码时效消失后,顾客需继续购买新的产品,最终实现循环销售。
  方光明介绍,网站为了让孩子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网络空间,不仅设置了防止孩子沉迷游戏的程序,而且里面的每个游戏都与知识、教育、休闲、趣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小孩天天带着宠物去玩游戏不学习,宠物的智慧就会很低,影响宠物的成长升级;如果小朋友几天不给宠物洗澡,宠物就会提醒主人“我好久没洗澡,身上都臭了”等等。他们希望提供的不是简单的网络游戏,而是让孩子在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生活常识,掌握课本知识,从小培养起爱心、责任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同一理念的指引下,网站还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分为儿童和青少年两个社区:一个叫“成长乐园”,适合6—13岁的孩子;一个是“魔法书”,适合13岁以上的孩子。“在杭州的技术人员主要开发和维护‘魔法书’网站,而上海的技术人员主要是开发和维护‘成长乐园’网站,总共有150多人。”海利总裁徐卫松向我们介绍。
  这样一个可以陪伴孩子一年的“网娃”,国内的零售价为38元人民币,与普通娃娃的售价相当,方光明认为,38元的价格对于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国内消费者来说并不昂贵。中国大学以下的青少年数量接近3亿8千万,可以说市场潜力巨大。方光明因此坚信网站不久将成为企业新的盈利增长点。
  对于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总裁徐卫松向我们介绍说:“网娃是对传统绒毛玩具的一次文化创意的嫁接,从某种意义而言,是对迪斯尼营销模式的颠覆。迪斯尼是实物牵动后面的产业,小孩子看了迪斯尼电影电视后喜欢上米奇,买了米奇玩具回到家里来抱抱、玩玩,满足了心理需求就完了;而‘网娃’是网络与实物的联动,小朋友把‘网娃’买进家,仅仅是一个开始,而不是结束。之后你还可以在我们的网站上玩游戏,这是一个物超所值的过程。同时一年后你还需要购买新的玩具,销售也就可以持续下去。”
  对于这一模式,海利的董事长方光明的理念非常清晰:纯粹的毛绒玩具是传统型、简单型的产品,纯粹的网络游戏是互联网市场最普通的产品,而将网络游戏融入玩具产业,让传统玩具具有鲜活的“第二生命”,使传统产业实现提升才是“网娃”模式的核心价值。
  对于外界关注的有关盈利和运营成本的疑虑,方光明回应:我们的盈利点不在网络,而在玩具,我们将玩具盈利中的一部分运用到网络建设里。我们已经做好销售平台,网络维护的成本已经计算到玩具当中了。可以这样说以30多元这样并不高的价格卖出一个玩具,我们还有30%的利润。


海利的优势

  多年的外贸经验,让海利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国外新的销售理念。“网娃模式”并非海利独创,而是从美国引入国内并实现本土化的。
  在美国有一个在线游戏社区网站,由领跑世界毛绒玩具半个世纪之久的一家加拿大公司建立。而Ganz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就是海利集团。在为这家公司代工玩具时,方光明发现,外方在网络上构筑了一个玩具成长世界,赋予了自己生产的“海明克”毛绒玩具以灵魂,并注入网络游戏元素,因此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玩具营销模式。
  “我们跟他们合作了很多年了,以前是帮他们做代工,后来他们开发了网络公司,我们就帮他们的网络公司配齐玩具,也是以OEM的形式。”徐卫松介绍道。随着游戏网站在北美的成功,海利玩具的订单数量飙升,但董事长方光明却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海利的量是大了,但利润却没有相应增加。
  方光明做了决断:一定要从OEM这种利润很低的制造环节突破,做自己的品牌,将研发、销售渠道牢牢抓紧,才能将定价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几番思考之下,方光明决定把国外的模式复制到中国来,从玩具出发,但又不限于玩具,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
  此次转型,摆在海利面前是3大方面的问题:生产环节、网络管理、销售渠道,方光明将三者的比重分为25%、35%、40%.生产管理对于有着16年劳动密集型企业管理经验的方光明来说是拿手好戏;网游企业在线上有优势,但生产制造环节远不及海利;如今拼的就是销售渠道。
  客观而言,很长一段时期之内,海利缺乏独立自主的销售渠道,但超过16年的业内经验赋予了方光明敏锐的市场嗅觉:“我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玩具有市场需求。”
  1年半的时间内,海利投入了7000万元用于销售渠道的建设,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如何占领终端,开打“网娃”的生命线,具体的模式暂时属于“商业机密”,方光明不愿多加透露,但从“布点城市,希望跟着肯德基走”的说法上或许可略见端倪。
  无论如何,就目前而言,网娃已经使海利的毛利比原先增加了5倍。更让董事长方光明兴奋不已的是,借助网络的魔力,他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令其他追随者望尘莫及的产业领域。
  “今年1月到2月,我们网站的注册人数是20多万,呈现了一个爆炸式的增长势头。我们的确是刚起步,内销卖玩具的话,今年卖5000万个玩具估计没什么问题,”一组组可喜的数据让徐卫松总裁信心满满。
  玩具是进入网络的钥匙,拿到了钥匙,海利集团要做的东西就更丰富了。“以后,我们可以扩张到整个儿童用品市场。等网娃的品牌打造好了,可以做服装,当然服装上肯定也有密码,获得密码后方能进入网站,与之相对应的网站里也有非常精彩的情节,把虚拟的服装和现实的服装结合起来。这样,领养的宠物就多了一件衣服。这件衣服在虚拟世界里有非常大的魔力,比现实生活中还具诱惑力。”徐卫松如是说。


方光明的梦想

  海利的成长之路,似乎总在不断地转型创新:从玩具到上游化纤,从出口转内销,从电子到网络游戏,从劳动密集型到设备密集型,从技术密集型到文化产业。方光明“喜新不厌旧”,在将概念付诸为实践,从传统行业中跳脱转型的进程中,方光明带着海利步步为营。
  1992年,当时只有25岁的方光明凭借仅有的3.5万元,与定居国外的海盐老乡成立了生产毛绒玩具的合资工厂,这个海盐港龙玩具厂就是海利集团的前身。
  凭借着合资企业享有的自营进出口权,海利投产第二年就成了全县出口创汇的龙头企业。从此,海利玩具开始走向世界,远销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并在海外市场创立了较好的质量口碑,与许多国际玩具大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玩具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小且易被模仿,短短3年时间,海盐玩具生产厂的数量增加了10多倍,恶性竞争让出口玩具进入了微利甚至无利时代,海利首次感到了生存危机。
  要想活得更好,降低成本是关键中的关键。作为一把手的方光明,在一次分析产品成本结构时突然发现,如果能降低填充棉(PP棉)的价格,其实玩具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不久之后,方光明就兼并了附近的一家乡镇化纤厂,并且积极寻求与韩国一家PP棉厂商的合作。就这样,方光明通过填充棉国产化,每吨成本降低了7000元,这在当时的玩具圈子里立刻刮起了一股强有力的飓风。
  转型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从1995年开始,海利集团的玩具出口量连续3年保持迅猛的增长势头,这让方光明在欣喜之余也清醒地认识到:企业要做获利者,必须充当产业的引领者。
  2007年,对玩具制造商而言,频频爆发的召回事件犹如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盘旋在头上。方光明的2007年仍然是值得称道的一年,他带领海利集团凭着“中国制造”的商标,在美国创下了1.1亿美元的销售纪录。这个数字意味着每3名美国儿童就拥有1只海利出产的毛绒玩具。“如果几年内,海利内销做到了30亿产值,将可为10万人提供就业岗位。”方光明有着更为远大的目标。   2008年,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让我国的外贸出口行业遭受巨大冲击,玩具行业更是遭到重创。在这样的背景下,方光明依旧逆市而为,前5个月,海利销售额继续以30%的速度递增。临近年末“网娃”上线,更成了转型路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2008年年末,浙江海利控股集团接连登上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对话》栏目。“网娃”商业模式一时间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样本,赞成者有之,怀疑者也有之,那么,这一全新的模式能否给中国制造带来新的机会?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