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历经十年的反复讨论和酝酿,创业板有可能在今年上半年推出,这为正处寒流中的中小企业吹来了春天的气息。创业板将为中小企业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中小企业应如何看待与备战创业板?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经济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韩保江教授。


创业板渐行渐近中小企业迎来利好
——访中央党校经济部副主任韩保江教授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9年第3期  [字号:  ]  

作者:本刊记者 杨晶晶
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

  《光彩》:创业板要开市了,您认为会给中小企业带来哪些利好?
  韩保江:改革开放30年,中国市场有一个不均衡的现状,就是重大不重小。中小企业一方面受到国有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挤压,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政策支持,成长艰难。这导致了中国经济过于依靠外资和国企,抵抗经济衰退的能力不足。
  创业板开市,一方面给予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一个融资平台,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小企业利用资本进行科技转化和创新。
  创业板的出现,有利于推动中小企业改善家族管理机制。借助资本市场,中小企业将形成管理、融资的多元化,真正成为具有社会性、有多元股东参与的现代企业,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治理的法制化、透明化、合理化。
  以美国的微软为例,1985年微软的总收入仅为1.62亿美元,但1986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得到了迅速发展,跻身世界500强,其市值还一度突破5000亿美元。微软的成功,不仅在于它通过纳斯达克这个途径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更在于资本市场的严格要求促使它成长为管理先进、运作规范、公开透明、有社会责任感的公众企业。中国的创业板能否造就“中国式微软”,取决于上市企业能否按资本市场的要求严格管理自己。
  《光彩》:创业板能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韩保江:中小企业传统的融资渠道是通过银行间接融资或贷款。我国现在的银行系统是以大型国有银行为主体,这些银行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抓大放小,或者说是“抓大藐视小”。虽然中央三令五申要求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政府出台一些相关政策鼓励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目前单一大银行体系的环境下并没有改善。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获得流动资金的渠道更少。
  通过开办创业板市场,使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获得创业板市场的支撑,这对于从根本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有很大的助益。


上市的门槛不会一成不变

  《光彩》:哪一类中小企业最有机会上创业板?
  韩保江:创业板是指交易所主板市场以外的另一个证券市场,也叫二板市场。证监会已经将创业板定位为服务成长型创业企业,重点支持自主创新企业。创业板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这个战略。
  因此,创业板青睐的是高新科技、有成长力的企业。因为创业企业规模比较小,创业板的标准在主板市场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降低。目前有两套上市标准: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公司在创业板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符合上述条件的中小企业都可以申请上市,这完全是资本市场遴选的问题,中小企业与传统的大企业相比,最鲜明的特点是它的创新性。从世界范围看,新技术的90%都是由中小企业创始。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会偏爱有成长力、生命力的企业,开办创业板市场,借助资本市场来甄别有成长性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光彩》:有学者认为创业板的门槛太高了,您认为是否应该降低些呢?
  韩保江:门槛的高低完全是根据资本市场本身发展的情况来决定。开始把利润定得高一点,主要是考虑为投资者提供很好的回报。换句话说,上市公司必须是优秀的。创业板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上市的企业,也取决于投资者是否愿意购买这个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资本市场中,股民对上市公司的青睐度,以及企业的增值性、成长性,是上市公司首要关注的。
  现在这个标准我认为是理性的,随着资本市场本身的成熟,利润将不会是唯一的指标,投资者追求的是长远的回报,因此企业的成长性、创新性更需要企业领导者注重。利润的门槛不会一成不变,我认为以后会降低,给那些利润不高,但是有希望、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比较好的融资渠道。


可能面临的风险

  《光彩》:创业板开市,会面临许多风险,其中之一就是市场本身所固有的风险,以最成功的美国纳斯达克为例,尽管纳斯达克创造了微软、亚马逊、苹果、百度这些神话,但是纳斯达克仍然存在65%的失败率,日本、德国更是折戟于二板市场,这对于我们创业板的开市,有什么借鉴意义?
  韩保江:如果没有纳斯达克,美国的谷歌和亚马逊需要相当长的发展时间,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很可能由于大企业的竞争出现资金压力,被成熟的上市公司所收编。正是因为有了纳斯达克这个为新兴企业服务的融资平台,谷歌和亚马逊才能依靠自己独特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与大企业抗衡,来壮大自己,向想收购他们的大企业说“不”。
  想上市的中小企业必须明白,资本市场不是中小企业的救世主,上市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企业自身。只有坚持苦练内功的企业,才能借助创业板市场的外力,实现内外优势的结合,促进中小企业自身的扩张、成长和发展。
  至于是否会重蹈日本、德国的覆辙,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日本、德国的经济是以大公司为主,具有遵循传统和循规蹈矩的文化性格,在这样的文化背景里,一家民营非主流小企业能膨胀多大?
  其实在1998年的时候,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已经向国务院提出“尽早研究设立创业板块股票市场问题”,历经10多年才迟迟推出创业板,肯定是政府长期考虑的结果。创业板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我们充分吸收、借鉴了美国、日本、德国的经验教训。
  《光彩》:除了上述市场本身固有的风险外、上市企业还面临着道德风险、不正当竞争以及恶性竞争,比如说因为创业板资源短期极度稀缺而导致寻租现象频繁发生,以及公司过度包装等,对此,您怎么看?
  韩保江:开放主板市场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会出现这些问题。随着主板市场的发展,政府和投资者越来越成熟理智,市场监管的制度、法规建立起来,资本市场在摸索中走向成熟,在这个时候开设创业板,会最大限度地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资本市场强调信息公开,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到资本市场来不要抱着投机心理,要把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放到规范自己行为的高度。企业既然要上市,就要接受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就要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规范企业行为、企业管理、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透明性,增加股民的信任感。纳斯达克流行一句俚语:“Any company can be listed,b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也就是说,任何公司都能上市,但时间会证明一切。
  如何备战创业板《光彩》:想上市的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备战创业板?
  韩保江:按照上市企业的要求,必须要符合创业板上市两套标准之一,并且,要按照上市企业的标准改善自己的经营管理,提高技术含量,为成功上市创造条件。具体来讲,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一定的规模;二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三是有一定的成长性,能给投资者以希望,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优质产品,即使上市,也不会得到投资者的垂青;四,要有规范的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要有一定的基础。
  《光彩》:对于多数不能上市的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应该怎么做?
  韩保江:不能上市的中小企业,除了要重视自己的资本积累,还要借助现有的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政策,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
  切忌把创业板市场当作融资的独木桥,中小企业最根本的还是苦练内功,提高自己的发展能力。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