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等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8年第3期  [字号:  ]  

作者:■孔令雪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因为婚姻出现第三者且无法承受丈夫及丈夫一家的屡次打击,2007年12月29日晚上11点,一个叫姜岩的女孩儿选择了从居住的24层楼纵身一跃……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自杀,之前几个月,她关闭了自己的博客,写下了生命倒计时的伤心、绝望,直到自己死前才重新把博客开放。姜岩 “解脱”了自己,使“无情人”和第三者受到了谴责,可是却把无尽的思念和悲伤留给亲朋……

  虽然明白任何的努力都无法挽回这条鲜活的生命,可是我们还是想知道,假如时间能够倒流,“姜岩”或者“姜岩”的朋友,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
  “姜岩事件”,连同前一阵子非常轰动的“张胡事件”,均和“第三者”有关:男士出现婚外情,女士激愤异常,在情感的主使下做出了一系列“骇人”行动。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影响与之相伴行的意识形态。离婚率的飙升,婚外情事件的加剧,婚姻质量的下降,已成为人们情感状态的一大“景观”。年轻人中间流行的“恐婚症”,虽然表面看标榜的是“吾深爱自由”,但事实上却是大龄单身男女对婚姻、情感的渴望和恐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如同细胞之于人体,尤为重要。
  当一部分人淡漠了已有的家庭责任和婚姻忠诚,并伸出发展婚外情的触角时,定然会伤害到自己的另一半。案例中的姜岩便是一个受害者。
  遭遇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与一些当事人遮遮掩掩家丑不可外扬的主要态度相比,姜岩选择了激烈、甚至是惨烈的方式抗争,可是我们不妨换一个方位试着思考:面临问题和危机,解决之道是否只有拼命前冲,激烈对抗,直到鱼死网破?
  退一步讲,以婚姻为形态的家庭结构中,我们是否需要通过另一方的存在才能显示自己生存的价值?自我的价值在那里?
  更退一步讲,爱情价高,可与生命相比呢?如果失去了生命,无价的爱情又去那里寻找一个附着呢?
  这几个问题值得每个深陷婚姻危机的朋友思考,也值得关注自我心理的朋友思考:关于婚姻,你是怎么看待的?
  你对问题和危机的应对方式是什么?
  你对自我的认识有多少?
  关于自己的心理状态你了解多少?
  希望朋友们在思考之后有更多的收获。
  

孩子胆小怎么办

  创业初期,李先生夫妇整天忙于生意,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家里。那时每次回到家,孩子都会扑上来哭喊“妈妈,我怕”,他们也没有在意,认为孩子在撒娇。后来,夫妻俩发现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小,后来发展到上厕所都不敢一个人去,晚上听到声响也会惊吓得大哭。怎么回事?该怎么办?李先生夫妇对此一筹莫展。

  李先生的孩子也许是独自在家时受到了惊吓,并且早期的惊吓体验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和调节,长期积淀下来变得严重化,并由此开始对一些特定的场景和东西也产生恐惧情绪和行为。
  首先,多陪伴孩子并给予他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幼年期孩子安全感的获得十分重要,只有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能对周围充满信任,才能有勇气去面对周围的各种事务并勇敢、妥善地处理各种问题。可以说,安全感和自信、勇敢、积极、友好、宽容等许多优秀品质紧密相连,是发展这些优秀品质的基石。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没有得到爱的满足和安全感的孩子成年后容易发展出退缩、冷漠、敌对、暴力等负面品质。
  其次要和孩子沟通,寻找令孩子感觉到惊吓的事物,找到威胁来源,并帮助孩子克服惊吓和恐怖等负面情绪和行为。
  如果孩子的惊吓和恐怖行为影响了他的学习和成长发展,就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若家长的帮助和支持不能改善孩子的状况,建议尽快寻求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人士的帮助。
  

他为什么会焦虑

  林老板(化名)白手起家,在房地产行业跌打翻滚20多年终于小有成就,可是这种财富却没有给他带来相应的安全感,偶尔午夜梦回,他会在黑暗中睁大眼睛,眼前的一切:宝马3系轿车,独栋带花园小别墅——真的能永远属于自己吗?自己会不会在转眼之间被打回到“解放前”?他很想知道如何消除自己的这种恐惧和不安。

  不少事业有成、地位显赫的朋友,在谈话中都或多或少地表达过类似的担忧:自己辛苦打拼得来的一切,会不会转
眼间被搬到一个自己找不到的角落,如同阿拉丁的神灯,一旦失去对神灯的掌控,已有的富丽宫殿和自在生活就会拱手相让。
  这种焦虑源于安全感的缺失。
  对具有不确定性的东西缺乏安全感本属正常——这种不安全感会使个体产生焦虑,焦虑可以调动人体的应对系统,增强自我保护和防御的能力。因为缺乏安全感而寻求保护的本能,促成了人类许多发明和创造的出现。比如,为了给自己一个安全的空间,人类从树上走下来,建房居住。
  房地产行业具有较大的波动性,林老板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源起也十分明显。从心理学角度讲,适当的焦虑和担心可以更好地帮助林老板做好自己的事业,倒是没有必要非得消除。唯有过分的焦虑,尤其是影响到林老板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焦虑状态,才是需要解决并消除的。
  不过这里也可以说说,易于导致焦虑的几个关联因素,便于林老板和读者朋友增多了解。
  一是个体的个性特征。个体才是焦虑的载体。如性格比较内向、思虑较多的朋友,常会有焦虑体验;二是当前工作的特点。如受环境影响大、变动频繁和挑战性大的工作更易带来较多的焦虑情绪;三是身体的生理不适,也会加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并产生焦虑情绪。
  

功成名就变虚空

  一直渴望成功,可是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小有成就的卫庆(化名)却突然感到生活索然无味。现在,财富的积累于他而言就是游戏中积分的变化,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生意场上的那么多应酬——和客户、员工、同行等等的交往,以前在他看来就是一个个闪着金光的机会,现在却让他疲于应付,不仅耗费着他的精力,甚至让他感到活着本身就没有了意义。想走出困境的他该怎么办呢?

  这里又要说到一个比较宏大的主题——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类千百年来追逐不止、探讨不休的话题。
  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财富的积累吗?财富总有一天也会像“游戏中的积分一样”,变得索然无味。所以,财富并不能成为我们一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究竟什么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呢?
  人们都知道,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和事业,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之一,却很少有朋友了解为什么工作和事业可以给自己带来愉悦感和幸福感。
  心理学家关于人类心理需求的层级理论表明,人类在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安全、交往和学习等需要后,会着力于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也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自我的价值,促成自我成就感的满足和实现。
  至于这个实现的途径,每个人由于经历和阅历的不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不同,对自我实现的认识也不同,我这里不便横加点评,给朋友们提供几个在寻找自我生命意义的时候可以思考的问题,仅供参考。
  你生命中有榜样人物吗?为什么他们会是你的榜样?
  你怎么评价自己?
  你希望别人怎么评价你?
  你的兴趣和爱好是什么?
  在几十年的生命旅程中,你最想完成的使命是什么?
  朋友们,若想构建自己的自我价值体系,绝不是仅仅通过这几个问题就可以完成的。这里若能抛砖引玉,我便会感到欣喜。

编辑  高淑英(yangnq@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