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教我的宝贝 等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8年第1期  [字号:  ]  

作者:■孔令雪
  

教教我的宝贝

  李先生是打苦日子过来的,生意发达后就不想再让孩子重复自己吃过的苦,所以对唯一的宝贝儿子,他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要什么给什么。看着孩子的愿望被满足后喜笑颜开的样子,他自己也非常得意。可是后来李先生看到,儿子越来越霸道,凡事总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包括父母。他试图去改变这种状况,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李先生对儿子的行为可以用补偿机制加以解释。
  在我们纷繁复杂的成长和生活中,个体的各种需求难以得到完全的满足,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遗憾或缺失。可是个体内在的本能却希望凡事都能让自己满足,若不满足,就会带来一种失衡,继而给个体带来相应的焦虑体验。
  为了减少焦虑体验,自我的心理调节机制便会启动各种方式来对抗焦虑。自我的缺失在亲人身上得到弥补便是其中一种调节形式。生活中类似的事例有如:由于各种原因自己无法读成大学的一些家长,希望通过子女圆自己的大学梦,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否则觉得自己人生不够圆满。
  认识补偿机制之后,我们需要对李先生教育儿子的方法做一个反思。李先生对儿子的爱是显而易见的,也代表了大多数中国父母表达对子女爱的方式。岂不知,在这样一个溺爱的过程中,善于舍己为儿的奉献型父母恰恰忽略了爱孩子的出发点和目的。
  我们爱孩子是为了他生活得更好,为了他能够幸福和快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终究需要走向社会去和周围的人互动。父母过分呵护和娇纵孩子,就等于告诉了他这样一个观念:我是最重要的;周围的人都要听从我的,优先满足我的需要……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社会资源和他人不是专门为某一个人存在的,被父母过分呵护的孩子犹如温室内的花朵,必然缺乏抵抗风雨的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案例中孩子的自私和自我,在李先生看来,似乎是自己“种瓜得豆”,一片苦心得不到回报,实际上,这是李先生“种瓜得瓜”的结果。
  能够反思并试图改变本身便是很好的开始,因为从那一刻起,你已经打开了改变的大门。李先生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等,有步骤地慢慢调整和改变教养方式。比如,教会他要学会分享等,力求在过程中改变,切忌抽刀断水。另外,学习相应的教育知识、寻求相关专家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也是改变目前状况的一种方式。
  

如果能回到从前

  因为一个失误,王老板不仅办砸了一笔价值百万元的生意,也失去了一个对公司发展举足轻重的机会。虽然知道后悔也没有用了,但他仍然沉浸其中追悔莫及。每天一到办公室,他就想,如果那笔生意没有砸,自己公司的流动资金可能就不会这么紧张;自己的事业也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以后可能再也遇不到这样的好机会了。在这样的思绪中,他无法调整好状态做眼前的事情,公司的生意也越来越低迷……王老板想知道怎样才能跳出这个心理怪圈。

  对自己的认识很清醒,明知道这样的思维无助于工作和事业的开展可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案例描述具有强迫观念的特点,存在强迫和反强迫的内心冲突和矛盾,是强迫观念的一个核心表现。
  可以先从认知上做些矫正。首先告诉自己,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再做过多的惋惜和祭奠,丢开过去的包袱开始关注今天的工作和生活,关注眼前的事务。如果还是纠缠于过去的思绪,要求自己马上回到当前事情上来,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向,这需要个人付出较大的意志努力。
  如果自我的认知调整不能改善当前的状态,可以通过行为矫正改变思维倾向,比如运用心理治疗上的“厌恶疗法”等。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为了改变或减少当前的不好行为而加入一个厌恶刺激,使不好行为慢慢消退。如果选择此法,建议寻求心理学专业人员指导。
  

如何与员工相处

  赵老板有这样一种想法,如果对员工太亲近,他们就会肆无忌惮、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所以他总是板着面孔对待他们,员工取得成绩他也是“警告”:不要太得意,骄傲的话下次可能就会做不好。时间一长他发现,员工的情绪都很消极,对待工作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见到自己更是躲得远远的,赵老板自认为对员工不薄,他不知道为什么换不来员工的努力工作。

  这个案例使我想到喜剧大师卓别林给我们刻画的一个形象:一个拧螺丝钉的工人走火入魔,以至于见到别人大衣上的钮扣也会去拧。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类拥有更高级的心理和情感功能。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除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外,其他几个层级的需要都与人类的心理和情感有关,比如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能否得到情感和心理方面的满足,是人们是否能积极生活的决定因素之一。
  如果老板以“权”压人,首先给员工的感觉是你不尊重他们,员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就会急剧下降。在一个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工作环境里,个体的心理需求不被尊重,个体的感情需要被严重忽略,自然会产生消极情绪,对待工作有一搭没一搭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诚然,丰厚的报酬在一定程度上或短时间内可以留住一些员工。但心理学调查和实验表明,和薪酬相比,人们更看重的是工作环境的心理舒适度,比如尊重、安全、和谐的同事关系等。
  优秀的管理者,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充分尊重。不一刀切对待所有员工,也不一种方式对待所有事情,而是灵活对待不同的人和事情,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赵老板的做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员工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一味地想要用较优厚的薪酬填补员工所有的需求,遭到员工的一些消极对待也算是必然。赵老板具有为员工考虑的心意,如果及时调整方式,把握和员工相处的度,做好积极有效的沟通,相信可以拥有和谐的雇佣关系。
  

给我一个"堕落"的理由

  大学毕业后贺力(化名)雄心勃勃地要创业,却发现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一方面,不去“庙里”拜佛烧香他就不能顺利开张、不给业务员回扣就不能顺利拿到货;另一方面,这些举动也让他觉得自己“跌入凡尘”,违背了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时不时会对自己有种厌恶感。他无法逃避,也不知道该怎么去说服自己。

  天平的两端,一边是道德标准和长久以来形成的道德自律,另一边是为现实所迫的非道德行为,该怎么选择?这往往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境。道德原则是社会群体中大多数人认可的行为标准,有无形的约束力,起社会教化作用,共同遵守一定的道德规则,有利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发展。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益的驱动会出现各种违反道德原则的行为,并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常态化。
  当内心的道德标准和现实产生冲突的时候,个体长期执行的道德标准遭到冲击,个人道德体系平衡被打破,便会产生焦虑体验,这是常见的心理反应模式。
  人类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看个体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并获得个人发展。当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时候,并不尽然全是周围的“黑暗”,也许是自己忽略了一些东西,缺乏变通和灵活。举个例子,如果抱着15世纪的法典去判断20世纪的事件,也许很多事情都会给出一个荒谬的结论。15世纪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象得到如今我们使用的许多常见的工具,比如我现在打字用的电脑。
  当然,这里并没有一丁点鼓励大家去纵容社会上一些不道德行为的意思。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提醒大家,如果你与周围的大多数人差别很大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是反省自己。变通和灵活是适应社会并获得个体发展的一项重要基本能力。用刻板的道德标准去要求自己容易把自己限于一个夹板空间,狭小逼仄,更何况“不去‘庙里’拜佛烧香就不能顺利开张”的结论似乎也经不起推敲。
  案例中烦恼的朋友,接纳自己是首先需要做的,调整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去掉夹板,会容易看到阳光的空间。

编辑  高淑英(yangnq@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