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公布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一方案将五一休假从原来的3天压缩到1天,同时中秋、清明和端午3个传统节日则各休1天,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取消五一黄金周几成定局,那么对商家来说,这个消息是福还是祸呢


少了黄金周 何处觅黄金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7年第12期  [字号:  ]  

作者:■本刊记者 张琳
  

黄金周渐成鸡肋

  黄金周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拉动内需、促进经济的历史使命。
  1999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面临经济不景气、内需低迷的困境。于是国家改革了休假制度,将原来的7天调整为10天,国庆增加1天,五一增加2天,周末上调下错,形成2个长假期。希望以此拉动内需、发展经济。
  1999年的“十一”是第一个黄金周。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出游人数达到280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41亿元。随后是2000年黄金周的“井喷”。当年的“五一”黄金周,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4600万人次,旅游收入181亿元:“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人数达59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0亿元。根据统计局和旅游局共同发布的统计数据,从2001年至今的7年,全国黄金周旅游收入年均增长速度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黄金周带来的经济效益,让从事旅游业以及零售、餐饮、交通、住宿等行业的商家异常兴奋。
  但是9年过去了,黄金周对消费的边际贡献正在递减,相反商家的短期成本剧增,消费者所享受到的服务质量却明显下降。越来越多的商家发现,骤然增加的人流严峻地考验着按平时标准配备的安全、交通、住宿、餐饮、娱乐、公共设施…
  …人们把黄金周比喻成一个腰围3尺8的胖子,被硬塞进2尺5的裤子里,浑身的不自在可想而知,对裤子的破坏可想而知,穿上它干活的效率可想而知,一旦瘦下来造成的巨大浪费也可想而知。
  过度集中的人流使“遍地是黄金”的黄金周最后却成了“遍地是人群”、“遍地是垃圾”。更多有条件的人开始选择到国外去度假,中国国际旅游业沦为花汇产业,而非创汇产业。
  于是,在今年两会期间,由蔡继明教授任组长的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研究组强烈呼吁取消黄金周。蔡继明认为,从全年和整体来看,和旅游消费直接相关的是国民收入而不是黄金周。尽管黄金周期间市场看起来一片红火,商家都赚得盆盈钵满,但是,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在黄金周大手大脚,接下来就可能节衣缩食,因此引入黄金周这个变量对商家总体收入的影响不大。设置黄金周的目的应该是唤醒国民旅游的意识,改变人们的休假观念和方式,促进旅游产品的设计创新和调整,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因此黄金周也该功成身退了。
  黄金周里少黄金,这无疑是极让人沮丧的结论。但是,即使是“井喷”式的效益,依然让商家振奋。那么,一旦“五一”黄金周取消,商家该从哪里找回这块突然消失的蛋糕呢?
  

传统节日:东边损失西边补

  传统文化的回归是这次方案调整的旗帜之一。假日调整方案公布后,几乎所有的商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从“五一”黄金周转移到了传统节日上。相对于取消“五一”黄金周,中秋、清明、端午各放1天假的安排赢得了一致赞同。
  对于旅游业来讲,把这几个传统节日变成法定假日显然是一个绝对利好的消息。
  丰富的文化内涵之外显露的是更加丰富的商业内涵。端午节赛龙舟是不是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呢?清明节是不是可以开发与祭祀相关的产品呢?中秋节的月饼已经开发到极致,甚至有些离谱了,但是,能不能开发与赏月相关的活动?能不能办音乐会?能不能在闲暇时间开发更多的周边产品?
  蔡继明教授曾亲历过波士顿的端午节,竟然有如今在国内难得见到的热闹,河岸边围满了人,赛龙舟、看杂技、赏美食,全民同乐。浓烈的节日气氛吸引的不仅仅是身居海外的华人,更多的还是美国人。现在全世界的人都开始过中国节,纽约甚至已经把春节变成了自己的节假日……
  “传统节日不仅能吸引中国人,还有外企的外国人,甚至会有国外的游客专程来中国消费,这对商家来说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蔡教授对记者说。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必然促使一大批与节日相关的产品和企业品牌应运而生。
  此外,人们原本没有时间过中秋、端午、清明,如今有了假期,势必形成一个大规模的过节人潮。这些传统节日必然会形成新的出游高峰,为旅行社带来新的旅游增长点。
  在西安某旅行社任副总经理的许小姐说,现在国内旅游的特点是旺季特旺、淡季特淡。因为黄金周的高峰特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避开黄金周出游,这对旅游业是一个无形的损失。如果把黄金周分散成小长假,人们对出游时间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虽然这一举措有可能影响到长线旅游,但将大大提高出游频率,对旅行社整体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还没有具体的方案出台,但是肯定会根据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目前我们正在做明年几个传统节日期间的国内游和短线游市场,这是假日改革实施前的准备。”许小姐说。
  

带薪休假:几家欢乐几家愁

  与取消“五一”黄金周相伴相生的是带薪休假制度的出台。虽然政府部门一再强调,正在征求意见的带薪休假制度与黄金周是否取消无关,但绝大多数的学者和媒体都认为,带薪休假与黄金周调整有着天然的相关性——它很大程度上被看作是取消“五一”黄金周的补偿。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企业和员工大多对带薪休假能否实施心里没谱。这种担心并不意外,事实上,带薪休假制度早在1995年就写进《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有带薪年休假”,但实施细则却迟迟没有出台。在整个“十五”期间几乎没有被提及,虽然列入了“十一五”计划,但随后又被取消。如此一波三折让带薪休假如同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
  此次法制办突然将带薪休假制度提上日程,并且拟在假日制度改革方案实施之前出台,这一系列动作似乎透露出相关部门坚决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和取消黄金周的决心。
  对这一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举措,各行各业反应各异。拍手称快者有之,痛斥其弊者有之,不置可否者亦有之。
  旅行社的许小姐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旅游企业的风险越来越大,由于黄金周造成的瞬时高峰,使供应商如酒店、饭店变成卖方市场,旅游企业必须提前拿大笔押金去预定,风险倍增。现在将人们休长假的时间错开,可以缓解旅行社这方面的压力。”
  北京某商场一工作人员说,“把‘五一’黄金周改为带薪休假,对商家不会有太大影响。目前,零售业已经日趋完善,不仅在假日,商场平时也能根据顾客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安排一些活动,根据自己的定位及营销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
  但常州某零件铸造公司郑老板的抵触情绪却异常坚决,“我们这个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开一个小时的机器就要出一个小时的产品,本来这次假日制度改革就增加了一天假期,现在又要实施带薪休假,那企业的损失谁来补偿?”
  蔡继明教授对记者说,这种反对的声音是可以理解的,这次假日制度的改革对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影响比较大,毕竟企业增加了成本。但是企业可通过提高效率或者其他方式来弥补,如果员工的休息权得不到保障,即使工作也出不了高效率。
  如果说取消黄金周对有些商家而言还留有遗憾,那么带薪休假无疑是一剂强心针。通常,旺季之后就是一个长期的淡季,过了黄金周,商家为了应付客流而增加的生产能力立刻被闲置。带薪休假保证了每个企业的放假时间可以错开,人们有时间做长途旅行,旅行社和景点既可以避免“井喷”带来的压力,又可以细水长流,避免了饱时撑死、饥时饿死的尴尬。而且可以长短线搭配,提高了企业运营的含金量。
  “成熟的企业是最忌讳大起大落的。”蔡继明教授告诉记者,“更多企业喜欢细水长流,相信这次假日制度改革会促使企业形成更健康的发展模式。”

编辑  何健(hej@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