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也是我的舞台之守望篇


在等待中寻找机会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7年第8期  [字号:  ]  

作者:■见习记者 刘佳
  

从2006到2008

  全长260米的三里屯算得上中国酒吧第一街,是老外和年轻人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休闲娱乐名街。
  3.3大厦,“三里屯商圈”改造下的产物,据说3.3的意义是投资3.3个亿,位于三里屯33号。与一般服装市场相比,3.3的优势是明显的,精致的装潢,优越的位置,相对较高的货品档次。开业之初大厦保持了90%的商户入驻率,但是后来因为区域内商业气氛不浓、施工等因素,导致3.3服装大厦的经营受到影响。
  杨老板,3.3大厦商户,经营两年生意始终冷清,现正苦苦维持中。
  我4年前就在三里屯开服装店,那时周边一起干服装的有不少。我们做的大多是外国人生意。因为三里屯挨着使馆区,老外爱泡吧,有时候晚上10点11点我们也不关门,我店里的货也大多是欧版的或者走外单的,适合老外穿,生意还行。2005年3.3建成,广告宣传得很不错。虽然当时租金贵点儿,但我很看好这块地方,那时整个三里屯都在改造,说是建成“新三里屯”商圈,和我一起进来的有不少过去一起开店的老邻居,冲着2008年奥运会,我们都觉得这个商圈能成气候,等酒吧街改造好了,中外客人会更多。
  也怪,从一开业生意就特别冷清,经常好几天不开张,不光我一家,所有邻居都一样。这样坚持了有1年半吧,周围的店主换了好几拨,后来连转让都转让不出去了,5层楼的大厦你去走走看,2/3都关着门。现在我也矛盾,走吧,舍不得,不走,这么耗着谁心里也不踏实。去年有一阵我真有点灰心,想把店退了。跟商场方面协调了半天,答应再给我一个位置更好的新店,还不收租金,只要我愿意坚持干。我答应了,因为去年是2006年,我就选了门牌是2006的店,希望能带来好运气,1年下来生意还是不行,我跟他们开玩笑,说今年再把2007那家店送给我开,要是开到2008还是亏本,就彻底不干了。
  事实上我还是想坚持,当时盘下第一家店的时候我就看中了这儿的环境,虽然我们这儿卖的东西都不便宜,但大部分都是商场里买不着的外贸货。我们主要面向外国人和小资白领,这些人比较懂货,3.3的营业时间也符合她们的作息。这儿的装修和购物氛围都不错,说实在的档次比“雅秀”、“秀水”那边高多了,我觉得这儿没有理由不火,现在和我一起坚持的几个店主都想,这两年先这么维持着吧,反正现在商场方面基本不怎么收我们的租金,商场和店家一起扛着。2008说话不就到了吗,说不定熬过了这阵,奥运一到,酒吧街的观光客就能把这儿带火。
  

外地老板与洋顾客

  李先生,30岁。2007年5月从苏州来到北京,想趁奥运到来之前在北京开一家丝绸专卖店,在选址时大费周折。
  最开始我想把店开在“秀水”,在外地人眼里北京最有名的服装批发市场就是“动物园”和“秀水街”,我卖丝绸制品“动物园”显然不合适,所以我就冲着“秀水”来了。外国人认中国丝绸,觉得是好东西,带回去送人什么的合适。可来了北京才发现,“秀水”的租金太贵了,像我这样小本经营的店铺根本进不了那种大商场,租金能不能挣出来都是问题。可丝绸又不是大街上铺块布就能卖的,有档次的摊位才能吸引老外,老外多的地方才能卖上价。我跑了不少地方,“雅秀”、日坛路那边,可成熟的客流大的商场租金都贵得要命,有些商场倒是便宜,可导购比顾客还多,心里真没底。而且来了北京才发现卖丝绸的真不少,有的质量其实挺差的,可老外不懂,我看卖得还挺好。好像大家都看准了奥运快到了外国游客会越来越多,好地方都占满了。我来了快1个半月,始终没租到合适的店面,虽然动过打道回府的念头,但我现在决定还是挺一挺。

编辑  张琳(hej@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