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上购物已经是一种生活常态,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淘宝上有一家特殊的商店——善淘慈善商店生活馆。这里的商品与别家店铺的不同之处在于,所有商品都是由个人或企业捐赠的,而网店的大部分工作则是由残障人士完成的。
善淘模式
善淘的创始人周贤在英国留学时,受到伦敦街头琳琅满目的慈善商店的启发,回国后于 2011年创立了善淘网,并在淘宝网开设网店,通过对社会闲置物品的回收,让物品适得其所,减少碳排放、所得的收入用于支持公益事业。
据善淘网联合创始人、公益市场总监余诗谣介绍,捐赠的物品会经过清理、整合、拍照、上传,再在网上义卖。根据《善淘网2014年度透明报告》,2014年全年,共有6000名左右的淘宝买家在善淘网店购物,成为24734件闲散物品的新主人,他们被善淘称为善意的买家。这些买家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和北上广地区,经过4年的发展,现在,善淘的宝贝足迹已经遍达全国各地。
善淘网坚持公开透明经营,在《善淘网2014年度透明报告》上可以看到,善淘网的收入与处理商品件数都精确到个位。透明报告显示,善淘网2014年全年收入达1597230.77元,其中自营性收入达到1292053.51元。“目前善淘网自营性收入占80%.”余诗谣说,所得收入主要运用于四个方面,庇护性就业运作维护费、运营成本费、庇护性就业补贴和公益倡导费用。
“其中庇护性就业成本是最大的开支。”余诗谣表示,现在善淘网有30多个工作人员,兼职人员有二三十个,有一半是残障人士,其中,大部分有听力障碍,有一部分有肢体障碍,对于这些员工,除去正常的工资,他们的培训费用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培训一个残障人士就业,一般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并且需要在每一个受培训的残障人士身边配一个正常的工作人员。他们在一开始工作时常常有不适应的现象,有时会生产一些残次品或是发生工作疏漏的情况,善淘也要为此付出成本。
让每一个都有价值
“让每一个都有价值”是善淘一直倡导的理念。余诗谣解释道:“这包括每一个人、每一件物品。闲置物品对于它的主人来说没有用,但是对需要它的人来说是有用的;同样,面对残障人士,我们不要只盯着他不能做什么,而要看他能做什么,使残障人士发挥价值。”
据统计,仅上海一个城市,白领女性衣橱里就有价值近100亿元人民币的闲置衣物,有些人希望捐给贫困地区,但又面临物流贵、慢、没有固定捐赠点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城市部分居民的衣物可能不适合贫困地区人群穿着。善淘网鼓励人们将闲置的物品捐赠到善淘网,让衣物在城市流转,再用所得的款项去帮助贫困地区。
为了减少浪费,物尽其用,善淘网提出“做负责任的捐赠人”的理念。
善淘对于物品的捐赠有严格的要求,所捐物品必须要达到九成新才能上架。
以往,很多捐赠物品达不到善淘网的上架要求,善淘不得不对这些捐赠物品进行二次处理,造成了很多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善淘提倡捐赠者做一个负责任的捐赠人,不要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捐赠人,除了保证所捐衣物达到善淘的要求,还需要捐赠者自己先付邮费。据余诗谣介绍,“这也是为了把做公益的钱用在刀刃上。刚开始的两年,对于江浙沪地区的用户,善淘实行上门取件,但是我们发现,邮费支出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后来我们鼓励捐赠者自己先付邮费,之后善淘再以等额购物券的形式返还给捐赠者,捐赠者可以用它在善淘网店里购物,这种方式推动了善淘这个慈善项目的持续发展。”
“让每一个都有价值”的理念体现在:善淘不止为残障人士提供一份工作,像所有的社会企业一样,他们更强调为这些残障人士提供可持续的,有尊严的工作岗位。为此,善淘网建立了全纳式的工作环境。
据余诗谣介绍说,全纳式的工作环境是国外兴起的一种管理理念,具体应用到善淘网就是,为残障人士提供“庇护性就业”,这并不仅仅是在残障人士工作的场所设置一些物理性的扶梯、无障碍通道等硬件设施,还要提供更加软性的工作方式、改善残障人士和正常人的沟通方式、推进团队协作和岗位优化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真正无障碍地工作。
“就拿岗位优化来说,在善淘网,物品的清洁、整理、相片拍摄、图象制作、分发物流,大多是由残障人士完成的。”据余诗谣介绍,一项工作里面如果包含了多个需要判断的逻辑问题,残障人士很容易搞乱。正常人遇到问题可以马上提出来,而残障人士在沟通方面往往存在更多问题,此外,由于他们获得一份工作并不容易,许多人常常因为紧张更容易出错。“我们结合每个人的特点,把复杂的工作拆成比较简单的程序。比如,一般的‘买手’需要做两个判断,一是一件衣服可不可以上架,二是不能上架的衣服怎么处理。我们会把这个岗位拆成两个岗位,分给两个员工,我们的员工会更专注,效率更高,这就是所谓的岗位优化。”余诗谣说道。
据了解,优化后的效果很明显,在同等时间下,残障人士的效率反而是正常人的两倍,因为他们只需专心做一件事,错误率也会更低,这就是岗位优化的积极作用。
流动慈善商店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助残公益活动,深入体验慈善商店的公益模式,了解“让每一个都有价值”的公益理念,除善淘线上商店,善淘还独创了“42@ everywhere”公益项目,意为在任何地方都能举办的“流动慈善商店”。
有了“42@”,企业和个人都可以通过捐赠闲置物品或善意购买商品随时随地做公益。善淘已经跟很多企业进行了合作,2014年,共有30多家企业参与“42@”的活动。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上海部定期在企业内部为善淘做捐赠,此外,天猫平台上的“天猫特卖”也曾与善淘网合作开展过以旧换新活动。
除了线上商店和流动式的慈善商店,善淘还会举办多种其他公益倡导活动。据余诗谣介绍,去年11月底,他们做了首届公益时装秀,秀场里的模特有导盲犬、有坐轮椅的人、有盲人,还有视听障人士和专业模特。“我们希望让他们也能有机会体现美,感受美,活动效果很好,当晚我的朋友圈几乎被这场活动刷屏了。”余诗谣说。
谈到未来的发展,余诗谣表示,他们希望将善淘的南通营运中心通过流程标准化复制到珠三角等其他地方,造福当地残障人士。希望未来5-8年可以将善淘摸索出的经验和一些经典案例总结出来,通过给商业企业提供培训课程广泛传播,使更多的商业企业愿意雇佣和帮助残障人士,在更大的环境下改善残障人士的就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