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针对互联网金融频出政策,使得坊间出现很多唱衰言论:“90%的P2P网贷平台将面临倒闭”、“P2P网贷行业面临大洗牌”等言论不绝于耳


互联网金融政策密集出台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5年第9期  [字号:  ]  

作者:马玉霞

  今年七八月份,对于包括P2P网贷在内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注定意义非凡。

  2015年8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使用法律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民间借贷进行了法律上的定义,并对高息借贷平台划定了“两线三区”的利率红线。这是短时间内国家针对互联网金融出台的第三项政策,包括7月18日央行联合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

  短期内针对互联网金融频出政策,使得坊间出现很多唱衰言论,“90%的P2P网贷平台将面临倒闭”,“P2P网贷行业面临大洗牌”等言论不绝于耳。

  政策密集出台,对P2P网贷行业意味着什么?P2P网贷将何去何从?

  蓝海还是红海?

  P2P网贷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借款者可自行发布借款信息,包括金额、利息、还款方式和时间,实现自助式借款;借出者根据借款人发布的信息,自行决定借出金额,实现自助式借贷。

  这种借贷方式于2005年起源于英国,2007年引入中国。P2P网贷在中国的发展虽然晚了两年,但是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据网贷之家数据显示,2014年底,国内P2P网贷平台已经达到1300家,截至2015年7月底,正常运营的P2P网贷平台2136家(不包括问题平台),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已增至2391.8亿元,且最近一年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样快速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规模和金融业态有关,用户多,加上信息不透明,这就需要互联网金融来做很多事情。

  从以上数据来看,中国的P2P网贷行业已非蓝海,尤其是近期P2P网贷平台的盲目扩张导致竞争加剧,各平台之间为争夺用户大力宣传、推广,烧掉不少钱。同时,由于前期政策不明朗,监管方面仍有诸多漏洞,使得问题平台频现,跑路、提现困难等问题层出不穷,很多投资者蒙受了很大损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其公司的坏账率高达10%-15%,这在行业内非常普遍。网贷之家的数据印证了这位匿名人士的说法,2015年7月底比上月新增问题平台109家,累计问题平台达到895家,而到了8月7日,这一数字就增长到907家,所以才会有“90%的P2P网贷平台面临倒闭”的言论,有业内人士直言“P2P网贷平台是个不可趟的泥潭”,劝诫同行及早脱身。

  监管政策出台是情势所需

  行业乱象频生,监管政策的出台显然是情势所需,同时也可以看出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个行业的重视,那么近日出台的政策对这个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指导意见》重申了个体网络借贷机构的信息中介性质:为借贷双方的直接借贷提供信息服务,不得提供增信服务,不得非法集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资金池又往往是这些P2P网贷平台应对客户提取现金需求的一种必要,这中间就存在一个矛盾。对此,记者采访到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亚平,他认为,从国外P2P网贷平台(如美国的LENDING CLUB)的经验来看,P2P网贷平台本身就应是纯粹的中介,不应参与具体借贷业务或垫付资金,至于客户提现,应该通过担保等其他方式实现,这中间有矛盾,但绝不能通过资金池的方式去解决。北京银库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裁王清也认为,问题平台频出正是因为资金池,导致应该对应的项目没有对应起来,平台不设资金池,做好信息披露和匹配,自然能控制好风险。

  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到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除另有规定,从业机构应当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客户资金与从业机构自身资金分账管理。“P2P网贷平台的资金由银行托管应当是主流”张亚平教授说,这也是大部分P2P网贷公司正在做的事情,前有宜人贷与广发银行合作,近有积木盒子与民生银行对接,“从P2P网贷行业的发展和政策趋势来看,银行系P2P网贷平台正在崛起,未来,银行与P2P公司融合应该是主要方向,二者竞争与合作并存。”张亚平教授在谈到网贷公司与银行的合作方向时说。

  征信问题是一直困扰着P2P网贷公司的大难题,也是很多P2P网贷平台成为问题平台的一个因素。由于借款人违约成本小,致使他们还款意愿不高,而P2P网贷平台没有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统,使得借款人更加无所忌惮,这是这个行业一大毒瘤。针对这种情况,《指导意见》提到,允许有条件的从业机构依法申请征信业务许可。张亚平教授也指出,征信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没有银行背景的P2P网贷平台,在开展业务时受到的限制较大。但目前统一征信市场困难较大,体现在:一是各银行自己掌握的客户征信数据无法共享;二是央行征信系统数据不全(尤其缺乏小微客户的信息),接入成本高;三是民间征信(如阿里巴巴的芝麻征信)刚刚开始运营,效果有待观察。张亚平教授认为,作为金融行业的“基础设施”,建立统一的征信体系非常有必要,最好是以“民间+政府”的方式推进。王清也认为,央行应该把征信系统向P2P网贷平台开放,这样央行的征信系统信息也会更加完善,P2P网贷行业也会更加规范。

  P2P网贷的出路

  很明显,《指导意见》加大了对P2P网贷平台的监管,坊间曾戏称其为“压死P2P网贷平台的最后一根稻草”,对此,王清认为新规之下,那些合规经营的企业大部分是能生存下去的,反而是那些搞资金池、搞自融、搞自保的企业很难持续下去,会有一些企业倒掉,被合并或兼并。张亚平教授认为,短期来看,P2P网贷行业面临重新洗牌,一些P2P网贷平台可能因各种不合规而出局,但从长期来看,这对该行业的健康发展有推动意义。

  P2P行业激烈的竞争让人联想到前两年团购行业激烈的“千团大战”,团购行业经过竞争、兼并、淘汰之后,剩下几家寡头垄断的局面,P2P网贷是否会步此后尘呢?对此,王清显得非常乐观,他认为,P2P是为一个小群体服务的,有很强的区域性和群体性,如果做得好,不需要做到很大规模就能赚钱。

  他提到,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有1万多家银行,即使经过了兼并重组,现在仍有7、8千家。我国的P2P网贷平台也是如此,大多数都能够很好地生存。

  北京银库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刚刚得到美拓资本领投的1亿元,王清开始信心满满地布局他的“互联网金融+”

  业务。银库目前除旗下的“最优贷”和“我会投”业务,还开始布局跨境业务,像海外投资、留学等,使得P2P逐步与业务场景结合,增加用户黏性,解决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问题。据王清介绍,目前该公司的P2P网贷业务利润比例正在逐步减少。“正是因为看到P2P网贷平台很难做大,所以我们转而做一些和其他行业相结合的业务。”及早转型,减少对单纯P2P网贷业务的依赖,这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