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的安全问题并不仅仅是生产企业的问题,更是供应链的问题,在印染、加工等各个环节上都需要加强监管


儿童服装:朝阳产业的安全隐患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5年第6期  [字号:  ]  

作者:石海娥

装饰有各种亮片、仿水钻贴片等饰物的童装十分畅销

  近期,网上四处流传“致命儿童连帽衫”的说法,这种说法究竟是真是假?央视《是真的吗》栏目组特意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是:模拟人帽衫上的拉绳在滑梯上突然卡住后,拉绳上受到的力大概是680牛顿左右,相当于70公斤,是儿童(假人)体重的五至六倍,而这只是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可是,很多孩子一起玩滑梯时,你推我挡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下,帽绳卡住后又会怎样?实验组看到,模拟人受到了1300牛顿左右,相当于近140公斤的力,为孩子体重的十倍左右。

  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骨科主任牟明威表示,这个力量作用在儿童身上,首先会压迫儿童的皮肤,然后是气管,如果儿童比较胖,当时就会造成脊髓损伤,脊髓损伤会导致儿童呼吸肌麻痹,且持续时间很长,足以造成脑缺氧以至于脑死亡,根本没有抢救机会。即使儿童较瘦,这么大的力量压迫在皮肤上,死亡几率也非常大。

  近年来,儿童因连帽衫致死的案例时有发生,连帽衫的拉绳已经成为威胁儿童安全的隐形杀手。

  残酷的现实

  儿童服装的安全隐患仅限于连帽衫拉绳吗?当然不是。儿童服饰专家齐辰浩介绍说,目前我国童装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质量问题,如衣物的甲醛含量、PH值超标,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破坏儿童DNA的致癌物芳香胺,染色牢度差以及纤维含量标注与实际不符等;二是童装特有的问题,如服装上的小配件(蝴蝶结、纽扣、拉链头、绒球、流苏、装饰性闪光片、珠子等)容易脱落,拉链等金属配件存在锐利边缘、毛刺,容易割伤或刺伤儿童等等,这些情况都威胁着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虽然近几年国家也在积极监管,但目前来看,童装的安全问题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不仅国内童装质量频出问题,就连出口童装也不能幸免,我国童装的安全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声誉,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齐辰浩坦言。

  在齐辰浩收集的诸多关于童装危害儿童健康和安全的案例中,有一个发生在温州的案例非常耸人听闻。“儿童小毅(化名)出于好奇将装饰在自己外套上的12颗小珠子塞进了自己的耳朵,直到将耳朵堵得听不见,小毅才告知父母。”小毅最终在医院接受了全麻手术,幸运的是,他的听力没有受到损伤。

  小毅所穿的这件衣服是否符合我国的童装标准?齐辰浩解释说,全国服装标委会发布的《儿童服装安全系列标准简介》,第三条“在尖锐物的安全性”

  中明确指出,婴幼儿服装印花部位不允许含有可掉落的粉末和颗粒;绣花或手工缝制装饰物不允许有闪光片和颗粒状珠子或可触及性锐利边缘及尖端的物质。第四条“小部件脱落的安全”中明确规定,“花边、图案和标签不能只用胶粘剂粘贴在服装上,应保证经多次整理后不脱落”,小毅轻易就将12颗小珠子取下并塞入自己的耳朵中,这件衣服显然是不合格产品。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装饰有各种珠子、亮片、仿水钻贴片以及重金属的童装依然被大量生产且十分畅销。

  齐辰浩强调,虽然目前我国童装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也达到国外标准同等水平,但在童装燃烧性能、重金属含量、塑化剂等非常规指标方面须进一步完善,以燃烧性能为例,我国仅有少数产品标准有要求,而国外对这一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如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儿童睡衣易燃性标准(16CFR1615和16CFR1616)》、英国标准BS5722:1991《睡衣用织物和连衫织物的可燃性规范》以及加拿大的《危险产品(儿童睡衣)条例》等,我国须继续加强这一方面的标准修订工作。

  在齐辰浩看来,童装面料不合格虽然早已不是新鲜事,但还不会给儿童造成致命的伤害。“有的伤害却是终身的。”齐辰浩将话题聚焦在了大多数家长都不会关注的雨衣上,他向记者展示了环保专家董金狮的报告,报告中写道:雨衣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通俗来说,是氯乙烯单体的集合,在儿童玩具和家具中广泛使用。为了增加聚氯乙烯的弹性和柔韧性,生产者会添加塑化剂,但事实上,这些塑化剂是不允许用于儿童食品和成人用的含油脂类食物的食品包装上的。

  “生产商为了保证雨衣不发硬、发脆,就会在儿童雨衣中添加塑化剂,塑化剂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从而干扰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塑化剂对人类的危害是隐性且慢性的,所以很容易被忽视。”齐辰浩说。

  大品牌值得信赖?

  由于我国童装领域频发安全事故,很多理念先进的父母开始转而青睐国际大品牌,各种国际童装品牌也开始铺天盖地地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国际品牌大多身价不菲,一件学龄前儿童的T恤价格可以达到数百元。郑女士是一位4岁女孩的母亲,为了安全,郑女士从不在小店为女儿买衣服,每年夏天,她花在女儿衣服上的费用都在3000元到5000元之间。

  大商场的大品牌就一定靠得住吗?

  齐辰浩拿出了2014年1月国际环保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童流河污——全球品牌童装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调查》,报告显示,博柏利、阿迪达斯、耐克、彪马、李宁、迪斯尼、C&A、GAP、H & M 、P r i m ark、优衣库、Ame r i c a Apparel等国际知名品牌的童装全部被检测出有毒有害物质,其中超过三分之一产自中国。环保组织要求这些品牌立即消除其供应链中使用和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据了解,此次参与检测的样品是于2013年5月份至6月份期间,分别在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采购的82件儿童与婴幼儿服饰样品,产地涉及中国等12个国家。

  某童装品牌采购部经理坦言,“因质量问题被退货的童装不在少数,其中不乏大品牌。”在该经理服务的童装企业中,每年都会有因染料不合格,色牢度不过关等问题被退回的产品。如何处理这些产品?该经理说:只能在国内市场上低价销售,销量也不错。

  对于上述采购经理所说的情况,齐辰浩表示,“如何消化库存一直是服装界的热门话题,库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乏因为质量问题被退货的。”经营外贸童装近8年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国内市场的童装价格并不比美国低,大量渠道成本吃掉了利润,工厂为了保证利润,只能尽可能地节省成本,本该用达标面料的衣服因为成本问题就使用了不达标或部分不达标的面料,这种情况在某些大品牌中一样存在。”

  “但我们也不必太过悲观。”齐辰浩说,并不是每个童装品牌都会因小失大,市场上还是有一些可以信赖的品牌,尤其是近两年,随着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在国际贸易中已将服装产品的安全性能列入质量要素的重要一环,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一些安、卫、环标准,对服装实施检测,这对我国规范童装市场、降低童装安全隐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供需失衡是痛点

  童装业被誉为我国的朝阳产业。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2015童装产业报告》显示,童装产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可达25%至30%,预计到2015年,我国婴幼儿服饰棉品和日用品的市场容量将达到2279.8亿元。

  而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的报告称,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及社会与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童装的消费支出在家庭的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也逐年上升,由2005年的人民币717亿元增至2014年的3524亿元,未来几年中国高端童装市场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零售额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据《中国儿童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0—17周岁的人口超过3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随着80后、90后进入生育期,加上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未来儿童人口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将为童装市场奠定快速发展的基石。”齐辰浩说,“不过,相对于市场的旺盛需求,我国的童装年产量却远远不够,这是造成童装市场频现不合格产品的另一个原因。”

  “童装供需失衡导致我国童装市场混乱不堪,70%的生产企业处于无品牌竞争状态,有品牌的童装只占市场份额的20%左右,而且还多数分布在城市,更多的无品牌生产企业则分散在广阔的农村市场。”齐辰浩称,农村市场较落后的理念和条件都无法保证童装的安全,但这并没有影响这些童装通过各种渠道销往全国甚至全世界。

  有业内人士的观点和齐辰浩的如出一辙:虽然童装市场潜力巨大,但童装市场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竞争格局,我国高端童装行业还没有形成强势领导品牌,市场集中度比较低,童装行业已然成为我国服装业的最后一块蛋糕。同时,与成人服装相比,童装的生产工艺更加复杂、流程较长,不少品牌童装为了体现童趣,在设计上采用绣花、贴花、印花、嵌线、镶拼等工艺,而这些工艺又非常耗时、耗工,增加了制造成本,这对中小型企业将会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对于童装安全问题,齐辰浩最后指出,童装的安全问题并不仅仅是生产企业的问题,更是供应链的问题,在印染、加工等整个供应链上都需要有力的监管。可以说,童装安全问题不仅仅是改变一个环节就可以化解的问题,它需要政府以及整个童装产业链的协同作战。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