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帝酿酒有限公司用天然气锅炉取代燃煤锅炉

唐山市许多钢厂已经停产
走在河北省唐山市有些萧条的工业区,空气清新,蓝蓝的天空中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放眼望去,多数工厂已停止生产,院内杂草繁茂,一片寂静。这与记者此前对唐山的印象大相径庭,这还是那个终日烟雾弥漫的重工业城市吗?
“从去年开始,唐山停产的企业不计其数,所以春节后空气质量一直非常好,我在唐山生活30多年了,这样的情况几乎没有出现过。”一位唐山市民如此感慨。为了留住蓝天,环保部门主导的节能减排运动正在唐山企业、尤其是重污染企业中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这样高强度、大力度的环保整治下,处在钢铁、水泥、陶瓷等节能环保投入巨大的行业中的民营企业能否凤凰涅,浴火重生?从事农产品种植、加工等绿色环保产业的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能否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唐山能否在这次环保风暴中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举步维艰”,这是记者在唐山采访民营企业时最大的感触。在谈起环保话题时,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表示愿意全力支持和配合环保部门做好节能减排的工作。但企业也纷纷展现自己的无奈,“在市场环境好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慢慢消化节能环保所需的投入,但在目前市场环境低迷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可能就撑不下去了。”
环保风暴袭击钢铁行业
“你们是环保局的?”看到记者拍照,几个保安从门岗里出来询问。在得知记者的意图后,他们显然放松了警惕,开始闲聊起来。
在唐山市,这个钢铁厂的规模不算大,有3000多名员工,以前效益不错,好的时候一个作业组长年收入有十多万元。现在钢铁市场不景气,生产一天赔一天,为了减少损失,老板只能选择关炉停产。
记者提出能否到厂区转一转时,其中一个保安立刻拒绝了记者的要求,他无奈地说,“你看,大门都被石墩堵起来了,不允许外来人员入内,就算你进去了也找不到一个人,春节前工厂已经停产了,现在只有保安部门正常上班,剩下的员工都放假了。”
“2 0 1 3年11月之前,如果你来唐山,走在这个街道上,会看到拉着铁粉和钢筋的大货车进进出出,厂区还会时不时传来抬杠、卸货发出的巨大撞击声,抬头看,可以看到很多高炉都吐着白烟。”唐山当地一位钢铁工人告诉记者,而现在,触目所及的只有一个个紧闭的大门和唐山钢企老板与工人的落寞。
没有见证过唐山钢铁行业的辉煌时代,很难感受这种落差,“如果给世界钢铁产业排个名,那就是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这个看起来像个笑话的民间传言,曾经让无数唐山人引以为豪。但这座因钢铁而兴起的城市正在发生着巨变,新《环保法》的实施以及政府对环境污染的高度重视让唐山因为钢铁行业的高耗能和高污染再次被推向了风头浪尖。
据了解,钢铁厂是当前中国主要的污染源之一,钢铁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选矿、原料堆放、烧结、焦化、炼钢、轧钢等都会影响空气、土壤和地下水。钢铁企业不但在运营中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即使企业停产搬迁,业已形成的重金属污染也不会随之自动消除。
钢铁厂也被认为是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之一。2013年1到10月的“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月报”中,倒数十位的黑榜都少不了唐山,3月、6月、7月还拿下榜单的“桂冠”。
为了加快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推进速度,2013年10月,国务院提出5年内压缩8000万吨钢铁产能,其中6000万吨落在钢铁第一大省河北,而唐山将承担削减4000万吨的任务。在同年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国务院再次强调了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以及产能过剩治理任务。
在市场与环保的双重压力下,唐山市的高炉拆除计划“动真格”了。2013年11月24日,河北省政府组织开展了化解钢铁产能的“周日行动”,来自唐山、邯郸、承德三个设区市8家企业的10座高炉、16座转炉被拆除,而这次集中拆除的企业有着共同的特点:民营企业、规模小、靠近市区、停产半年以上。
在这次行动中,唐山市符合环保标准的450立方米高炉也被炸毁,这足以表明唐山化解过剩产能、整治大气污染的决心,以往污染企业被关停没多久又“死灰复燃”的情况在这次的行动中被彻底排除,未来,10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以及60吨以下的转炉也将陆续被淘汰。
在这次“周日行动”之前,唐山市共有高炉169座,其中1000立方米以上的70座,400至1000立方米的94座,转炉157座,电炉36座,多集中在丰南、丰润、迁安三地。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这些地区的民营钢厂大多数已经减产或停产,还在生产的多是国营大型钢厂。以丰南区为例,这里原本有7家钢铁厂,如今仅剩下3家,关闭了一大半。
这些关闭的钢铁厂的工人去了哪里?面对记者的疑问,某停产的钢铁厂工人无奈地说:“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用工荒,我们唐山却很容易招聘到工人,成千上万失业的钢铁工人正等着再就业,重新自谋生路。”
如果按照河北省的任务安排,唐山市5年内要削减钢铁产能4000万吨,估算任务完成后,将有十几万人失业,如何解决这些人员的安置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据了解,为了安置这些员工,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已经成立了22家非钢产业子公司,涉及LED、物流、信息自动化、液化天然气等众多行业。唐钢给这些被转移职工提供的待遇是工作环境不变、待遇不变、身份不变。
“现在只能扛着,等新政策出台,等市场变化。”唐山陆港钢铁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志信告诉记者。
陆港公司产能7 0 0万吨,资产1 5 0亿,员工近万人,是唐山市数一数二的民营钢铁厂。该厂去年全年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总投入高达7亿多元人民币,而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去年的净利润仅4亿元人民币。
对于节能环保的巨大投入,韩志信表示,公司领导层也一致认为,钢铁行业的环保治理不仅能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只是目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生存压力空前的大。以前钢铁市场也出现过很大的波动,企业也陷入过困境,但没有一次像这次一样,感觉前方一片黑暗,看不到终点,无法预知企业未来将会走向何方。
虽然未来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但在新《环保法》的巨大威慑下,企业在举步维艰的2014年还是完成了环保方面的硬件升级。
2014年,钢铁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是史无前例的,面临的压力也是空前的。唐山陆港公司的负责人介绍道,为了使粉尘排放达到国家新的环保标准,企业共投入4.7亿元升级、改造、新建大型环保设施43台/套,还投入了1.6亿元为4座100m2、2座200m2的烧结机机头安装了脱硫设施。在污水治理方面,企业共投入1.2亿元,主要是对原有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采用国外先进的反渗透技术对污水进行精细处理,实现污水零排放。另外,企业还安装了12台烟气在线监测设备,与河北省和唐山市环保部门联网运行,实时监控排放情况。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唐山市政府和环保部门均明确表示,对于企业环保问题“零容忍”。据知情人士透露,前些年为了保证当地的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环保问题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遇到突击检查时,相关部门会给企业通风报信。新《环保法》实施后,谁也不敢以身试法,企业要么升级改造,要么停产关闭。
钢铁企业属于投入大、转型困难的企业。在采访过程中,一位钢厂的负责人苦笑着对记者说:“我们厂固定资产高达上百亿元,如果不生产钢铁,这些设备都成废品了,而且放弃钢铁产业再投入到农产品加工这些国家扶持的绿色产业,显然是不现实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个年产300万吨的钢厂,要想达到新《环保法》的规定,环保设备投入需要五六亿元,一些钢厂缺乏积蓄,银行又收紧贷款,环保执法又非常严格,钢厂只能停产。而那些肩负着上万人生计的大型钢厂,处于想要停产却不能停产的尴尬处境中。
在采访的过程中,钢铁企业的负责人纷纷表示,受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钢厂的利润空间、生存空间进一步收窄,还撑着没有停产的企业都处于保本和微亏的状态,新《环保法》的实施加重了企业的生存压力,钢铁厂的老板和员工都陷入时刻要丢掉饭碗的危机中。
除了钢铁产业,唐山的水泥行业也遇到类似的困境。唐山某水泥厂2014年在环保上的投入高达3000万元,而据负责人介绍,这些投入需要工厂通过10年的运作才能消化掉。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国家在环保方面会对企业有一些补助,但这些补助对于企业的投入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轻污染企业受影响小
“我们企业造成的污染很小,目前需要改造的就是锅炉,锅炉改造大概需要投入32万,政府已经补贴12万,所以企业本身的负担并不大。”唐山兴帝酿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士凡向记者介绍道。
在唐山市,有很多像兴帝酿酒有限公司这样的小企业,环保治理的主要投入就是锅炉改造,从燃煤锅炉到天然气、秸秆等清洁能源锅炉的更新。
燃煤锅炉是指燃料燃烧的煤,煤炭热量经转化后,产生蒸汽或者变成热水,但并不是所有的热量全部有效转化,有一部分无功消耗,这样就存在效率问题,一般大些的锅炉效率高些,60%至80%之间。
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唐山市政府日前发布《关于禁止销售使用高硫燃煤和焦炭的通告》,并在2014年全面开展了市区燃煤锅炉整治行动,到2014年底,共淘汰拆除了市区332台、1532.3蒸吨燃煤锅炉,并且将在2015年底淘汰唐山市区现有的全部燃煤锅炉。
对违反规定经销、使用超标煤炭(焦炭)的单位,各级环保部门会定期向社会通报,并按照《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第三十条中“加收一至三倍的超标准排污费,可并处以一万元至十万元的罚款”的规定,折合成处罚当量,按购买或使用超标煤炭、焦炭累计量,分别处以50元/吨、100元/吨的累计罚款。
另外,唐山市发改部门还会依法取消违规煤炭(焦炭)经销单位和无固定经营场所、无固定堆场的煤炭(焦炭)经销单位的经营资质。唐山市工商部门对无照煤炭(焦炭)经营场点会及时进行查处,为被取消煤炭(焦炭)经营资质单位办理变更经营项目或注销营业执照。
“ 政府态度很强硬, 企业改也得改,不改也得改。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愿意响应国家的号召,实现环保设备的改造升级。” 丁士凡说。
记者来到兴帝酿酒有限公司时发现,企业正处于放假停产中。丁士凡告诉记者,“公司刚好借助春节放假的时间进行锅炉改造,目前燃气管道改造已经全部完成,锅炉正在紧张定制中,到3月25日,旧的燃煤锅炉就会被搬出来,新的天然气锅炉将正式投入生产。”
对于此次锅炉改造,丁士凡感慨颇多。上世纪70年代,这家酒厂还是国有企业,当时烧锅炉的烟囱冒的都是黑烟,大家还没有意识到环境污染和雾霾问题。
到2002年该企业改制成为私有企业,当时,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环境的治理,最直观的要求就是,企业的锅炉不能再“冒黑烟”,只能“冒白烟”,为了达到当时的国家标准,兴帝酿酒有限公司采用了水沉处理技术。到2014年新《环保法》出台,“冒白烟”也不符合国家标准了。2014年,根据唐山市环保部门新文件的要求,兴帝酿酒有限公司开始对锅炉进行改造。
2014年“五一”前后,酒厂的几位高层领导开会决定立刻进行市场调查,然后确定采用何种方式取代燃煤锅炉。
经过对秸秆、太阳能、天然气、煤气等节能能源的考察,决定采用天然气锅炉。
记者在企业采访时,300多米的管道已经从马路上的主管道连接至锅炉房。“新锅炉到位后,我们将会对现在的锅炉房进行重新改造和装修,你现在看到的这些黑烟,包括外边那一大片因为烧煤而留下的黑迹将会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丁士凡笑着说。
唐山市环保部门对中小企业锅炉改造的补贴政策是每蒸吨补贴6万元,而兴帝酿酒有限公司拆除2蒸吨的锅炉将会获得12万元的补助。
如何拿到这12万元?丁士凡向记者介绍道,改造完毕后,要将图片和文字资料上报给唐山市环保部门,得到设备安装方、环保部门以及当地政府相关负责部门的认可后,才能拿到这12万元。
在参观酿酒生产线时,记者发现酒窖里排放出来的水直接通过管道向车间外流去。对此,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水并没有造成污染,他们建了一个天然蓄水池,这些水冷却沉淀24小时后可以循环利用。水池中,几条鱼欢快地游动,似乎印证了丁士凡的说法。
唐山市还有许多像兴帝酿酒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几十万的环保投入压力并不大,加上政府的补贴,在这次的环保风暴中,企业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环保引来新商机
与钢铁、水泥等企业负责人的落寞相比,一些食品加工、养殖和绿色种植企业的负责人在记者面前显得健谈很多。
记者来到当地一家板栗加工企业,看见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在生产线上忙碌着。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生产的是绿色食品,作为国家扶持和大力鼓励的项目,这次的环保风暴对他们的企业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
作为以唐山为主要市场的企业,他们的困扰在于,当地人消费能力的下降,“钢铁厂效益好的时候,当地居民有钱,消费能力自然就强,带动了唐山很多行业,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现在很多工厂发不出工资,工人没有多余的钱去消费,我们的日子自然也很艰难。“某水果、蔬菜深加工的负责人向记者抱怨道。
但更多的以农业为主导的企业借助这次环保风暴实现了产业升级,最受欢迎的是畜禽粪便及秸秆垃圾沼气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项目。
2013年,唐山刚刚拉开环保治理的序幕,某家以蔬菜、肉禽加工为主的企业便开始着手准备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废弃资源利用中寻找商机。经过前期考察,他们将目标锁定在畜禽粪便及秸秆垃圾上。在畜禽粪便方面,他们建造了自己的养殖场,还可以从合作农户那里收集到足够的资源,目前养殖厂里的照明和取暖利用的都是禽粪发酵而成的沼气资源。
政府对于该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给予大力支持,记者到该企业采访时,新的厂房已基本建设完毕,设备也已经安装完毕,据负责人介绍,5月1日起,企业将正式生产有机化肥。
对于唐山来说,越来越严厉的环保政策不管对政府还是对企业都会造成一次短期的阵痛,但环境治理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还没有摆脱“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唐山作为我国重工业城市的代表和缩影,如果可以通过此次环保风暴实现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意义将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