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转身”对社会负责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4年第10期  [字号:  ]  

  今后,经营者只需轻点鼠标,就能轻松在网上查阅到商业伙伴的信用信息,既快捷又准确王振家一直以来,很多经营者在做交易前,为了保险起见,一定会亲自到对方企业查看其经营状况,非常耗时耗力。而今后,经营者只需轻点鼠标,就能轻松在网上查阅到商业伙伴的信用信息,既快捷又准确。

  《条例》给企业诚信“加了把锁”

  上海恒华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晔近日登录上海市工商局网站,发现原有网页上新开辟了一个名为“自贸试验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的栏目,该栏目主要用于展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信用变化,为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提供可参考的数据。此次,朱晔就看到,区内1467家企业在“经营异常名录”榜上有名。

  朱晔随机查询了经营异常名录上的一家企业,很快就看到了该企业的注册号、法人代表、经营场所等信息,以及其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原因。朱晔查询多个“上榜”企业后发现,这1467家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原因几乎都是“未按规定履行年报公示义务(未年检年度:2013)”。同时,经营异常名录上的企业会随着规范经营行为而产生变动。在“信息公告”选项下,已有20家企业在“履行公示年度报告义务”后,被移出经营异常名单。

  这是上海自贸区9月23日公布的首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名录的出台实属不易。上海市工商局自贸区分局综合业务科科长徐炳胜介绍,从今年3月开始,自贸区内的企业就可以拿着“法人一证通”的身份证明,自行上网申报年报。申报期结束后,工商部门多次催告仍未申报的企业就会被列入这一名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原因除了“未依照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还包括“企业未在信息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也未在工商部门责令的期限内向社会公示即时信息”“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通过登记的住所无法联系”三种情况。这份名单会根据企业的实时情况不断变化、浮动。工商部门将对已报年报的企业进行抽查,一旦发现虚报、瞒报信息,也将逐步移入名单。

  “审批责任减轻,但诚信责任加重了。”上海科创集团副总经理黄奕表示,过去企业准入、变更都需要去工商部门审批,现在监管退后,将审批职能转化为企业信息发布平台,企业被审批的责任减轻了,而企业需要对自己上报的所有信息负责,接受公众的监督,这对于企业来说压力更大了,“相当于全民给企业诚信‘加了把锁’”。

  今年3月1日到6月30日,上海自贸区应申报年度报告企业近1.2万户,最终多达87.9%的企业主动完成了申报,诚信水平令人信服。

  高诚信的氛围更能激发市场活力。上海市工商局最新统计显示,自去年挂牌至今年9月15日,自贸试验区共新设各类企业12288户,新设企业注册资本总计3459.08亿元人民币,户均高达2840.98万元人民币。其中,注册资本过亿元人民币的有769家,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有5234户,占到了总数的43.07%.从新设企业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占新设企业总数的54%和27%.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不仅在上海自贸区掀起了创业热潮,在试点运行《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浙江省杭州市,企业的对新制度依然热情高涨。

  按照《条例》的要求和国家工商总局确定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成并运行。截至8月30日,系统共收录全省256.3万户企业(包括在册企业和注吊销企业)的登记备案信息,并做到企业新登记、新备案信息实时公示,接受公众查询443万余次,社会公众反响良好。

  为稳妥推行企业网上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浙江省工商局在杭州市开展试点。从9月1日起,杭州试行内资企业年度报告工作。试行3天后,已有4100多家企业登录杭州市年度报告系统进行年度报告操作,3305家进行了备案操作,895家企业成功提交了年度报告。

  浙江万铭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之前我们年检先要去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报告,随后还要经过网上申报,到工商窗口送审等诸多流程,一趟下来起码半个月,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还需要支付审计费用。现在新制度实施,我们企业只要在系统中填写相关经营情况并上传,一天之内就能完成,实实在在减轻了企业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的办事成本。”

  另一名杭州的企业家则表示,《条例》更重视信用管理和社会监督,有利于企业增强诚信意识。“过去如果企业不办理年检,工商部门会吊销其营业执照,企业属于被动监管;而现在如果企业没有及时报告,工商部门在督促未果后就会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向社会公示,进入异常名录的企业和老板会很没面子,因此会主动公示信息。” 《条例》将企业对政府负责转变为企业对社会负责,促进企业诚信自律。

  上海自贸区、杭州市先行先试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是为了10月1日《条例》在全国施行做检验。10月1日,公众可以在网上查看各地企业的“诚信答卷”。

  “信息孤岛”将被进一步打破

  有知情权才会有监督权。企业信息的公开、真实和准确,是确保对企业经营行为和市场行为有效监督的基础。《条例》明确要求,企业注册登记等信息自产生20工作日内公示,同时企业应定期报送年度报告并公示。特别是那些上市企业信息的公示,对于投资者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专家所言,这意味着我国将从主要依靠行政审批管企业,转向更多依靠建立透明诚信的市场秩序规范企业。同时,这也对社会征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条例》使企业信息透明化,能充分调动社会积极性,利用社会化监督来取代单纯的行政监督,形成信息充分共享的全方位监管,做到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有机统一。

  企业年度报告制度作为“宽进严管”的模式,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在征信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企业的任何违法失德都可能成为污点,并对其权利带来实质性影响,比如偷逃税款、破坏环境、歧视招聘等,都可能面临被市场和社会淘汰的风险。一个企业要是因为歧视招聘而面临道德审查,也就意味着其会接受生死考验。

  不过,企业年报公示制度和经营异常名录只是信用监管的一小部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指出,下一步,监管部门的处罚信息如何与其他部门共享联动,充分发挥“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作用,仍需多个部门一起“头脑风暴”。他建议,把工商登记、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税收缴纳、工资支付、社保缴费等信息纳入诚信体系建设,深度整合各类诚信数据库,建成全国统一的跨地域、跨部门、跨产业、信息共享、快捷高效、24小时全天候的用户友好型信用信息数据库,方能实现真正的“宽进严管”。

  对此,《条例》专门对政府间信息的共享互联做了规定,确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实现企业信息的互联共享。据了解,这项工作正在进一步推开。

  根据《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暂行规定》,工商部门对企业做出处罚决定的相关信息也将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门户网站、专业网站等向公众公示。目前工商总局汇总的行政许可、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数据总量已达26.1亿条,下一步工商部门将依托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市场监管机制。工商、质检等部门还将探索统一执法模式,形成监管合力。

  而作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统一信用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正在逐步实现部门共享,并向社会公开。据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司长黄国梁介绍,目前已形成涵盖省市县四级质监业务的质量信用信息采集链条,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互联互通。下一步将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完善质量数据库档案。

  另据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稽查局局长毛振宾介绍,食药监总局专门出台了食品药品的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的实施细则,公开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假冒伪劣和侵权的案件,对其他类型的食品药品行政处罚案件同样适用信息公开。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新技术的应用,“信息孤岛”会被进一步打破,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中国建成。到那时,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或个人,都要认真维护自己的信用记录,为自己的信誉负责。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