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阶段的APP 制造商,最重要的任务是吸引流量,流量一大,就会有风投来投资,而成熟APP 则应该尝试以广告、付费用户、出售流量等方式来养活自己


收费APP的竞争法则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4年第8期  [字号:  ]  

作者:彭琪欢

  对在线教育App来说,仅仅把目光盯在移动客户端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长期以来,中国软件市场的运作模式已经让用户习惯于“免费”,如今这一“习惯”也延续到App领域。有数据显示,中国免费App的比例高达74%,整个App市场都面临用户付费意愿低、盈利模式不明晰的问题。

  用户不愿意付费,App怎么生存?

  “工程师爸爸”是上海童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儿童教育分享APP.其主打产品“口袋故事”已经有上千万次的下载量。此外,这家公司还开发了“口袋故事听听”“儿童桌面”“小书虫”和“我爱汉字”等儿童教育APP.“工程师爸爸”瞄准的这个市场空白巨大。目前,中国婴幼儿的数量达1.08亿之多,有研究机构预测,随着“80后”父母数码电子产品消费率的提高,婴幼儿数码早教市场的容量在1万亿元左右。

  “我们的优势在于和各出版社进行版权合作,版权明晰、内容丰富、可持续性强。”“工程师爸爸”的创始人李文华说,“APP把各种儿歌、童谣、故事聚合在一起,很受家长和孩子的欢迎。”

  “工程师爸爸”使用的是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口袋故事听听”里购买一个故事音频需要花费1元左右,购买一组系列故事音频则在3元到5元不等。“我们的付费用户每天都在增加”,李文华表示,目前累计有近3万注册用户愿意为了购买内容而付费。

  “音频故事制作成本相对低廉,内容也比较丰富,而且,带宽等运营成本是可控的——我们的确存在盈利空间。”李文华说。此外,通过与其他APP生产商签订协议,在“儿童桌面”上放置入口也成为“工程师爸爸”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

  多次升级换代之后,“工程师爸爸”团队掌握了儿童读物从内容原创、配音制作到后期的营销分发、付费运营等的一系列运作经验。“我们正在筹划包月付费模式,也在考虑与早教机构一起探索O2O(线上到线下)模式。”李文华表示,“工程师爸爸”的儿童桌面收集了大量儿童的年龄、性别、地理位置数据,他现在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成利润。

  “儿童在线教育领域的APP能有千万级别的用户流量实属不易!”业内人士对儿童教育APP应用的前景普遍看好,认为其使用周期长,一旦有稳定的用户群体,家长的购买意愿也比普通APP用户要强。

  “贝瓦”APP是0-6岁儿童早教品牌,上线4年来,注册用户10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120万,员工近200人。

  “贝瓦”以网站起家,在资本的催化下,成长速度惊人,跨界的广度和深度也远超过其他APP生产商。

  通过自主设计卡通形象,建立专业儿童内容团队,原创儿童文化内容,“贝瓦”已经建立起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河狸贝瓦、贝拉、贝嘟嘟、贝卡卡和贝哈哈;打造了一批原创资源——以贝瓦等为主角,给一大批经典儿歌、童话等重新配以动画MV;丰富的产品线——从儿歌起家后,贝瓦又陆续上线“贝瓦电台”(可以听童话故事和儿歌)、“贝瓦啪啪”(全媒体学习体验馆,主攻幼儿教育启蒙)、“贝瓦淘奇包”(早教产品包);去年,贝瓦更是推出一款儿童专用平板电脑抢占线下早教市场。

  “相对于其他互联网产品,家长还是比较愿意为孩子花钱的。”“贝瓦”创始人杨威说,“目前,‘贝瓦’1000万注册用户中有20万是付费会员。‘贝瓦’每月有五六百万元的进账,为内容付费的收入占总收益的1/4,内容授权的收益占1/4,剩下的一半来自‘淘奇包’。”

  “贝瓦淘奇包”在2011年诞生时,市面上最红火的早教包莫过于“巧虎”,红黄蓝的“竹兜”早教包和东方爱婴的“抱抱熊”早教包也占据了不少市场份额,“贝瓦淘奇包”

  能够迅速追上,前期的线上铺垫功不可没。“目前,贝瓦淘奇包主要顾客群还是线上用户。”

  杨威认为,很多儿童教育APP开发者一开始选择免费,是为了培养固定的用户群体,而这些用户正是APP走向盈利的基石。“初创阶段的APP制造商,最重要的任务是吸引流量,流量一大,就会有风投来埋单。”中关村创业基地一位年轻风投告诉记者,而成熟APP则应该尝试以广告、付费用户、出售流量等方式来养活自己。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