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益丰集团车间一角
葫芦岛兴城二届泳装节 兴城泳装展示
辽宁兴城是一个泳装、比基尼扎堆的地方,一个小小的县级市聚集了近400家泳装生产企业,年产量1.5 亿件(套),年产值50 多亿元,年出口创汇1 亿美元。在这里,泳装生产的直接从业者有5 万多人,泳装产品远销20 多个国家,注册商标近百个。这里还是中国三大泳装基地之一,泳装已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8.7%,占国际市场份额的20% 以上。
这是一个文化、历史、旅游名城,城、泉、山、海、岛浑然一体。绵延百里的海滩上点缀着14个海水浴场,每到夏季,滩缓沙细、阳光和煦、海浪柔情,成千上万的俊男靓女身着五颜六色的泳衣在这里嬉戏,远远望去,像洒满了花瓣的天池。
这是一个泳装、比基尼扎堆的地方,一个小小的县级市聚集了近400 家泳装生产企业,年产量1.5 亿件(套),年产值50 多亿元,年出口创汇1 亿美元。在这里,泳装生产的直接从业者有5 万多人,泳装产品远销20 多个国家,注册商标近百个。这里还是中国三大泳装基地之一,泳装已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8.7%,占国际市场份额的20%以上。
这个县级市就是辽宁省兴城市。
2010 年9 月,兴城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泳装名城”称号,这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让我们拿着地球分销兴城泳装”,这句话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共识。
靠天时、地利起家
兴城泳装产业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
改革开放后,一些人在南方泳装厂打工,学会技术后就回来自己干,“我们这里有条件。”
兴城市沙后所镇的赵镇长谈起兴城泳装发展时这样说。他所说的条件指的是兴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兴城市位于渤海的辽东湾,温泉很多,海滨浴场很广,每年夏天都有大批国内外游客来此休闲、疗养。有需求就有供应,于是泳装便有了市场。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规模,都是小作坊。一家人干好了,就带亲戚朋友干,一来二去,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这个产业就兴起来了。”唠起当年的事,最早从事泳装生产的白世军这样说。
1986 年,白世军靠800 元入行,他到锦州买来布料,用缝纫机加工成泳装,尽管那时的种类、花色单调,但他第一年却赚了4000多元钱。
“哪见过这么多钱啊,乐得觉都睡不着!”
白世军告诉记者:“大家看干这行效益不错,做泳装的小作坊就渐渐多了起来。后来相互竞争,家家都有了自动化、机械化设备,亲友们互相带动,并开始雇人干活。1.8 元一件,连批发带零售,大家起早贪黑,背着大包走四方,出门坐车全是站票,那苦可没少吃。”
“刘氏三姐妹”也是在兴城泳装发展初期便投身于这个产业的。三姐妹中的佼佼者刘雪艳如今已成立益丰集团运动服饰有限公司,下设三家企业,有员工500 多人,成为兴城泳装行业的带头人,还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她说:“我当初是用一台蜜蜂牌缝纫机手工制作泳衣。1986年,我背着100 件泳衣到北戴河推销,走到第一个摊位就卖了三分之一,数着钱,所有的辛苦都忘掉了,就想往大了干。”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刘雪艳不满足小摊位、小市场,她要把产品摆上最高的商业殿堂。她背着泳衣样品来到沈阳当时最高档的中兴商业大厦,用真诚的泪水泡软了中兴商业大厦管理人员的心,成为把兴城泳装卖进大商场的第一人。
让兴城泳装走进大商场的第一人是刘雪艳,让兴城泳装走出国门的第一人是李海峰。“1994年,我第一次把泳装产品卖到了莫斯科,那一刻,我终于把上一代人走向世界的梦想实现了!”
葫芦岛德容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峰在接受采访时无比自豪地说。
在兴城,正是因为有了像白世军、刘氏三姐妹、李海峰这群人,才有了连带效应,才使这滨海小城的泳装业兴旺起来,并带动了泳装内衬、罩杯、包装、印染以及商标印刷等产业的发展,使兴城成为继福建晋江、浙江义乌之后的第三个中国泳装基地,拥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市场。
靠自主品牌制胜
品牌是什么? 有人说是款式,有人说是时尚,有人说是品质,有人说是信誉,有人说是招牌……这些说法都不全面,品牌是这些概念的集合体。
兴城人的品牌意识萌生得较早。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一张报纸登的一张黑白照片上,年过六旬的张大娘美滋滋地拿着自己手工缝制的泳衣,泳衣上挂着一枚小小的商标,“金帆”字样依稀可见。这是兴城市第一个泳装生产企业——兴城远航泳衣厂生产的产品,挂上的是第一个自己命名的商标。
品牌,在兴城人心里比泰山还重。一个真实的故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杨女士早年和丈夫共同创业,创下了“奇海”品牌和一大片产业,后因感情不和分道扬镳。分手时,面对一大片厂房和数不清的库存产品,杨女士眼睛不眨一下,只要奇海商标。仅仅几年,杨女士靠“奇海”
创下一幢占地32 亩、厂房面积6000 平方米、年产泳装80 多万件的美路威公司,“奇海”也成了辽宁省著名商标。
当初,兴城人也曾经积极参与过“跟风”、“ 抄袭”、“ 压价”等恶性竞争,后来意识到短视的竞争行为只会使品牌和企业短命,只有走自主品牌的路才能生存发展、做大做强。他们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贴牌如养猪,做品牌如养孩子。
贴牌生产追求的是短期利益,自主品牌像养育子女一样要长期投入,不要吝啬心力和财力。“
后来发生的事证明了兴城人在品牌抉择上的高明。脑筋转弯快的南方人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老早就与外商接触,他们的泳装多是贴牌生产,背靠大树好乘凉,占尽了先机,逼得兴城人不得不自创品牌。2008 年,经济危机波及全球,一些南方泳装厂的优势变成了劣势,受产业结构调整、用工荒等因素影响,一时间回款困难、订单稀少,企业陷入困境。而兴城泳装因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而变被动为主动,大量订单涌向兴城,危机为兴城泳装业带来了商机。正如锦蓉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世军所说:“如果当初咱也搞贴牌生产就死定了,是自主品牌帮我们躲过了经济危机。”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陈大鹏认为,品牌战略将是未来10 年内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聪明的兴城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从产品质量到时尚元素到服务,一点一滴做起,首先让国内消费者认可、喜欢。然后一步步走向世界。
近十年,兴城泳装品牌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既有销量比较大的大众品牌,也有出自服装设计师之手,创意、定位比较精准的个性化、高端品牌。产品除内销外,还外销欧美、非洲、东南亚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自主品牌达到近百个。凯迪龙、 蝶姿、 波尼士等品牌已在意、法、俄、朝等国分别注册,奥思鸟、 三奇等一批知名品牌在国内都建立了自己的旗舰店。
2012 年3 月27 日,在北京举办的“2012 年度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发布会”上,蝶姿、 三奇、 欧意、 奥德卡、 发尔达斯、 凯迪龙6个兴城泳装品牌获得了“2012 年度中国服装成长型品牌”
殊荣,这些品牌无疑是泳装市场上的希望之星。
靠并购重组壮大
市场犹如战场,一切靠实力说话。壮大实力离不开重组和并购。
从2003 年开始,通过政府引导,兴城泳装生产企业开始以自主经营的方式整合全市泳装资源。一些泳装骨干生产厂家组成行业联合体,他们采取整合所属分厂生产资源,统一进行生产设备引进更新,集中购入大型通用核心设备,对CAD服装设计等高技术设备实行技术资源共享等方式,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投入实现了兴城泳装业的升级换代,带动了兴城泳装业生产规模和技术、质量的整体提升。
2010年,“益丰”、“ 德容”、“ 奇海”等七大泳装企业出资5000 万元,打造了兴城泳装航母式企业——天诚集团, 将天诚泳业服务公司确定为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已成为兴城泳装产品的展示平台、出口贸易窗口、企业联合载体、行业自律型管理枢纽、泳装技术研发中心。这种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速了泳装产业的发展。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相比,核心技术、管理水平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要缩小差距,必须“走出去”。但在实际运作中,参股欧美实体公司仍困难重重。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欧美许多企业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陷入资金困境,股价犹如温度计插入冷水盆中,直线下降。一些欧美国家为了缓解这些企业的资金压力,不得不降低了外国企业的投资门槛,这给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机遇。
兴城市和它的上级葫芦岛市抓住了这个机会,对泳装业制定了扶持政策,倡导泳装企业积极并购海外企业,推动兴城泳装企业集群的成型和崛起,还按并购项目投资总额的10% 予以资金支持,并给予最高5 年的贴息。在这种背景下,2009—2010 年间,兴城泳装业掀起海内外并购潮,多家泳装企业制订了并购海内外企业、抢占国际市场的战略部署并付诸实施。
2010 年,斯达威体育用品公司投资489 万美元并购了美国lnGcar公司的项目,通过收购部分股权,实现公司生产、设计、销售各产业环节的完善与合理布局,拥有了独立品牌及属于自己的高水平设计及销售团队,由原来的代加工生产企业成功转型为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的专业泳装公司。
同年,葫芦岛德容制衣集团与斯达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共同出资480 万美元成功并购了美国英盖尔公司。紧接着,德容制衣集团又出惊人之举:用390 万美元收购了俄罗斯Gel 公司51%的股权,获得该企业最具核心价值的设计能力和全部泳装品牌、全部客户资源及销售渠道的控制权,为企业赢得了更大、更稳定的海外市场份额。同年,九隆集团成功并购了韩国银和荣株式会社后,又并购了美国先驱服装设计公司,获得了该公司的6 大品牌设计、生产经销权及服装面料研发设计、服装设计、品牌运营与推广,所占股份为70%.谈到兴城泳装海外并购之事,李海峰说,“德容”将英盖尔公司的设计研发力量、品牌和销售渠道全部收于麾下,美方设计师的加入会进一步促进“德容”
设计师团队素质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英盖尔公司的渠道能助力“德容”自主品牌深入海外市场,增强公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不可否认,相对于缓慢的产品出口模式,海外并购见效快、影响大。而且并购可以利用股权的杠杆效应,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一个员工说得很形象,“并购海外企业就像土八路收编了全套美式装备”。
经过重组和并购,兴城泳装业整体实力大增,逐渐形成了一个泳装产业集群。
靠创新引领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着装观念、审美意识都在发生变化。近年来,泳装呈现出向多功能、大众化发展的趋势,款式、花色、品种变化无穷,面料也从布料、锦纶、氨纶到现在的莱卡和棉感纤维等。泳装除了用于游泳、海浴,还用于健身、休闲、模特表演等,用途和市场越来越大。
兴城人意识到,泳装时装化乃大势所趋,只有迎合潮流、引领时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兴城泳装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把产品技术创新放在了突出位置。德容、 益丰、 夏蝶、天顺等品牌无不将自主创新作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一方面高薪聘请受过高等教育的设计师,一方面在企业内挖掘、培养自己的人才,建立了稳定的专业设计队伍。他们还通过各种渠道捕捉国内外流行的泳装面料、花色、款式及市场信息,借鉴新工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揉进时尚元素,设计开发出具有世界各地不同风情、适合不同群体、不同风格的时尚泳装。益丰运动服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装有浮体的泳衣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和国家科技创新一等奖。许多企业每年都拿出20%以上的收入作为研发经费。国内举办的所有时装展、内衣展、服装博览会、模特走秀、服饰文化论坛都有兴城泳装人参加,就是为了掌握服装流行色、流行样式,从五彩缤纷、如梦如幻的现场找到创作、设计的灵感。
自主创新引领着兴城泳装快速发展,为泳装企业开拓市场拓宽了通道。2007 年的世界小姐绿色环保大赛、2008 年的第37 届世界旅游小姐大赛、2010 年的第50 届国际小姐大赛,指定的泳装参赛品牌都来自兴城。
2010 年9 月3 日,在大连国际服装节上,兴城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泳装名城”的称号,成为全国泳装行业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靠文化推动
“中国泳装名城”无疑是个大品牌,但并不意味着兴城泳装产业已发展得很好了,实际上它还亟需整体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水平,这就要求兴城泳装业不能走寻常路。国际泳装文化节的举办为兴城泳装行业提供了一个促其升级的重大契机,搭建了一个帮其升级的宽大舞台,营造了一个助其升级的绝佳机会。
2011 年8 月16—17 日, 由中国服装协会、葫芦岛市政府主办,兴城市政府、兴城泳装行业协会承办的“首届中国(葫芦岛? 兴城)国际泳装文化节”在兴城市举办,省市政府部门、服装界、文化界人士及各地群众数万人参加了这次服装文化盛会。
泳装文化节主要活动分两大类、六个项目,其中专业活动三项:国际泳装模特大赛、国际泳装设计大赛、泳装及相关产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群众活动三项:“我爱比基尼、挑战吉尼斯风情秀”、“ 天籁之音、极乐之舞艺术表演”、沙滩排球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我爱比基尼、挑战吉尼斯风情秀”,3090 名模特所穿的比基尼全部产自兴城泳装企业。这个节目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70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泳装文化节第一次让中国泳装成为时尚元素,实现了由生产产品向引领时尚的跨越,扩大了中国泳装名城的知名度,开创了泳装产业走向世界的新纪元,正像泳装文化节的主题词:“美丽引领时尚,梦想点亮生活”。
来自 23 个国家和地区及本土的700 多名客商参加了投资贸易洽谈会,会上签约了24 个购销贸易协议和23 个投资项目协议,贸易额和投资额分别是1.7亿美元和203亿元。
泳装文化节的举办不仅收到了立竿见影的经济成果,也为兴城泳装产业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安上了一个强劲的“助推器”,它将以打造泳装旗舰式企业、树立国际知名品牌为突破口,掌握行业标准制定和产品设计研发的话语权,推动泳装向“高、大、巨、强”发展,使兴城人的“世界泳装之都”的梦想变成现实。不仅如此,泳装文化节的举办还将对兴城乃至葫芦岛市的泳装相关行业、会展经济、房地产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产生拉动效应。正像葫芦岛市市长都本伟说的那样,“举办泳装文化节是为在短期内使城市发生嬗变而制造的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件,是葫芦岛、兴城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阿基米德支点’。 ”
2011 年, 在国际经济形势普遍不好的大环境下,因为泳装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兴城泳装产业出口增长30%,内销增长20% 到30%. 2012 年第一季度,这种增长强势持续保持,尤其是3 月份,兴城泳装出口创历史新高,出口泳装和货值同比分别增长了 134.21% 和283.96%.预计“十二五”末,兴城泳装年产量将达到2.5亿件套,产值超 15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30%,驰名品牌分割世界泳装份额的30%强。
2013 年,一个专为泳装节、兴城泳装产业所打造的国际比基尼广场即将完成,第三届泳装博览会将在国际比基尼广场举办,这将为兴城泳装的发展带来一个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