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源上反腐还需要在制度建设上工夫,“两会”后中央将如何搭建政策的笼子,让腐败无缝可钻呢


反腐“房”不胜防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3年第3期  [字号:  ]  

作者:冯晓霞

  自拥有22 套房产的广州“房叔”闯入我们的视野后,“房”似乎成为反腐的有力武器。一个接一个的官员被“房”拉下马,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房管局原局长翟振锋的女儿被曝有两个户口、11 套房,被网民戏称为“房妹”;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西安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政委张秀亭被曝拥有十余套房产,被称为“房哥”; 陕西省神木农村商业银行原副行长龚爱爱被曝持有“龚仙霞”等多个户口,并在北京拥有折合人民币近十亿元的20余套房产,被称为“房姐”;深圳一社区干部被指拥有私人物业超过80 栋、豪车超过20 部、资产超过20 亿元,被称为“房爷”……

  “以人查房”似乎已经成为反腐利器,但也有很多人的个人隐私被毫无保护地泄露。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打着保护个人隐私、规范房屋信息查询的旗号,对输入人名查询名下有多少套房的“以人查房”方式作出制度约束,这种违背民意的做法,显然不合时宜。反腐不在于全体民众的信息公开,而在于官员的财产信息公开。如果官员的财产都是透明的,主动公开的,民众哪里还需费尽心机地查询。导致民众不得不用个人隐私去换取反腐成果的主要原因是反腐制度的缺失。

  反腐的正途是制度,没有制度的反腐,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应付之策,最后的结果是社会为反腐付出了极大成本而效果甚微,导致社会怨气越来越大,这显然是最坏的结果。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共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民众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履新后,习近平总书记更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败的惩戒机制、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不易腐败的保障机制。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今年中国将制订出台《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 - 2017 年工作规划》。未来五年高层将如何搭建制度的笼子,让腐败分子无缝可钻无处可逃,如何真正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如何保障民众在反腐问题上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将成为本次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网络反腐为公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监督权力规范运行的新空间,但也因其“难免误伤”、“靠情色信息吸引眼球”等缺陷而引来争议。截至2012 年12 月底,中国网民达到5.64亿,微博用户也达到了3.09 亿,网络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角落,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网络反腐的正能量,考验执政者的智慧与勇气。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需要时间,制度的笼子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建成。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指出,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工作作风到底改进多少,特权现象是彻底消失还是改头换面,车轮上的奢侈浪费能否刹得住,针对“微”腐败的治标之举效果如何,与中国反腐的艰巨治本之路息息相关。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